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关灯
小
中
大
袁斌原来也没有想过‘扫盲’行动,想想就算是皇上,不照样还得受文官的压制。
想想都觉得生气,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些人不就是仗着自己识字。
要是底层的老百姓拥有着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还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人才呢。
自己没本事,并没有关系。
自己可是受过教育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得不说,真的是非常不错的教育措施。
为什么有一些读书人非常的傲慢? 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文字,掌握了知识,甚至是垄断了知识传播。
垄断知识,不让下层百姓们有觉醒的意识,更是不想有人才出现。
出生于平民百姓家,绝语伦比的聪明,才能够弥补到家世的短缺。
而绝等聪明的人出现的概率,简直称为渺小。
就是这种环境也就造成了非常多的普通老百姓看到个读书人都诚惶诚恐。
因为普通的老百姓们知道,这些读书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掌握自己家生死的官员。
尽量的能不得罪就不得罪,以免读书人当了官被记恨。
‘扫盲行动’势在必行,虽说是形势所迫,袁斌觉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当人人如龙凤时,想不发展都难呀! 不过就算是扫盲行动,也是需要有夫子,希望能够有个不计较,且心怀大志之人。
“到底哪里能捡漏呢?人到底去哪里了呢?” 袁斌郁闷,确实让他考虑的十分不周到,可能还是真的需要买人。
袁斌也想出去游玩,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宅的人。
有飞机和高铁的时候,还要做到详细的规划,也很难出去玩一趟。
更别提现在交通不便,为什么要去找寻商路,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
根本没有手机地图,甚至东南西北都要靠老手辨认。
商队从南走到北,这一出去可能就是大半年的时间,那真是历尽千难万险,小命都随时随地不保。
袁斌一切以安全为准,也不想旅游,平时去趟县城,坐在马车上,都觉得十分的晃荡。
所以他拒绝各种远行,又不是没见过江南的风景,他要是想炫耀,可有的是炫耀的事情。
整个宅院中,袁斌是最大的主人,所有人都依着他的命令做事情。
最近院子里,丫鬟们干劲十足,特别有眼力劲儿,热火朝天的干活。
倒是把院子里的一些小侍从给比下去。
‘红袖管事提拔了书香做管事,以后书香就是院子中的管事,管所有的小丫鬟,以及院子内的账房。
’ 小丫鬟们看到了奋斗的目标,她们也想成为大管事,不仅能够管人,月俸高高的,重要的是出去之后让人高看一眼。
无论为了哪一条利益,小丫鬟们都非常的有冲劲。
不过要想成为管事,可不仅仅是被提拔干活好,更是要读书识字会算账,更是要会管家。
聪明的小丫鬟已经开始攒银子,准备花钱,求得一个学习机会。
袁斌不知道很多小丫鬟的内心,他就知道院子里的地被扫的是太干净。
红袖管家管的严,书香也不例外,所以对院子里的仆人管理的非常的到位。
见到主公出来没有人上赶着打扰,而是行礼,不打扰。
袁斌走到库房,就看见王彘又在核对账,小算盘打的是啪啪作响。
王彘现在是实习的小管家,因为备受主公的‘器重’,在院子里大小也是个人物。
“王彘,你不用三天一检查库房,这些东西放在这里又丢不了。
” 袁斌是真找不着其他人,只能过来骚扰一下王彘。
“拜见主公,主公交给我的事,我一定要认真,将库房管理好,进出明细准确,不能出现一分一厘的差错。
” 王彘拍着胸膛,他已经读书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知道主公对他的恩情大如天。
如果没有主公,他可能不知道会不会就饿死在某个夜晚,也就没有机会读书,见识世面,甚至现在已经挣银子。
而且主公就是很大方,王彘现在有吃有喝,每个季度还有新衣可以穿,吃喝不愁,生存没有压力。
王彘现在唯一的喜好就是攒钱,娶个好婆娘,再给他家老王家生个娃,传宗接代。
以后生的孩子也要好好的为主公干活!王家以后就是主公最忠诚的奴仆。
袁斌看着王彘这段时间吃好喝好,个子也开始长高,而显得格外大的脑袋。
