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没有人是死有余辜
关灯
小
中
大
我有时候刷微博,经常能看到实名举报的热帖,其中男老师猥亵女学生的不在少数。
头几天还有,闹得沸沸扬扬。
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来发声也是走投无路,因为这里面情况远比咱们想的要复杂。
从学生方面来说,许多人选择忍气吞声 也是不得已,毕竟这关系到毕业、关系到学位,甚至关系到整个学术领域、日后的就职,等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者,学校方面也不重视,或者说没办法重视,很多学校开设某一专业,正是因为有某位教授任职才能获取资格,你说这样的教师,学校怎么可能得罪?总之,这里面勾勾连连,我觉得咱们可以着手调查调查杨教授这方面的情况。
也算是打开一个突破口。
” 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提议。
我们现下最需要的就是打开一个突破口。
这学校,还得再去,往深了挖,往透了挖。
杨教授之死,疑团重重。
到了中国音乐学院,我们兵分三路。
夏新亮去找跟死者具备竞争关系的邱教授了解情况,李昱刚负责查阅学校与杨教授相关的人士的档案资料,我则负责主攻杨教授的四个学生。
刑警的工作,很多时候靠聊。
深入地聊、带着目的性地聊、透视人心地聊。
这个聊要有技巧、有耐心、有逻辑性。
它不是侃大山,它一方面给我们提供必要的信息,一方面帮我们侧写每个人的特点。
我们根据杨教授的社会关系,找张三问李四,找李四问王五,所有人我们都要进行详细的摸排和调查,我们职业地跟他们去谈话,观察会不会有问题上升。
什么叫问题上升?就是有没有作案动机。
这些人都不会跟你说实话的,谁也不会说我跟死者有关系,不可能。
你只能综合所有再去推敲。
就像我分别与杨教授的四个学生谈话。
这四个人倒是有一个相同说辞—杨开新不是什么好人。
首先跟我谈话的是李立新。
这是个东北男孩儿,耿直率真,穿衣打扮很时髦,与其说他是个学编钟的,我更认为他是个玩儿说唱的。
李立新张嘴就是:杨教授啊,他遇害这事儿我还是从学校知道的。
我不怎么爱跟他上课,他那趾高气昂的态度就让人受不了,夸夸其谈,半数时间都在吹牛逼,讲不出什么真东西。
他不给你讲真东西吧,你又要过他的课,就得花钱跟他补习,我估计这是他挣钱的策略。
那怎么办,交呗,我们家反正不差钱。
说句实话,我不爱学编钟,我想学现代音乐,可我从小搞民乐,我们家不同意我转专业,硬着头皮上呗,反正也就是混给父母看。
我平时干吗?跟一帮兄弟玩儿嘻哈啊,我这打扮你还不一目了然? 最后一次见他?记不住了,还真记不住了。
噢噢噢,可能是结业考成绩出来之后,我找丫理论来着,我说钱我也交了,课我也补了,你怎么还不给我及格,反正就吵吵了一通。
这门不过得重修,我必须得重修,但再约课,这人就找不见了,我跟学校反映过两回,他们也没回我,我就该干吗干吗呗。
你问其他同学跟他关系怎么样?不怎么样!霍思聪可能还行,老跟他问这问那,反正就是好学生呗,他也真心热爱编钟。
董春妮跟杨燕老找他补课,燕儿男朋友还跟老杨动过手呢,就因为他老叫燕儿去补课。
不正当关系?这谁说得好啊!都是说不清的事儿,老杨要是没跟燕儿怎么着,我估计她男朋友也不会动手。
跟哪儿打起来的?就他们家啊,那天我从老杨家出来,赶上他进去,准保动手了,骂声挺大的。
什么时候打起来的?这我可不知道了。
李立新走了,换霍思聪来跟我聊。
