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

关灯
她现在没有多余的钱。

     还是等发工资吧。

     - 银行。

     “你办好了?”许八雪惊讶的看着许九同。

     这小子第一次来银行办事,就办好了? 她追问,“资料交上去了?这边的工作人员没说什么?” 许九同眼睛放光,“没有,我来之后又检查了三遍,之后还问过贷款需要什么,都一一比对过的。

    ” 他的语气很激动。

     “我是排着队的,等到了我这,我到窗口去,把资料一交,他们就受理了。

    ” 这可是许九同第一次办这么大的事! 他办成了! 等拿到回执单出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到现在,许九同这激动的情绪也没降下来。

     许八雪笑着打量他,“看不出来啊许九同,你还挺厉害的啊,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许九同笑容止都止不住。

     他以前也不知道自己敢单独来银行办事啊! 许九同现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就算这次真的还是没有考上大学,他也不怕了,他已经敢出来工作了。

     “没吃吧,给你带了饭。

    ”许八雪带的两份饭是一模一样的菜,他们在附近找了个休息的长椅,坐着吃的。

     回执单许九同给了许八雪。

     许八雪找了个店复印了一份,让许九同把复印件带回去了。

     下午,许九同回售楼处。

     许八雪则是带着相机出门了,好不空易有个假期,她决定出来拍拍街景。

     之前一直在工作,上班忙,下班也忙,都没有歇过。

     现在是时候放松一下了。

     拍拍街景,拍拍等红绿灯的自行车,许八雪还准备去火车站那转转,现在拍下来,等三十年后看,那就是有故事有年代感的火车站了。

     多好。

     许八雪还想拍拍绿皮火车。

     她没买票。

     她拿着相机跟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沟通了,“我是电视台的,过来采景的,想拍两张火车站的照片。

    ” 许八雪还拿出了自己在电视台的工作证。

     “您拍,尽管拍,记得拍好看一点。

    ”工作人员还带许八雪进去,“这会火车没来,您在这里等一下。

    ” 许八雪站在站台边上,对着远处的铁轨拍了一张。

     拍着拍着她感觉不对劲了,等会,铁轨上是不是有个人啊。

     太远了,看不清杨。

     许八雪赶紧找了工作人中,“同志,同志,你看那边铁轨上躺着的,是不是一个人啊。

    ” 她把工作人员拉过来,指着远处铁轨。

     工作人员吓了一跳,还真有个东西在那! 火车还有十分钟就进站了。

     工作人员赶紧拉响了警报。

     许八雪没走。

     五分钟后,火车站的值班民警背着卧在铁轨上的女人出来了。

     是个女人。

     头发跟衣服上都沾了血。

     “是活的,火车没压她。

    ”值班民警这会心里还后怕呢。

     铁轨上躺着个人,要是火车真来了,那他都不敢想会怎么样。

     “先送去抢救。

    ” 许八雪拍了值班民警救人的画面。

     还拍了他们救人送医的场景。

     这又是一个新闻。

     女子卧轨被民警救起。

     许八雪没想到放假还能捞个新闻。

     她跟着去了医院。

     这次她不是去采访的,她就是确认一下伤者的情况。

     毕竟是她发现的。

     她希望伤者能救回来。

     急救室外,医生出来了,他在穿着服制的民警跟许八雪的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走到许八雪面前:“你是病人的家属吗?” “不是。

