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钱钦从御膳房被拖出来的时候,尚不知道自己要面临的下场,他盯着宁宏儒,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

     御前总管是何等身份,怎么会到御膳房来? 要么是殿前出了事,要么是陛下有所吩咐,不管是哪种,刚才冲进御膳房的那几个侍卫,足够说明来者不善。

     钱钦:“宁总管,您,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宁宏儒笑了笑:“陛下有命,咱家自是要过来的。

    ” 钱钦心里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笑意都快撑不住了:“奴婢,您唤奴婢过去就是了,这,这……”他扫向左右押着他的粗实侍卫,眼睛滴溜溜地转。

     “押着他。

    ”宁宏儒道,“让御膳房其他人都出来。

    ” 很快,在御膳房前面的空地,就站满了太监宫女,脸上都带着不安。

     乾明殿前发生的事情还没传到御膳房,可是这位宁总管的出现,却让他们感觉到敬畏。

     宁宏儒拍了拍手,几个侍卫就把肥肠满肚的钱钦拖了过来,他的两条胳膊都被牢牢捆在了身后,嘴巴不知被什么东西固定,被迫张开了嘴。

     好一副狼狈的模样。

     宁宏儒的手里把玩着一把小刀,笑吟吟地说道:“钱钦,人活一世,贵在聪明。

    但太过聪明,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也不好。

    ” 那把小刀擦过钱钦的嘴角。

     “太灵活的舌头,不要也罢。

    ” “唔唔,唔唔——” 钱钦目眦尽裂,想要哀嚎,却只能喷出血沫,如同野兽般嗯嗯嚎叫。

     他长得胖,力气大,暴起的时候,是好几个人压着他,让他无法挣扎。

     一条柔软的肉块躺在雪地上,血淋淋得很,站在空地上围观的宫人里,有好几个人被吓得身体摇晃,脸色煞白。

    宁宏儒看也不看哀嚎的钱钦,漫不经心地擦拭着手里的小刀,擦得那叫光亮后,才收了起来。

     “朱二喜。

    ”宁宏儒将站在前头的一个干瘦太监点了出来,“陛下有旨,接下来,你就是御膳房的总管。

    ” 朱二喜眼里还有惊恐,可听着这话,却又变得激动,连着这脸庞都有些扭曲起来,立刻跪下叩头。

     “奴婢接旨,奴婢接旨。

    ” 往常宫中消息,想要传到北房,不知要过多久。

    可是这一回,却是第二天就得了信。

     是御膳房派人来报信,说是惊蛰不必去了。

     来信时,长寿也在旁听着,好奇追问了几句,却见那小太监满脸苍白,连连摇头,转身就走了。

     长寿皱眉:“定然是出事了。

    ” 他的话刚说完,就看着惊蛰往外走,着急了起来,“你去哪儿?” 惊蛰:“去给德爷爷说一声。

    ” 长寿的眼珠子一转,立刻跟了上去,“我也同你去。

    ” 惊蛰也不拦着,两人一起去见了陈明德。

     彼时陈明德正缩在屋里,手里把玩着一个烟壶,散发着些许异样的气味。

     三顺带着他们俩进去后,就沉默寡言地退到边上。

     陈明德将烟壶放下,沙哑地说道:“你们过来,是要问御膳房的事?” 长寿在边上搭腔:“是了是了,此事突然,又蹊跷,德爷爷,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陈明德:“你们坐下吧。

    ” 待惊蛰和长寿都坐下后,他才不急不慢地开口。

     “刘小主死了,钱钦被拔了舌头,昨夜没熬过去,也死了。

    ” 这寥寥几句一出,登时惊蛰和长寿的脸色都变了,长寿更为明显些,还倒抽了口气。

     惊蛰抿住了唇,想说什么,又吞了回去。

     长寿却是直接,莽撞地问:“德爷爷,难道是陛下……” 陈明德冷冷地笑了起来:“贪什么荣华富贵,在这宫里,就是一睁眼,一闭眼的事。

    一朝得了势,好似上了九天,眨眼就能让人摔得粉碎,再无一点余地。

    ” 森冷的话语,让这原本就寒冷的冬日变得更加凌冽刺痛,好似每一句话都化为撕裂的刀锋,恨不得皮肉都撕扯下来。

     长寿被陈明德的话吓到,懦懦不敢言。

     惊蛰轻声:“多谢德爷爷指点。

    ” 陈明德的声音也跟着轻了下来,带着几分异样:“惊蛰,是你好命。

    按着今日这局面,你要真去了,就再回不来了。

    这几日好好在北房歇着,先不要出去走动了。

    ” 说这话时,陈明德乜了眼长寿。

     长寿的脸胀红,知道陈明德在点他呢。

     这半月轮班,本来是他和荷叶出去提膳,可这天太冷,长寿和荷叶就推三阻四,有时甚至是惊蛰一人去的。

     长寿喃喃:“小的晓得了。

    ” 这厢在说话,间隔不远,明嬷嬷的住处,却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荷叶搀扶着明嬷嬷坐下,又忙去边上箱子里翻找,好不容易寻了一枚硕大的药丸来,转身想要用水化开,却被明嬷嬷一把夺了去,塞进了嘴里拼命咀嚼。

     那噎得眼珠子都要吐出来的样子尤为可怕,但到底是吞了下去。

     荷叶机灵地去寻了茶水,明嬷嬷连着咽了好几杯,药力发作,这才缓了过来。

     眼瞅着明嬷嬷的脸色总算恢复了些血色,荷叶带着哭腔说道:“嬷嬷,您可快吓死我,这是怎么了嘛?” 明嬷嬷喘了口气,这才说道:“刘才人死了。

    ” 荷叶愣住,手里端着的茶壶险些握不住。

    刚才明嬷嬷从陈明德屋里回来,脸色就很不对,差点惊厥过去。

     可这个答案…… 刘才人,是明嬷嬷费尽辛苦才搭上的线。

     这位小主,在后宫受宠了好长一段时日,不论吃穿用度,还是帝王的宠爱,都是其他妃嫔不能及。

     这样的例子,从前也不是没有。

     在景元帝登基的这几年里,后宫时常会冒出几个拔尖的,可是红火了几个月不到,又换了一个,次数多了,就跟养蛊似的。

     瞅着那些刚红火起来的,也少有人立刻往上凑,只在暗地里观察一段时日,免得押错了宝,反遭了难。

     刘才人是持续最长的那个,也无怪乎她自视甚高。

    也因着这时间之长,逐渐的,也让她手中笼络了不少人。

     ……说不准这位,就是最终能抓住陛下的那人呢? 明嬷嬷也是其中之一。

     她虽被称之为嬷嬷,今年还不到四十,从三年前到北房来后,就一门心思想着要出去。

     她可和陈明德那条老狗不同,那份上进还没被消磨光。

     她认的一个干女儿,正巧在刘才人的宫里做事,虽只是二等宫女,近不了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