在李立新嘴里应该跟杨教授关系尚可的霍思聪,对他的导师评价也不咋地。
相比李立新,江西男孩霍思聪要朴素得多,穿着笔挺的衬衫,裤子也没一丝皱褶,人不热情,挺冷漠的。
他说:杨教授啊?杨教授是不是出事儿了?我听学校里都在传。
噢噢噢,真是啊?我说怎么一直约不上他的课呢,把我时间都耽误了。
对他的印象?就那样儿吧,不怎么正派。
因为什么这么说?他吸血鬼啊。
上课时候三言两语带过重点,我们演奏他又挑刺,说我们水平有待提高。
那怎么办?跟他补课呗。
补课就得花钱啊。
我们家条件特别一般,我爸妈就是工薪阶层,说实话,他们供我读研挺拼的。
那我也不好意思朝他们再要钱,就得出去打工,给人辅导备考,还给人推销保险,每天累得贼死,最后还得找杨教授去补课。
补课就补课吧,除了补课我还得当他碎催,他有个这事那事,经常支派我干,小到去超市买个东西,大到给他编撰学术文章。
等于说,我的钱、我的精力,都让他榨干了。
但我比其他几个同学幸运,我考过啦。
其他同学都没过?李立新肯定没过。
杨燕也没过吧。
董春妮不知道,我们不太熟。
一起学习怎么不熟?也不算一起学习啦,平时我们不怎么常见的,又不是大班上课。
她怎么说呢,就我吧….不好意思跟她说话,她挺好看的,穿衣服也大胆,我一跟这种女孩面对面就紧张。
不不不,我不讨厌她。
单纯就是不熟。
她跟杨教授有没有不正当关系?这我可不知道,真不知道,不可能有吧,董春妮看着挺厉害的,追她的男的挺多,她要是被欺负,还不得出来一个加强连啊? 呼。
我跟这俩男同学谈完,夏新亮还没来跟我会合,我估摸他还在跟她们深聊。
一般需要跟女同志了解情况,我就愿意派夏新亮出马。
他高冷男神,女的吃他那一套。
抽了两支烟,我给李昱刚打了个电话,他还查资料档案什么的呢,我说那你继续吧。
他却兴致勃勃跟我聊了起来,他说:刘哥,你知道嘛,这个杨教授可不是省油的灯,跟他的学生算是倒了血霉。
我问:何出此言?他说:他这些年带的学生,基本没有一次过的,都是补考补考再补考,这人得多刻薄啊?差不多得了呗。
这该不是学校伙同他创收吧?我说:学校伙同不伙同我不知道,但我刚跟他俩学生聊完,他确实给自己创收。
正经上课不怎么讲东西不怎么辅导,就等学生来找他交钱补课。
李昱刚惊讶道:卧槽!都交钱了还不让人过啊,人渣!怨不得叫人弄死了。
您说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啊,教师是多么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啊,好么,咋成谁都能干了?我看见夏新亮朝我走过来了,跟李昱刚说:“你慢慢儿查吧,我先挂了。
” 夏新亮看着有些生气,“这个死者啊,恐怕事儿还不少。
就一伪君子嘛!”“哦?我听听你摸排着啥了。
” “我这不是找邱教授谈谈嘛,跟他了解了解情况,主要看看有没有问题上升的可能性。
找他谈之前,我还特意走访了这位教授的风评,一致地高,学生也好,教师也好,教工也好,都说他人不错。
我这么一接触,确实,真就像标准的大学教授那样,儒雅有风度,戴副眼镜,文质彬彬,谈起编钟艺术是藏不住地痴迷与喜爱。
“我跟他问杨教授的事,他皱眉了,犹豫半天吭吭哧哧说,人都没了,还是不评价了。
架不住我追问,我说这也是帮助破案早日抓到凶手,他才跟我谈起了杨教授。
这个人吧,远不像咱们以为的是个好老师、好丈夫。
他四十来岁时候出轨被逮着过,跟大学里的一个女教工,闹得沸沸扬扬,他媳妇老实,也没来闹他,但他俩出轨就跟学校的琴房,让学生撞见了,所以才说是沸沸扬扬。
“但杨教授是编钟方面的权威,学校拿他没办法,只能把那个女教工开了了事。