    ”许八雪道,“我是热心市民,我先发现的。

    ” 医生皱眉道,“那病人家属呢?” 病人的情部有些复杂。

     许八雪问民警:“病人身上有钱包吗,里头有没有身份证之类的东西?”要是有的话,就能查清楚…… 噢,不,不一定。

     现在电脑并不普及,就算是公安局,也没有全国联网,查一个人的身份还是很难的。

     民警看向医生,“病人的随身物品在哪?” 他们没有动过伤者的东西。

     医生沉着脸回了急诊室。

     过了一会,他出来了,他递给民警一个沾着许些血迹的钱包。

     许八雪望着医生,“医生,你不用进去急救的?” 怎么还悠哉悠哉的送钱包出来。

     医生说,“病人有两个出血点,现在都止住了。

    ”现在最麻烦的就是,是个孕妇。

     有些药不能用。

     他需要跟病人家属同量后续的治疗问题。

     为了孕妇自身的情况,这孩子最好不要。

     这些只能跟病人的家属说,像眼前两位,医生看了眼民警跟许八雪,一位民警,一位热心市民,显然不必多说的。

     民警接过身份证,上面写着伤患的名字:白益美。

     有出生日期。

     三十五? 他有些疑惑,这位伤者看着不像是三十五,若主是二十五岁,更让人信服一些。

     难道是身份证弄错了? 会不会是假证? 民警把一代身份证给许八雪看了一遍,又让医生看,“这上面的人年纪跟伤者不符吧。

    ” 钱包会不会是偷来的? 医生说:“从骨相看,是同一个人。

    ” 民警这才放心。

     一代身份证把人照得黑乎乎的,可即便是这样,这个叫白益美的照片也能看出来是个好看的。

     “尽快通知病人家属。

    ”医生说。

     民警道,“我们回去会查的。

    ”查户籍,看火车站买票的登记情况。

     剩下就没许八雪什么事了。

     “那两位忙,我先走了。

    ”许八雪出了医院。

     大街上自行车来来往往,看来是到下班的点了,五点多,时间过得真快。

     在医院呆这么一会,两小时就过去了。

     许八雪骑上自行车,跟着人流,到岔路分开,慢慢的回到了车厂的家属楼。

     她锁上自行车上了楼。

     刚到家。

     厨房里杨凤玉的声音传了出来,“是八雪吧。

    ” “是我。

    ”许八雪应道。

     杨凤玉从厨房系着围裙,一脸喜气的从厨房走了出来,她告诉许八雪,“你说的那事,办成了!” “厂里回收的自行车?” “对!” 杨凤玉往外头看了眼,走过去把大门关上,这才过来跟许八雪说,“我看啊,那自行车还有七成新的呢。

    ”坏了一点就说不要了,多可惜啊。

     “打借条了?”许八雪问。

     “没有!”杨凤玉脸喜意更湛,“领导不用打借条,让老许去修,要是卖出去了,给一半的钱。

    ”剩下的一半给公司。

     连本钱都不用呢! 多好啊。

     许八雪:“真的假的?” 这么大便宜,单位让员工白占? 不可能吧。

     “那还有假!”杨凤玉脸上透着笑,“你啊,就是年轻,不懂这些,我不跟你说了。

    ” 小孩子家家的,说了也不懂。

     杨凤玉哼着电视剧里的歌,去了厨房。

     许八雪走到厨房门口,“妈,黄主任答应的?” “哪能啊!他哪有那本事!”杨凤玉说,“厂长说的!” 这可是厂里最大的官了。

     “厂长跟咱家有交情吗?”许八雪问。

     没交情为什么把这么大的利润让出来。

     旧自行车,还七成新的,分一半利润给她爸? “这交情肯定是有的,大伙一个厂子,二十多年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哪能没丁点交情哟。

     杨凤玉又说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爱钻牛角尖呢,见不得好事落咱身上?” “就是这事不对。

    ”许八雪说,“这样,你让爸跟厂长说,签个合同,白纸黑字……” 所有单位办事都是只认合同的。

     “人家是大厂长,还能骗咱们不成?”杨凤玉不想听许八雪说的那些刹风景的话,“去去去,别打扰我做饭。

    ” 晚上。

     许建来回来,吃过晚饭,杨凤玉洗完达去楼上麻阿姨家了,屋里就剩许建来跟许八雪了。

     许九同还没回来。

     “爸,妈说事成了,不用出钱,是真的吗?”许八雪问。

     “是真的!”许建来脸上透着喜意,“他们让我责任修理,我今天修了一天了。

    ”手上的活就没停过。

     许八雪听着觉得不对,“爸,你不是调到山地车生产车间了吗?”怎么现在又换了? 纯修理车? 这修车卖车当成主业了? 这可是二手车。

     许建来丝毫没有察觉不对,“是啊,现在我带徒弟负责修理,等修好了,就找人把这自行车便宜卖出去。

    ” 到时候有钱了,跟徒弟们分一分。

     算是补贴了。

     许八雪拿了两份手写的合同给许建来,“爸,你看看。

    ”这是她刚才写好的,“你明天拿到单位去,谁把这个业务给你的,你就找谁签字。

    ” 合同上写得清楚,委托许建来处理废旧车辆等相关事宜。

     许建来接过合同看了起来。

     合同上的几条都写得很清楚,车厂把废旧自行车交给许建来修理,代销,分许建来四成利润。

     许建来指出合同中的错误,“董厂长说是给一半的。

    ” 他们修车也是很辛苦的。

     这赚的钱也是辛苦钱。

     有的旧自行车,还要重新上油修链条,洗刷,上漆…… 麻烦得很。

     许八雪回屋拿了纸,刷刷的又写了二份,这次两份合同上都写着一半利润了。

     她给了许建来,“爸,记着,一定要签字。

    要不然,你这就是盗窃厂里财产。

    ” 许建来被盗窃两个字吓了一跳。

     “好!明天就去签!” 许八雪看吓住许建来了,心里稍稍安稳了些。

     她深信一点,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

     厂里让许建来打欠条,半卖半送,那都比这强。

     杨凤玉跟楼上的聊完天,心情畅快的回家了,“九同呢,还没回来?” “去澡堂洗澡去了。

    ” 许建来记着许八雪的话,合同的事没跟杨凤玉说,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厂长办公室。

     等厂长来上班,他就把合同交给厂长了。

     两份不一样的合同,四张纸,他全带来了。

     “厂长,昨天您说让我修理旧车,代销的事还作数吧。

    ”许建来紧张的问厂长。

     厂长五十多岁,人很精神,就是头发有一半白的,听说是家里遗传的。

     厂长笑:“当然作数了,怎么,你还不信?” 许建来心里一定,在后拿出了女儿说的那个四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