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冰凉冬雪花

关灯
我好多年没见到雪了,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雪是什么。

    ” 另一个正在给嬴小政编草玩具的青年农人抬头道:“不可能下雪吧?我听城里的人说,好多年没下雪,突然下雪,是不祥的征兆。

    ” 朱襄护住举着草做的小马跑来跑去,差点摔倒的嬴小政,笑着道:“天冷了就会下雪,很正常的事,不是什么不祥。

    ” 农人们笑道:“朱襄公说不是,肯定就不是。

    ” 蔺贽急匆匆骑马过来:“朱襄!赶紧回家!” “好。

    ”朱襄见蔺贽如此急躁,又不说因何事急躁,心里一突。

     但他还是笑着和农人们告别,把嬴小政抱到马上,立刻回家。

     农人们看懂了蔺贽的焦急,有些担心朱襄。

     “朱襄公家里难道出了什么事?” “是不是又有说朱襄公谗言的人去朱襄公门前闹事?” “走,农活也不一定非得现在做完,我们去朱襄公家看看!说不定我们能帮上朱襄公!” “我们能帮上什么?我觉得帮不上什么啊。

    ” “先去看看,如果朱襄公需要人手呢?” “也是,去看看。

    ” 农人们收起农具,朝着朱襄家跑去。

     朱襄急匆匆回到家,满脸愧疚的赵胜和板着脸的虞信正带着一队护卫,在家门口站着。

     荀况站在一旁陪着他们。

     朱襄公把嬴小政往身后一藏,对赵胜和虞信作揖道:“请问平原君和这位公寻我何事?” 虞信冷哼一声:“你如今还是平民,为何不跪?” 赵胜一拍桌子,怒道:“够了!朱襄前往长平之前,君上已经下令让朱襄享大夫之尊。

    你自己也是重义之人,非要因为无理谗言折辱为赵国立下大功的义士吗!” 虞信虽因秦王扣留平原君赵胜,让赵国交出得罪范雎的魏齐,而与魏齐一同逃离赵国。

    但平原君宁愿被秦国扣留,也不肯交出魏齐,所以虞信对平原君心存感激。

     他在朝堂上会因政见不同和赵胜争吵,私下却很尊重赵胜。

    被赵胜训斥后,他便不再言语。

     “有人诬告你杀害赵括,君上为了帮你洗清冤情,先将你扣押入狱。

    等我和虞信查明之后,会立刻放你出来,”赵胜上前握住朱襄的双手道,“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很快帮你洗清冤情!” 荀况起身,声音冷冽道:“邯郸城中流言已经证实是谗言,回到赵国的赵军皆能为朱襄作证。

    你们怀疑是秦王授意,秦王能控制得了十几万的赵人?!” 赵胜心里难受极了。

    他当然知道!去长平的人中有他派去打探消息的人! 赵胜不仅知道朱襄没有杀赵括,还知道赵括不知道为何非要阻止断粮的赵兵以土豆果腹,还说要杀了推广土豆的朱襄,才被愤怒的兵卒杀死。

     但他不敢将真相告知赵王,只能告诉赵王,赵括真的是被兵卒所杀。

    因为他担心赵王听说赵兵敢为朱襄杀人,恐怕更要杀了朱襄! 可朱襄不能死,绝对不可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赵兵能为了朱襄杀赵括,现在朱襄对他们有救命之恩,赵胜不敢想象他们还敢为朱襄做什么! 还好,赵王只是下令查清朱襄冤屈。

    这应该没事,应该没事,这对朱襄也有好处。

     “现在流言四起,许多人不信任朱襄。

    君上只是想为朱襄澄清谣言,还朱襄清白。

    ”虞信对荀子语气还算尊敬。

     荀况冷笑:“为所有证据都指向他清白的人澄清谣言,不会将他下狱!” “没事,荀子,我去去就回来。

    ”朱襄阻止荀况与虞信冲突。

    赵王已经下令,他再挣扎也没用。

     雪被荀子命令藏在后院,不准出来。

    朱襄拍了拍嬴小政的头:“去荀子身边,舅父很快就回来。

    ” 嬴小政瘪嘴:“真的?” 朱襄笑道:“我都能从长平回来,只是洗清冤屈,难道还比几十万秦军危险?别怕,乖。

    ” 嬴小政知道现在不能任性,点点头,乖乖牵着荀子的手:“舅父,一定要早点回来。

    ” “嗯。

    ”朱襄被人捆住了双手,押上了囚车。

     “你们,你们在干什么?”在赵胜和虞信即将离开时,气喘吁吁跑来的农人惊讶道。

     他话音刚落,就被护卫踹倒在地,并拔出了刀。

     庶民不但不下跪,居然还敢问话,理应处死。

     “住手!”朱襄焦急道,“我没事,你快离开!” 护卫犹豫了一下,把刀收了回去。

     虞信看了护卫一眼,眉头紧皱。

     农人爬远了一点,胆战心惊地看着囚车里的朱襄。

     这时候,有更多的农人跑了过来。

    他们远远地聚集在一起,沉默地看着囚车里的朱襄。

     “我没事,很快就会回来,别担心。

    ”朱襄安抚道,“平原君,请启程。

    ” 赵胜深深叹了口气,命令继续前行。

     骑在马上的虞信回头看了一眼惊慌的农人,眉头紧皱。

     这时,一丝冰凉落在他鼻尖。

     虞信抬头,惊讶地发现天空中飘下鸡毛般大小的白色绒絮。

     这是……雪? 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雪的虞信惊讶地睁大眼睛。

     赵胜也抬起头,看着漫天的雪花神情微怔。

     荀子大声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时隔多年难得一见的大雪,一定不是因为你们冤枉刚立下大功的忠臣。

    老天如果有眼,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平事。

    平原君,虞卿,你们不用担忧害怕。

    不过是大雪而已,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赵胜握着缰绳的手微微颤抖,急促地挥动马鞭。

     虞信也没有回答。

    他只是看着囚车里的朱襄,心中有些慌乱。

     难道真的是自己误判,错怪了忠良? 农人们静静地站着,眺望囚车的远去。

     “赵王……要杀朱襄公吗?”待囚车已经远得看不到时,才有人声音颤抖道。

     而后,农人们手中农具落地,抱着头发出痛苦的呜咽声。

     雪落在了他们头上,很快就在他们枯草般的发丝上叠了一层白霜,仿佛他们一瞬白头似的。

     雪越下越大,在囚车进城的时候,邯郸城内已经积了一层较厚的雪。

     马蹄小心翼翼踏在雪中,车队速度十分缓慢。

    所以沿路不敢近观的邯郸人踮起脚尖仰起脖子,也能看清顶上盖了一层白雪的囚车内,双手被捆缚的朱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模样。

     雪下起来后,他有些冷了。

     “那是谁?” “好像、好像是朱襄公?!” “怎么可能,朱襄公不是赵国的大功臣?” “就是朱襄公,我见过朱襄公,就是他!” 得知囚车中犯人身份的邯郸人,看着马车在雪地里留下的辙痕,久久无言。

     雪越下越大,把车辙埋了起来。

    车队在大雪中前进,越行走越艰难。

     邯郸城内有许多士子。

     他们得知朱襄被抓后,纷纷披着蓑衣出门打探消息。

     士子们看到了囚车中瑟瑟发抖的朱襄,和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囚车旁,被人搀扶着跟随囚车一步一步前行的蔺相如。

     士子们脑海中突然闪过《诗经》中的句子。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