但这也没完,关于他的风流韵事可谓此起彼伏,各种绯闻各种情况,听说,这两年他跟教二胡的女老师似乎瓜葛着,我回头还得找这位女同志了解了解情况。
“生活作风不好吧,业务方面呢,也不是那么光明磊落,他是这编钟演奏方面的权威嘛,一方面他确实有点儿才华,另一方面他头几辈人都是搞这个的,算是有家族荣耀。
邱教授本来挺尊敬他,也觉得作风归作风,学术归学术,平素也愿意跟他交流。
“但这个人傲慢,傲慢你倒是把架子端稳了啊,邱教授找他探讨技艺以及论文文献方面的交流,他一边否定人家一边把人家观点写自己论文里了。
等于说人家邱教授潜心研究好几年的成果,白白被他拔了头筹。
” 我打断夏新亮,“那他有作案动机啊。
这不等于自己种的白菜让猪拱了嘛!” “你听我说完啊。
”夏新亮摆摆手,“邱教授是生气,但人家接着弄自己的研究,后来也把论文发表了,在业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当然方向跟上一篇并不同,他不愿意去跟杨教授掰扯。
他原话是—既然看清了他的真面目,那这种不择手段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明哲保身来得好。
等于说,人家扳回一局,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就肯定不屑于再为这事儿杀人了。
你要不放心,你再跟他聊聊。
真的,我干刑警虽然没那么多年,接触的人也没您多,但这人一见,给我感觉就特别好。
真是那种……”“竹林七贤式的人物,对吧?”我替他补充。
“对对对!隐士!刘哥你说得对,没错儿!” 这么说来邱教授的嫌疑不大,还需要继续摸排其他人物。
我隐隐感觉,这起案子没那么简单,从案发现场再到杨教授的风评,其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少东西。
头几天还有,闹得沸沸扬扬。
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来发声也是走投无路,因为这里面情况远比咱们想的要复杂。
从学生方面来说,许多人选择忍气吞声 也是不得已,毕竟这关系到毕业、关系到学位,甚至关系到整个学术领域、日后的就职,等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者,学校方面也不重视,或者说没办法重视,很多学校开设某一专业,正是因为有某位教授任职才能获取资格,你说这样的教师,学校怎么可能得罪?总之,这里面勾勾连连,我觉得咱们可以着手调查调查杨教授这方面的情况。
也算是打开一个突破口。
” 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提议。
我们现下最需要的就是打开一个突破口。
这学校,还得再去,往深了挖,往透了挖。
杨教授之死,疑团重重。
到了中国音乐学院,我们兵分三路。
夏新亮去找跟死者具备竞争关系的邱教授了解情况,李昱刚负责查阅学校与杨教授相关的人士的档案资料,我则负责主攻杨教授的四个学生。
刑警的工作,很多时候靠聊。
深入地聊、带着目的性地聊、透视人心地聊。
这个聊要有技巧、有耐心、有逻辑性。
它不是侃大山,它一方面给我们提供必要的信息,一方面帮我们侧写每个人的特点。
我们根据杨教授的社会关系,找张三问李四,找李四问王五,所有人我们都要进行详细的摸排和调查,我们职业地跟他们去谈话,观察会不会有问题上升。
什么叫问题上升?就是有没有作案动机。
这些人都不会跟你说实话的,谁也不会说我跟死者有关系,不可能。
