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1

关灯
十分钟后。

     杨凤玉跟麻阿姨站在许八雪的新房里,被屋里的装修家具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屋子装得太好了,跟南山小区的样板房一样。

     “你买的?”杨凤玉到这会都有些不敢信,八雪不声不吭就把房买了? 还装得这么好,费了不少钱吧。

     “对。

    ”许八雪既然把她们带过来了,就没打算瞒着。

     家里都买房了,一百多平的大房子,难道还惦记她这个小房子? 杨凤玉摸摸家具,看看厨房,还去了卧室。

     电视上播的席梦思的床垫就在许八雪家的床上放着,这不便宜吧! 杨凤玉用手摸着,眼里羡慕得不得了。

     到后来,杨凤玉不想走了,想住下。

     许八雪:“也行,那你把二期那房子的钥匙给我,这边的钥匙我给你,咱们换房子住。

    ”临了,又补了一句,“到时候去产局把房产证也给换一换。

    ” 杨凤玉一愣。

     这住一住还要把她的新房舍出去,这是什么道理。

     “那怎么行。

    ” 这装修再好,面积也只有原来房子的一半。

     许八雪也懒得跟她妈争辩,“要是你想住这,等房产局上班我们就把两边房子的证换一换。

    ”又说,“过几天我就要上班了,台里事情多,我想清净,肯定不会跟人合住的。

    ” 包括她亲妈在内。

     杨凤玉觉得许八雪忒不孝顺了。

     怎么读了书,还不如那些不读书听话呢。

     不管杨凤玉怎么甩脸,暗示,许八雪就当看不见。

     杨凤玉走时,憋了一肚子气。

     还跟麻阿姨说呢,“你瞧瞧我家八雪,越长大越小气,过年一点东西都不往家里提,这新屋子也不让住。

    ” 麻阿姨道:“八雪这不是买房了吗,手里紧巴,你就别为难孩子了。

    ” 这买了房子又装修了,哪还挤得出闲钱。

     “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大过年的,她也不想听杨凤玉那一堆的抱怨话。

     - 初五。

     《十八岁》在经济台的晚间档播出。

     连播两集。

     七点半转播的《天气预报》播完,几个广告之后,就是《十八岁》,大概是七点四十的样子。

     这个剧是经济□□播的,朱台长没卖给其他台一起播。

     过完年之后事,朱台长就要到南城卫视工作了。

     还是台长。

     许八雪看了《十八岁》的首播,两集看完了,剧情紧凑,尤其是电视里的画面,拍得特别好,把校园的那种青春气息拍出来了。

     里面的学生都是电影学院的,俊男美女,很是养眼。

     - 初六,正式上班。

     机关单位都上班了。

     许八雪趁着这个机会把《格格》送审了,留了姓名、工作单位跟联系方式。

     从广电局回来后,已经快中午了。

     碰到庞郁庞主任了。

     这位是电影学院的主任,也是《十八岁》这部戏的主演。

     因为《十八岁》要播了,他年都不过了,从首都跑到了南城。

     因为戏要播,庞郁这几天都没睡好,就惦记着收视率。

     许八雪劝他:“国内这样的剧很少,您就放心吧。

    ”国内好剧不少,但是像《十八岁》这样写青春校园的很少,就算是前几集没有水花,凭中间的剧情,后面的收视率也会慢慢起来的。

     “就是没拍过这种类型我才担心,你说,大家会喜欢吗?” 庞郁忧心了好几天。

     终于在第三天,收视率出来了。

     第一、二集,收视率就破10%了。

     之后,收视率一直上升。

     - “你看了《十八岁》吗,就是经济台放的那个电视剧,讲学校的事。

    ” “好看吗?” “特别好看!里面的秋歌(女二)长得真漂亮,我们班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学生呢!” “《十八岁》你看你第几集了?” “我就看了四集,后来上学,我妈晚上不让我看。

