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论坛体番外
关灯
小
中
大
公元2500年,国内论坛。
总有那么几个历史人物虽死犹生,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被人不断提及,以至于衍生出几个高频词汇,随便挂一挂就能蹭热度。
就比如正值暑假的现在,就有一个标题党帖子飘红: 【秦放鹤是穿越的?!】 楼主: 如题,其实我一直都特别怀疑秦放鹤是穿越的,不然你们看史书和各种其他官员同僚的生平传记,明确记载了他一直是理智主战派,长相俊美,但小手段挺狠辣,然后一开始就莫名其妙地对高丽和倭国怀有深刻的仇恨,主张歼灭,然后再就是交趾,多少有点莫名其妙了吧? 1L: 也不算莫名其妙吧,一个国家要扩张的话,肯定会对先从周围的国家下手啊,兔子先吃窝边草嘛。
而且这些国家历史上一直也都不算安分,灭了不正好吗? 楼主: 我还有证据!那个蒸汽机和铁路! 虽然现在看是老古董了,但你们仔细研究当时的历史和科技就会明白,这个蒸汽机和之前的一切技术成果都完全不搭边儿,就是它不是正常循序渐进进化来的,好像就是突然受了什么刺激,画风突变,一下子冒出来这种念头,就实现了质的飞跃。
啊啊啊我该怎么说呢,这笨嘴,就好像中间本该有一段过渡的时期,但是被强行人为折叠了,你们能明白我的感受吗? 3L: 哎呀,同样的话学到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时候就听过了,而且那个蒸汽机也不是他发明的,不是高程吗? 4L: 竟然还有人漏了要点吗?我以为大家都知道哈哈哈,高程跟他亦师亦友,有史料记载,高程就是受了秦放鹤给女儿做的蒸汽玩具的启发,然后成立了工研所。
对了,农研所也是挂在他名下。
5L: “他”“他”“他”,我们老秦已经成了不能直呼其名的“youknowwho”了吗? 6L: 呵,好家伙,我专门上网去看了高程的履历,完全就是科研小狂人啊。
他还曾经试图肉身引雷你敢信?! 7L: 而且我觉得穿越不穿越这种东西并不重要,关键还得看脑子吧,就我这脑子再重来一次也是穷逼社畜…… 8L: 楼上的扎心了啊!管理员!把他撵出去! 9L: 你可真是会往人肺管子上戳呀 10L: 明白了,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是真怕烫…… 11L: 嗯,中文系的人抽空上来哭一哭,就那个柳文韬柳老怎么那么喜欢写赋啊?又长又绕口。
12L: 哎呀,这说到柳老我就不困了,我是历史系的,我们系都称之为苟中前辈,苟中强者。
13L: …… 14L: …… 15L: ……柳老想爬出来打你信不信? 16L: 嘿,你别说,还真别说,这个称呼吧,它怎么就越读越顺口呢? 17L: 不是,有一说一,你们没发现这老爷子看似平平无奇,其实非常微妙嘛,他特别擅长站队呀,简直就跟开挂带了飞黄腾达小雷达一样! 一开始站了董春,咱就是说就入阁了嘛,人生理想就算完成了吧?他还特别能活,是那一批人中最长寿的!几经起落,然后就苟到了,结果后来然后他又站了秦放鹤,然后……继续苟。
18L: 社畜表示,但凡我有这么能苟,也不至于到现在还评不上职称。
19L: 就怎么形容呢,看似好像没啥作用,但是吧,跟润滑油似的,哪儿哪儿都少不了,我称之为最强气氛调节者。
20L: 人家会写赋啊,嘻嘻。
21L: 哭瞎,天晓得我当初为什么要脑抽报考汉语言文学,当年上初中、高中的时候翻到柳老写的赋,一开始读得那个美啊,真是满口生香,就觉得这人咋这么会写? 结果一看后面那个“背诵全文”就两眼一黑,谁知道我都tmd上到大学了、研究生了,怎么还没办法摆脱阴影! 当年觉得那就够受的了,如今看来真是够够的了,你怎么那么能写啊!!几个同僚的作品数量加起来都不如您一个多啊! 22L: 而且那位老爷子写赋特别华美,通篇那种富丽堂皇的形容词,看似说了一堆,可转过头来细细一琢磨,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23L: 说到这儿,我就不得不提一句秦老,这是真的,自己人从来不给学生增加负担。