“王彘,我问你一件事情,你就实话实说。
”袁斌想了想,想问问王彘读书的感受。
“主公您问,我一定实话实说。
”王彘非常认真的回答,并且去把门关上,环顾一周,看到四下里无人才安心。
“你喜欢识字吗?”袁斌认真的询问。
“当然了,主公,对于识字,我一直保有感恩之心。
” “我曾经帮原来的地主放牛,看过主家的公子读书,读书的声音一直真好听。
” “但是我不敢偷学,偷学的话被发现是要打断腿的,读书真好!” “主公,我现在识字了,我希望以后自己可以看书。
虽然我喜欢攒钱,但是买书的话我愿意出钱。
” 王彘是一个非常抠门的人,此时能说出来用钱买书,这句话可想而知输在他心中的位置。
因为受过穷,知道没钱的滋味,王彘在报复性的攒钱。
“我现在有个想法,但是我不敢说,我害怕成为全天下攻击的对象。
” 袁斌好发愁,他敢确定王彘效忠的是自己。
而楼管家等人听话归听话,能干归能干,袁斌却总觉得隔了一层。
只有他亲自救助过的王彘,不管以后如何,此时此刻他是全心全意的效忠于自己。
王彘立刻绷住了脸,紧绷的小脸上写满了坚强,信誓旦旦的说:“主公,您有话就说,我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
我要告诉别人,我就毒哑了自己!” “不用发毒誓,王彘,我相信你!” 袁斌吓了一跳,因为害怕王彘真的会用毒药。
“我是想找准时机,找到合适的人,到时候全面扫盲,让所有的人都懂得简单的字。
其实在正常的生活中,使用的文字差不多也就两千字,甚至学会了八百字,就够应付日常生活。
每天学十个字,就用八十天,让所有人都学会识字。
只需要每天晚上学习,都不会耽误干活,至少学会自己的姓名,会看普通的合约……” 袁斌一边说话,一边比划,诉说着他特别理想的‘扫盲’行动。
在他的叙述下,男女老少不分人,都要参加这次的扫盲行动。
筛选出聪明的人,针对性培养。
这绝对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王彘听着听着都长大了嘴巴,难以置信,甚至是觉得荒谬。
这个扫盲行动听着很荒诞,但是对老百姓的好处,当然是受益无穷。
王彘别看人小,也知道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对于天下的读书人来说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男女老少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共同扫盲。
读书人当知道在最底层的老百姓竟然有读书的特权,主公还想不想活了? 作为世家出身的主公,这不就是在拆自己家族的台吗? 世家门阀之所以把控着朝廷,就是垄断了知识。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印刷技术的不完善,书籍极其罕见,所以经典作品只能通过门户传播。
‘主公知道他在说什么吗?他这是要成为所有世家门阀的攻击对象!’ ‘就算是出生于顶级世家,也不可能忍受吧,甚至袁家可能自己就亲自动手。
’ 王彘咽了咽口水,试着幻想一下主公所说的未来,那将是一个人人如龙的情况吧。
‘主公是想改天换地吗?’王彘内心中只有这一个想法,他害怕自己一不小心会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
但是内心当中却有一些窃喜,如果主公真的干成了这件事情,那自己以后的子孙是不是就有机会…… 以后的子孙后代都将有读书的机会,会不会当官?有能耐肯定能当官。
在这个人均年龄30多岁的古代,十几岁的人,就已经考虑的遥远了。
“主公,这件事还是先不要提了。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属下支持您。
但是这事说出来简单做起来难呀…甚至你找不到读书人来教人……” 王彘不得不停下内心的躁动,诉说起真实的情况,他都能够想象得到无数的暗杀者,就为了刺杀主公。
袁斌当听到还会有人来暗杀自己,也挺害怕,嘴巴还是特别硬:“哼,先积累实力,等我什么都不怕了,早晚要把所有人抓起来去识字!” “对,咱们慢慢来不着急!主公你放心,今天这话出您口,入我耳,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道。
” 王彘非常认真地说道,同时也提醒自己,主公千万别飘呀。
袁斌和王彘一顿密谋,要想真的培养人,不如买一批人,然后再读书识字进行培养。
扫盲的事情幸亏不被楼管家等人知道,要不然肯定会出大事。
楼管家最近正在修理果树,今年这些果树都不需要结果,休养一年,好好的长一长。
明年再落一点点果。