你只能综合所有再去推敲。
就像我分别与杨教授的四个学生谈话。
这四个人倒是有一个相同说辞—杨开新不是什么好人。
首先跟我谈话的是李立新。
这是个东北男孩儿,耿直率真,穿衣打扮很时髦,与其说他是个学编钟的,我更认为他是个玩儿说唱的。
李立新张嘴就是:杨教授啊,他遇害这事儿我还是从学校知道的。
我不怎么爱跟他上课,他那趾高气昂的态度就让人受不了,夸夸其谈,半数时间都在吹牛逼,讲不出什么真东西。
他不给你讲真东西吧,你又要过他的课,就得花钱跟他补习,我估计这是他挣钱的策略。
那怎么办,交呗,我们家反正不差钱。
说句实话,我不爱学编钟,我想学现代音乐,可我从小搞民乐,我们家不同意我转专业,硬着头皮上呗,反正也就是混给父母看。
我平时干吗?跟一帮兄弟玩儿嘻哈啊,我这打扮你还不一目了然? 最后一次见他?记不住了,还真记不住了。
噢噢噢,可能是结业考成绩出来之后,我找丫理论来着,我说钱我也交了,课我也补了,你怎么还不给我及格,反正就吵吵了一通。
这门不过得重修,我必须得重修,但再约课,这人就找不见了,我跟学校反映过两回,他们也没回我,我就该干吗干吗呗。
你问其他同学跟他关系怎么样?不怎么样!霍思聪可能还行,老跟他问这问那,反正就是好学生呗,他也真心热爱编钟。
董春妮跟杨燕老找他补课,燕儿男朋友还跟老杨动过手呢,就因为他老叫燕儿去补课。
不正当关系?这谁说得好啊!都是说不清的事儿,老杨要是没跟燕儿怎么着,我估计她男朋友也不会动手。
跟哪儿打起来的?就他们家啊,那天我从老杨家出来,赶上他进去,准保动手了,骂声挺大的。
什么时候打起来的?这我可不知道了。
李立新走了,换霍思聪来跟我聊。
在李立新嘴里应该跟杨教授关系尚可的霍思聪,对他的导师评价也不咋地。
相比李立新,江西男孩霍思聪要朴素得多,穿着笔挺的衬衫,裤子也没一丝皱褶,人不热情,挺冷漠的。
他说:杨教授啊?杨教授是不是出事儿了?我听学校里都在传。
噢噢噢,真是啊?我说怎么一直约不上他的课呢,把我时间都耽误了。
对他的印象?就那样儿吧,不怎么正派。
因为什么这么说?他吸血鬼啊。
上课时候三言两语带过重点,我们演奏他又挑刺,说我们水平有待提高。
那怎么办?跟他补课呗。
补课就得花钱啊。
我们家条件特别一般,我爸妈就是工薪阶层,说实话,他们供我读研挺拼的。
那我也不好意思朝他们再要钱,就得出去打工,给人辅导备考,还给人推销保险,每天累得贼死,最后还得找杨教授去补课。
补课就补课吧,除了补课我还得当他碎催,他有个这事那事,经常支派我干,小到去超市买个东西,大到给他编撰学术文章。
等于说,我的钱、我的精力,都让他榨干了。
但我比其他几个同学幸运,我考过啦。
其他同学都没过?李立新肯定没过。
杨燕也没过吧。
董春妮不知道,我们不太熟。
一起学习怎么不熟?也不算一起学习啦,平时我们不怎么常见的,又不是大班上课。
她怎么说呢,就我吧….不好意思跟她说话,她挺好看的,穿衣服也大胆,我一跟这种女孩面对面就紧张。
不不不,我不讨厌她。
单纯就是不熟。
她跟杨教授有没有不正当关系?这我可不知道,真不知道,不可能有吧,董春妮看着挺厉害的,追她的男的挺多,她要是被欺负,还不得出来一个加强连啊? 呼。
我跟这俩男同学谈完,夏新亮还没来跟我会合,我估摸他还在跟她们深聊。
一般需要跟女同志了解情况,我就愿意派夏新亮出马。
他高冷男神,女的吃他那一套。
抽了两支烟,我给李昱刚打了个电话,他还查资料档案什么的呢,我说那你继续吧。
他却兴致勃勃跟我聊了起来,他说:刘哥,你知道嘛,这个杨教授可不是省油的灯,跟他的学生算是倒了血霉。
