第31章 水蒸红枣糕

关灯
朱襄回来的时候,他终于第一次与赵王见面了。

     不过这见面,和没见面也差不多。

     朱襄跪在地上,对赵王行了稽首礼,抬起头后,只看到一辆华丽的马车,和马车门上晶莹剔透反射着阳光的帘子。

    赵王在帘子后面若隐若现,只能看到一个轮廓。

     不过赵王好歹亲自开口夸奖了朱襄几句,赏赐了朱襄许多钱财。

     朱襄从晃动的帘子处,看到了赵王以袖掩面的动作。

     朱襄明白了。

    赵王都驱车来这里了,肯定还是有想过要亲自下车来搀扶他,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准备。

     但现场实在是太臭了。

     这十万的赵兵两三个月没换衣服没洗澡,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垢。

     为了早日回到家,他们急行军了近十日,现在身上有着浓厚的新鲜汗臭味,与积了两三个月的老垢一结合,那滋味,绝了。

     就是自己,在军营中时能每日洗澡,回来的路上也十几日没有洗漱过。

    他已经习惯自己身上的臭味,赵王肯定受不了。

     现在的赵王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在蜜罐子里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青年人。

    他从未吃过苦头,所以即便做足了心理准备,遇到这仿佛生化武器般的臭气攻击,也是能安坐在马车内不呕吐,已经竭尽了全力。

     朱襄有些佩服老秦王了。

    老秦王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为了看热闹,居然参加了臭烘烘的丰收庆典,还能一直大笑。

     如今的赵王比起老秦王,真是太稚嫩了。

     邯郸之战连贵族都只能吃麦饭豆饭,城内充满着死尸的臭味,赵王在宫中也能日日闻到时,赵王才会蜕变吧。

     赵王如今还能完成蜕变吗? 朱襄不知道。

     赵王奖赏他后,就匆匆回宫了。

    平阳君也跟着一同离去。

     去过兵营,出访过他国,还被秦国扣留过的平原君比赵王和平阳君更能忍受恶劣的环境。

    他留了下来,安抚朱襄和赵兵。

     “君上有急事要回宫处理。

    朱襄,你受苦了,赶紧回家休息。

    等休息几日,君上再召见你。

    ”赵胜只要认可了对方是士,就非常放得下身段。

    他握住朱襄的手,泪眼婆娑地哽咽道。

     朱襄也很想哽咽,但哽咽不出来,只能哑着嗓子装感动。

     还好赵胜是真的尊敬朱襄,他看到朱襄确实过分劳累,没有过分客套,就放朱襄回家了。

     朱襄急匆匆回家,还没到门口,就大喊:“雪,政儿!我回来啦!有没有想我啊!” 门大开,朱襄冲了过去,没看到雪和政儿,看到了黑脸的荀况和蔡泽。

     朱襄:“……荀子,对不起,我太大声了!” “回来就好。

    ”荀况打量了一番朱襄,道,“赶紧进来。

    ” “好!我回来了!”朱襄笑道。

     蔡泽看着朱襄身后长长的车队,道:“赵王赏你的?” 朱襄笑着点头:“是啊,发财了!” 蔡泽冷哼了一声,道:“雪姬和政儿被接去了廉将军的封地,我现在去寻他们回来。

    ” 朱襄脸上的笑容消失:“啊,这样啊。

    ” 荀况拍了拍朱襄的肩膀:“先洗个澡,换身衣服,慢慢等他们回来。

    别急,他们无事。

    ” 朱襄想挤出个让荀况和蔡泽安心的笑容,却挤不出来。

     他开始后怕。

     虽然朱襄在出使长平时已经思考过家人可能遭遇的危险。

    他断定,自己还没回邯郸,赵王的近臣不会进献太过离谱的谗言。

    如果有人试探,即使蔺公和廉公已经不被赵王信任,以他们资历和声望,也足以护住雪和政儿。

     事实如他推测的一样。

    但听到事情严重到蔺公和廉公需要把雪和政儿接到廉公的封地藏着,他仍旧后怕不已。

     “叫你去洗澡换衣服!”荀况狠狠一巴掌拍到朱襄背后,差点把朱襄拍到地上去。

     朱襄赶紧往洗澡间跑。

    嘶!荀子的力气还是那么大! 雪和政儿虽然离开了,因有荀况和蔡泽看家,仆人都还留在家中。

     听闻主父回来,仆人早早就烧好了热水,备好了衣服,熬上了鸡汤。

     家里没凝固的肥皂浴球还有很多,朱襄找了个老仆帮他搓背,搓得背都疼了才停手。

     朱襄让老仆离开,自己拿着剪子把头发剪短了一些之后,才开始洗头。

     这个时候对剪头发的要求没有后世礼教盛行后那么严格。

    而且就算是礼教盛行的年代,人们在自己家里也会悄悄用剪子修剪头发,用剃刀剃掉两鬓凌乱的杂毛,让自己的发型显得更齐整。

     不过这次朱襄一次性剪多了些,才不让老仆看见,免得老仆大呼小叫。

     “清爽多了。

    ”洗完头后,朱襄用布包住脑袋,穿上绢布做成的袍子,长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平原君、平阳君和赵王都送来许多丝绢,以朱襄的身份,他终于能光明正大地穿丝绢的衣服了。

     丝绢的衣服果然比细麻衣穿着更舒服。

     仆人们知道朱襄的喜好。

    他们备好了手摇的风扇,风扇前放着火盆,为朱襄吹头发。

     荀况进来道:“我让蔡泽去接雪和政儿去了。

    ” 朱襄道:“现在接他们回来可能有危险。

    还是让他们继续住在廉公封地吧。

    ” 荀况给了朱襄一个“我就知道你这个竖子要做坏事”的眼神,道:“已经回邯郸,若廉颇还扣着你的家人,恐怕会有人诬告廉颇谋反。

    ” 朱襄一愣,然后垂下了脑袋。

     荀况对摇动着风扇的仆人道:“你们出去。

    ” 仆人立刻离开,荀况帮朱襄摇动起了风扇。

     朱襄赶紧道:“荀子……” 他话没说完,脑袋就挨了荀况一戒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荀况也喜欢在袖子里塞戒尺了。

     “天气渐寒,别得病。

    ”自己大冷天的洗了头还到处跑的荀况训斥朱襄道。

     朱襄缩着肩膀,乖乖在风扇面前吹头发。

     “说,你在长平做的事。

    ”荀况道。

     朱襄道:“等蔺公和廉公回来再说行吗?不然我还要多说一遍……啊疼疼疼,老师我错了,我现在就说,立刻说!” 荀况对朱襄宠是宠,下手的时候也没见轻的。

     朱襄揉揉额头。

    这力道可比秦王大多了。

     朱襄在长平做了很多事,但总结起来,也不过是种土豆而已。

     荀况听到朱襄用土豆、造纸术、制糖术换取赵兵,眉头紧皱,满脸不信。

     “我入过秦,以我对秦王了解,他不会这么轻易松口。

    ”荀况道,“白起擅作主张?” 朱襄斩钉截铁:“有可能!” 荀况瞥了朱襄一眼:“你知不知道你很不会说谎?” 朱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