到后年就能够挂满树枝了, 种果树就是一个精心护理的过程。
而且按照
想想都觉得生气,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些人不就是仗着自己识字。
要是底层的老百姓拥有着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还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人才呢。
自己没本事,并没有关系。
自己可是受过教育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得不说,真的是非常不错的教育措施。
为什么有一些读书人非常的傲慢? 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文字,掌握了知识,甚至是垄断了知识传播。
垄断知识,不让下层百姓们有觉醒的意识,更是不想有人才出现。
出生于平民百姓家,绝语伦比的聪明,才能够弥补到家世的短缺。
而绝等聪明的人出现的概率,简直称为渺小。
就是这种环境也就造成了非常多的普通老百姓看到个读书人都诚惶诚恐。
因为普通的老百姓们知道,这些读书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掌握自己家生死的官员。
尽量的能不得罪就不得罪,以免读书人当了官被记恨。
‘扫盲行动’势在必行,虽说是形势所迫,袁斌觉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当人人如龙凤时,想不发展都难呀! 不过就算是扫盲行动,也是需要有夫子,希望能够有个不计较,且心怀大志之人。
“到底哪里能捡漏呢?人到底去哪里了呢?” 袁斌郁闷,确实让他考虑的十分不周到,可能还是真的需要买人。
袁斌也想出去游玩,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宅的人。
有飞机和高铁的时候,还要做到详细的规划,也很难出去玩一趟。
更别提现在交通不便,为什么要去找寻商路,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
根本没有手机地图,甚至东南西北都要靠老手辨认。
商队从南走到北,这一出去可能就是大半年的时间,那真是历尽千难万险,小命都随时随地不保。
袁斌一切以安全为准,也不想旅游,平时去趟县城,坐在马车上,都觉得十分的晃荡。
所以他拒绝各种远行,又不是没见过江南的风景,他要是想炫耀,可有的是炫耀的事情。
整个宅院中,袁斌是最大的主人,所有人都依着他的命令做事情。
最近院子里,丫鬟们干劲十足,特别有眼力劲儿,热火朝天的干活。
倒是把院子里的一些小侍从给比下去。
‘红袖管事提拔了书香做管事,以后书香就是院子中的管事,管所有的小丫鬟,以及院子内的账房。
’ 小丫鬟们看到了奋斗的目标,她们也想成为大管事,不仅能够管人,月俸高高的,重要的是出去之后让人高看一眼。
无论为了哪一条利益,小丫鬟们都非常的有冲劲。
不过要想成为管事,可不仅仅是被提拔干活好,更是要读书识字会算账,更是要会管家。
聪明的小丫鬟已经开始攒银子,准备花钱,求得一个学习机会。
袁斌不知道很多小丫鬟的内心,他就知道院子里的地被扫的是太干净。
红袖管家管的严,书香也不例外,所以对院子里的仆人管理的非常的到位。
见到主公出来没有人上赶着打扰,而是行礼,不打扰。
袁斌走到库房,就看见王彘又在核对账,小算盘打的是啪啪作响。
王彘现在是实习的小管家,因为备受主公的‘器重’,在院子里大小也是个人物。
“王彘,你不用三天一检查库房,这些东西放在这里又丢不了。
” 袁斌是真找不着其他人,只能过来骚扰一下王彘。
“拜见主公,主公交给我的事,我一定要认真,将库房管理好,进出明细准确,不能出现一分一厘的差错。
” 王彘拍着胸膛,他已经读书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知道主公对他的恩情大如天。
如果没有主公,他可能不知道会不会就饿死在某个夜晚,也就没有机会读书,见识世面,甚至现在已经挣银子。
而且主公就是很大方,王彘现在有吃有喝,每个季度还有新衣可以穿,吃喝不愁,生存没有压力。
王彘现在唯一的喜好就是攒钱,娶个好婆娘,再给他家老王家生个娃,传宗接代。
以后生的孩子也要好好的为主公干活!王家以后就是主公最忠诚的奴仆。
袁斌看着王彘这段时间吃好喝好,个子也开始长高,而显得格外大的脑袋。
“王彘,我问你一件事情,你就实话实说。
”袁斌想了想,想问问王彘读书的感受。
“主公您问,我一定实话实说。
”王彘非常认真的回答,并且去把门关上,环顾一周,看到四下里无人才安心。