我问:何出此言?他说:他这些年带的学生,基本没有一次过的,都是补考补考再补考,这人得多刻薄啊?差不多得了呗。
这该不是学校伙同他创收吧?我说:学校伙同不伙同我不知道,但我刚跟他俩学生聊完,他确实给自己创收。
正经上课不怎么讲东西不怎么辅导,就等学生来找他交钱补课。
李昱刚惊讶道:卧槽!都交钱了还不让人过啊,人渣!怨不得叫人弄死了。
您说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啊,教师是多么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啊,好么,咋成谁都能干了?我看见夏新亮朝我走过来了,跟李昱刚说:“你慢慢儿查吧,我先挂了。
” 夏新亮看着有些生气,“这个死者啊,恐怕事儿还不少。
就一伪君子嘛!”“哦?我听听你摸排着啥了。
” “我这不是找邱教授谈谈嘛,跟他了解了解情况,主要看看有没有问题上升的可能性。
找他谈之前,我还特意走访了这位教授的风评,一致地高,学生也好,教师也好,教工也好,都说他人不错。
我这么一接触,确实,真就像标准的大学教授那样,儒雅有风度,戴副眼镜,文质彬彬,谈起编钟艺术是藏不住地痴迷与喜爱。
“我跟他问杨教授的事,他皱眉了,犹豫半天吭吭哧哧说,人都没了,还是不评价了。
架不住我追问,我说这也是帮助破案早日抓到凶手,他才跟我谈起了杨教授。
这个人吧,远不像咱们以为的是个好老师、好丈夫。
他四十来岁时候出轨被逮着过,跟大学里的一个女教工,闹得沸沸扬扬,他媳妇老实,也没来闹他,但他俩出轨就跟学校的琴房,让学生撞见了,所以才说是沸沸扬扬。
“但杨教授是编钟方面的权威,学校拿他没办法,只能把那个女教工开了了事。
但这也没完,关于他的风流韵事可谓此起彼伏,各种绯闻各种情况,听说,这两年他跟教二胡的女老师似乎瓜葛着,我回头还得找这位女同志了解了解情况。
“生活作风不好吧,业务方面呢,也不是那么光明磊落,他是这编钟演奏方面的权威嘛,一方面他确实有点儿才华,另一方面他头几辈人都是搞这个的,算是有家族荣耀。
邱教授本来挺尊敬他,也觉得作风归作风,学术归学术,平素也愿意跟他交流。
“但这个人傲慢,傲慢你倒是把架子端稳了啊,邱教授找他探讨技艺以及论文文献方面的交流,他一边否定人家一边把人家观点写自己论文里了。
等于说人家邱教授潜心研究好几年的成果,白白被他拔了头筹。
” 我打断夏新亮,“那他有作案动机啊。
这不等于自己种的白菜让猪拱了嘛!” “你听我说完啊。
”夏新亮摆摆手,“邱教授是生气,但人家接着弄自己的研究,后来也把论文发表了,在业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当然方向跟上一篇并不同,他不愿意去跟杨教授掰扯。
他原话是—既然看清了他的真面目,那这种不择手段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明哲保身来得好。
等于说,人家扳回一局,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就肯定不屑于再为这事儿杀人了。
你要不放心,你再跟他聊聊。
真的,我干刑警虽然没那么多年,接触的人也没您多,但这人一见,给我感觉就特别好。
真是那种……”“竹林七贤式的人物,对吧?”我替他补充。
“对对对!隐士!刘哥你说得对,没错儿!” 这么说来邱教授的嫌疑不大,还需要继续摸排其他人物。
我隐隐感觉,这起案子没那么简单,从案发现场再到杨教授的风评,其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