    ”太可惜了。

     不知道经济台会不会重播。

     随着学生开学,讨论这个剧的人越来越多。

     里面学生穿的校服,用的东西,在校园慢慢流行起来。

    连里面女同学扎的辫子,也成了最当下女生们进了喜欢的。

     学校小卖部。

     “老板,你这里还有蝴蝶结吗?” “卖完了,家里人去进货了。

    ”老板纳闷了,这蝴蝶结怎么卖得这么好,以前这东西不到过年都没人买。

    于是问学生,“这年都过完了,你们买这东西干什么?” “现在女同学都戴这个。

    ” “老板,你是不是没看过《十八岁》这个剧啊。

    ” “哪个台播的?” “经济台,南城经济台。

    ” “回头我就看。

    ”老板头脑好,心里想着好好琢磨琢磨这个剧,看看剧里还有什么好卖的东西,到时候多进一点货。

     许八雪上班的时候,看到电视台里好多年轻的女同中头上绑着发带,长长的发带,打了一个小蝴蝶结,下面的带子长长的,跟头发一起。

     颜色鲜亮。

     “许导早。

    ” “早。

    ” 许八雪刚到办公室没一会,就被朱台长叫过去了。

     电视剧《格格》送审的事朱台长已经知道了。

     这次是有另外的事。

     朱台长是准备元宵晚会之后去新电视台,现在找许八雪过来,是在商量去新电视台的事。

     去新电视台的人选问题,还有职位问题。

     朱台长这次过去还是想把自己的班底都带过去。

     虽然说小许更中意拍电视剧,但是新电视台初期,朱台长还是想让许八雪一起过去,把控一下节目。

     卫视台是面向全国观众的,朱台长希望能做出名堂,让全国观众都能记住南城卫视。

     “《超级星期五》肯定还是留在经济台的,《名牌争夺战》这个可以考虑移到卫视台。

    ” “台长,这个看您安排。

    ”许八雪想了想,说道:“我是这样想的,要是《名牌争夺战》第二季在卫视台播出,我们可以先把第一季播一播,看看效果。

    ” 她接着道,“第一季播完,观众喜爱,第二季也可以面全国招商。

    ” 许八雪脑子转得很快,“要是经费足,或许我们在全国各地拍。

    ” 不像第一季,只能省内或者去首都的途中。

     听到招商,朱台长精神一震。

     这方案可行。

     《名牌争夺战》第二季只能元宵之后再定,现在原《名牌争夺战》的人都去《元宵晚会》节目了,这会离元宵不到十天了,节目组那边正在争分夺秒的排演呢。

     “《选秀》节目,下半年你把时间抽出来,咱们好好开个会,研究研究。

    ”朱台长正式把《选秀》节目提上日程了。

     “好。

    ” 许八雪虽然这会对拍剧,但是《选秀》这个节目是她提的,心里有是些舍不得的。

     - 之后几天,许八雪一边等《格格》的审核结果,一边写《名牌争夺战》第二季跟《选秀》的策划方案。

     初十,周日。

     许八雪休了一天,当天带着陈晨去她大哥许华的装修公司。

     陈晨跟男朋友想要装修新房,结婚用,两人一起过来的。

     许华在公司。

     陈晨跟许八雪是大学同学,许华认得。

     装修的事很快就谈好了,许华安排了一个设计师,姓曾,二十八岁,中等个,但是打扮新潮。

     安排好后,现在就是陈晨两人带着曾设计师去她男朋友家,看看户型,按户型来设计。

     陈晨还热情的邀请许八雪一起过去,参考一下。

     这边许华把许八雪叫住了,“你们去吧,回头再让八雪过去看看,我家这边有点事。

    ” 陈晨这才走。

     许八雪跟许华去了办公室。

     “哥,怎么了?” “妈说让我把她的新房子装得跟你的一样。

    ”许八雪有房这事许华是知道的,他跟南山小区的何经理走得近,之前他还跟着售楼部那边学习过,后来成立公司招了人后,跟何经理也签了装修的合同。

     所以,许八雪有房子的事他是知道的。

     许华头疼得很:“这过年装修队的人手本来就不够。

    ” 许八雪朋友陈晨这边付工钱,帮个忙,插个队,也没什么。

     可他亲妈那边,不仅免费,材料家具还得他贴钱,公司正是扩大的时候,资金本来就紧,他还说年后再招人的。

     许八雪道:“你这装修公司本来也是跟人合资的,你就跟妈说,现在钱都花在公司了,一分钱没有,没法装。

    ” 许华:“本来就是。

    ” 打广告,买材料,工人的工资,这些都要花钱。

     不过,“妈不会听的。

    ” 许华有个主意:“要不这样,等下半年,妈还是要装修,这装修钱,咱们俩摊一摊。

    你放心,我出大头,你出小头。

    ” “今年不行,”许八雪不是舍不得钱,“我这几年想赚点钱,以后在首都买套房子。

    ” 这几年她都会很节省。

     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许华大吃一惊,“那边的房价可不便宜。

    ”国家日报上有销售房产的在上面打广告,几千块钱一平呢。

     比南城可贵多了。

     许八雪道:“哥,那你好好干,多攒点钱,到时候资助我一下。

    ” 资助这事她只是那么一说。

     现在她就等《格格》审核通过播出,只要播出收视率好,她这边的钱不会太少的。

     或许…… 许华不懂:“为什么非要去首都?” 在南城不是挺好的吗。

     现在有房子了,如果电视台再把八雪调过去,八雪可以跟电视台商量一下,换人过去。

     许八雪随口说道:“大哥,现在买首都的房子能落户口,以后孩子在那上学,本地学生考清北比其他城市的学生轻松很多……”如果不要《格格》的导演费,按照《格格》的播放分一点点红。

     朱台长跟编剧他们同意吗? 可以试一试。

     许八雪定了定神,看大哥还在看她,这次认真说道:“你想想,南城的房价多少,首都的房价多少,要是在首都那边开装修公司,这价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一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同的价。

    ” “但是成本也高。

    ”而且没有熟人。

     许华对去大城市,有一种本能的畏惧,不知道是不是南下的那段工作经历给了他太大的工作阴影。

     临走时,许八雪叮嘱许华,“买房这事你可千万别跟家里人说。

    ” “我知道。

    ” - 二月十九号,阴历十三,离元宵还有两天。

     邓同志去世,举国哀悼。

     经济台原定十五播出的元宵晚会取消了。

     有人痛哭:“只有四个多月了,邓公怎么不等一等?”再等一等,就能看到香江回归了。

     后面的整个月,电视台都没有播娱乐节目。

     连《十八岁》剧集,都是延后播出的。

     - 四月。

     朱台长调走之后,经济台这边调来了一个新台长,姓段,原来是省台的副台长,这次调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