“你喜欢识字吗?”袁斌认真的询问。
“当然了,主公,对于识字,我一直保有感恩之心。
” “我曾经帮原来的地主放牛,看过主家的公子读书,读书的声音一直真好听。
” “但是我不敢偷学,偷学的话被发现是要打断腿的,读书真好!” “主公,我现在识字了,我希望以后自己可以看书。
虽然我喜欢攒钱,但是买书的话我愿意出钱。
” 王彘是一个非常抠门的人,此时能说出来用钱买书,这句话可想而知输在他心中的位置。
因为受过穷,知道没钱的滋味,王彘在报复性的攒钱。
“我现在有个想法,但是我不敢说,我害怕成为全天下攻击的对象。
” 袁斌好发愁,他敢确定王彘效忠的是自己。
而楼管家等人听话归听话,能干归能干,袁斌却总觉得隔了一层。
只有他亲自救助过的王彘,不管以后如何,此时此刻他是全心全意的效忠于自己。
王彘立刻绷住了脸,紧绷的小脸上写满了坚强,信誓旦旦的说:“主公,您有话就说,我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
我要告诉别人,我就毒哑了自己!” “不用发毒誓,王彘,我相信你!” 袁斌吓了一跳,因为害怕王彘真的会用毒药。
“我是想找准时机,找到合适的人,到时候全面扫盲,让所有的人都懂得简单的字。
其实在正常的生活中,使用的文字差不多也就两千字,甚至学会了八百字,就够应付日常生活。
每天学十个字,就用八十天,让所有人都学会识字。
只需要每天晚上学习,都不会耽误干活,至少学会自己的姓名,会看普通的合约……” 袁斌一边说话,一边比划,诉说着他特别理想的‘扫盲’行动。
在他的叙述下,男女老少不分人,都要参加这次的扫盲行动。
筛选出聪明的人,针对性培养。
这绝对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王彘听着听着都长大了嘴巴,难以置信,甚至是觉得荒谬。
这个扫盲行动听着很荒诞,但是对老百姓的好处,当然是受益无穷。
王彘别看人小,也知道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对于天下的读书人来说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男女老少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共同扫盲。
读书人当知道在最底层的老百姓竟然有读书的特权,主公还想不想活了? 作为世家出身的主公,这不就是在拆自己家族的台吗? 世家门阀之所以把控着朝廷,就是垄断了知识。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印刷技术的不完善,书籍极其罕见,所以经典作品只能通过门户传播。
‘主公知道他在说什么吗?他这是要成为所有世家门阀的攻击对象!’ ‘就算是出生于顶级世家,也不可能忍受吧,甚至袁家可能自己就亲自动手。
’ 王彘咽了咽口水,试着幻想一下主公所说的未来,那将是一个人人如龙的情况吧。
‘主公是想改天换地吗?’王彘内心中只有这一个想法,他害怕自己一不小心会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
但是内心当中却有一些窃喜,如果主公真的干成了这件事情,那自己以后的子孙是不是就有机会…… 以后的子孙后代都将有读书的机会,会不会当官?有能耐肯定能当官。
在这个人均年龄30多岁的古代,十几岁的人,就已经考虑的遥远了。
“主公,这件事还是先不要提了。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属下支持您。
但是这事说出来简单做起来难呀…甚至你找不到读书人来教人……” 王彘不得不停下内心的躁动,诉说起真实的情况,他都能够想象得到无数的暗杀者,就为了刺杀主公。
袁斌当听到还会有人来暗杀自己,也挺害怕,嘴巴还是特别硬:“哼,先积累实力,等我什么都不怕了,早晚要把所有人抓起来去识字!” “对,咱们慢慢来不着急!主公你放心,今天这话出您口,入我耳,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道。
” 王彘非常认真地说道,同时也提醒自己,主公千万别飘呀。
袁斌和王彘一顿密谋,要想真的培养人,不如买一批人,然后再读书识字进行培养。
扫盲的事情幸亏不被楼管家等人知道,要不然肯定会出大事。
楼管家最近正在修理果树,今年这些果树都不需要结果,休养一年,好好的长一长。
明年再落一点点果。
到后年就能够挂满树枝了, 种果树就是一个精心护理的过程。
而且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