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小
中
大
◎滤镜◎
于戡说他不会弹编导点的这个,他没再征求谭幼瑾的意见,开始弹亨德尔的一首曲子。
谭幼瑾很熟悉这旋律,只是第一次听吉他版的。
谭幼瑾低头喝杯子里的酒。
她本来是没打算喝的,但是一曲都没弹完,杯里的酒已经空了。
她也没再倒,就这么看着空的玻璃杯。
手指轻叩着玻璃杯,发出有节奏的清响,只有她一个人听得到。
传到其他人耳朵里,被吉他声盖过去了。
她几乎想要问于戡,就是这么为她澄清的么?那个他口中需要澄清的留言几乎已经消失了。
他现在新造出来的这一个才真给她带来了压力。
倒不是怕舆论,这种和她职业无关的舆论即使有负面,对她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真正困扰她的是,她不知道于戡是真是假,但她好像可能也许有点儿当真了。
谭幼瑾低头看向桌下,她自己的腿几乎是贴着椅子,但于戡的腿要舒展多了。
有时桌下比桌上更能说明两个人的关系。
在于戡还没毕业,她还是他广义上的老师时,她曾经跟他说过,要拍一桌人的暗流涌动,镜头不光要从台上扫,还要看看桌子下面,演员可不是脸上有戏就得了。
相比现在,谭幼瑾更喜欢他们私下的相处。
现在她总是怀疑于戡在演,对镜头他可能比她更敏感。
唯一一次,她在镜头前完全相信他,是他因为谈及他拍的片子,耳朵发红,一句话都说不出。
她不喜欢这种感觉,自己的情绪被另一人推着走,猜他真心还是假意。
谭幼瑾有一个熟人曾为她在年轻时候没能恋爱感到遗憾,因为没能体会到那种丰富复杂的情绪实在可惜。
这情绪一样一样拆开看,谭幼瑾发现,所有的她都体会过。
她只为自己的母亲有过那样的情绪波动,在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大多数快乐都源自母亲的夸奖,而母亲一旦夸奖她的学生,马上就能激起她的嫉妒心和好胜心,而后她又为自己的嫉妒羞耻,她一直都知道嫉妒是不好的。
她猜测母亲的心情,猜她是不是对自己满意。
等她大了些,开始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母亲,可听到
谭幼瑾很熟悉这旋律,只是第一次听吉他版的。
谭幼瑾低头喝杯子里的酒。
她本来是没打算喝的,但是一曲都没弹完,杯里的酒已经空了。
她也没再倒,就这么看着空的玻璃杯。
手指轻叩着玻璃杯,发出有节奏的清响,只有她一个人听得到。
传到其他人耳朵里,被吉他声盖过去了。
她几乎想要问于戡,就是这么为她澄清的么?那个他口中需要澄清的留言几乎已经消失了。
他现在新造出来的这一个才真给她带来了压力。
倒不是怕舆论,这种和她职业无关的舆论即使有负面,对她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真正困扰她的是,她不知道于戡是真是假,但她好像可能也许有点儿当真了。
谭幼瑾低头看向桌下,她自己的腿几乎是贴着椅子,但于戡的腿要舒展多了。
有时桌下比桌上更能说明两个人的关系。
在于戡还没毕业,她还是他广义上的老师时,她曾经跟他说过,要拍一桌人的暗流涌动,镜头不光要从台上扫,还要看看桌子下面,演员可不是脸上有戏就得了。
相比现在,谭幼瑾更喜欢他们私下的相处。
现在她总是怀疑于戡在演,对镜头他可能比她更敏感。
唯一一次,她在镜头前完全相信他,是他因为谈及他拍的片子,耳朵发红,一句话都说不出。
她不喜欢这种感觉,自己的情绪被另一人推着走,猜他真心还是假意。
谭幼瑾有一个熟人曾为她在年轻时候没能恋爱感到遗憾,因为没能体会到那种丰富复杂的情绪实在可惜。
这情绪一样一样拆开看,谭幼瑾发现,所有的她都体会过。
她只为自己的母亲有过那样的情绪波动,在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大多数快乐都源自母亲的夸奖,而母亲一旦夸奖她的学生,马上就能激起她的嫉妒心和好胜心,而后她又为自己的嫉妒羞耻,她一直都知道嫉妒是不好的。
她猜测母亲的心情,猜她是不是对自己满意。
等她大了些,开始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母亲,可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