24L: 加一 25L: 你就找吧,想找出几首像模像样的诗来都难。
26L: ……咳,过分了哈,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27L: 历史系弱弱地冒出来倒一倒苦水,但这完全改变不了他魔鬼的本质,就哪儿哪儿的考点都有他……但是有个好处,一般遇到选择题不知道选什么的时候选秦党就是了,命中率特别高【抽烟,深藏功与名】 28L: 出了名的偏科实用主义。
然后养出来的孩子,教出来的学生也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相当之一脉相承,非常执着。
29L: 执着于不作诗不写文章吗? 30L: 所以这就是他们到处写说明书和论文、报告的原因吗? 31L: 哈哈哈哈,说明书笑死。
但是有一说一,老秦晚年专门为贫困底层学子编写的教材,真的,目的性太强了,味儿啊太浓了! 32L: 可不浓嘛,都差点逼得盛和帝改变科举方式……换我是盛和帝我也怕啊,直接教下头的人琢磨考官,这尼玛太惊悚了! 33L: 苍天啊。
终于有人跟我有相同的感受了,天晓得我们看那些文献,怎么会有种看领导报告的即视感!!!就很方啊!穿越千年我来点化你。
34L: 结果发现顽石难点吗?哈哈哈哈 35L: 哈哈哈哈 36L: 哈哈哈哈哈! 37L: 这栋楼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只有楼主一个人受伤的成就达成了。
38L: 不是你们这么多人讨论来讨论去,就没有一个人讨论董芸吗? 39L: 啊,董阁老的闺女吗?那确实也是挺牛逼的,毕竟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女性都很牛的,但是相较之下有些相形见绌了吧。
40L: 什么呀?你们根本就没想到好吧,我觉得她才是真的隐形大佬,就是单从她给董娘起这个小名来看,就抓住了封建父权社会的精髓命名权。
我就这么说吧,但凡她不起这个小名儿,哪怕是大名里带着某董,比如张董、李董、王董啥的,董门上下都不可能像实际那么关心她。
你想啊,张嘴就是张王李赵,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那确实亲近不起来,但是张口闭口董娘董娘,这就是董家的姑娘,那自然而然就亲近了呀。
41L: 论命名权、惯姓权的重要性。
而且有一说一,那么一改的话
总有那么几个历史人物虽死犹生,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被人不断提及,以至于衍生出几个高频词汇,随便挂一挂就能蹭热度。
就比如正值暑假的现在,就有一个标题党帖子飘红: 【秦放鹤是穿越的?!】 楼主: 如题,其实我一直都特别怀疑秦放鹤是穿越的,不然你们看史书和各种其他官员同僚的生平传记,明确记载了他一直是理智主战派,长相俊美,但小手段挺狠辣,然后一开始就莫名其妙地对高丽和倭国怀有深刻的仇恨,主张歼灭,然后再就是交趾,多少有点莫名其妙了吧? 1L: 也不算莫名其妙吧,一个国家要扩张的话,肯定会对先从周围的国家下手啊,兔子先吃窝边草嘛。
而且这些国家历史上一直也都不算安分,灭了不正好吗? 楼主: 我还有证据!那个蒸汽机和铁路! 虽然现在看是老古董了,但你们仔细研究当时的历史和科技就会明白,这个蒸汽机和之前的一切技术成果都完全不搭边儿,就是它不是正常循序渐进进化来的,好像就是突然受了什么刺激,画风突变,一下子冒出来这种念头,就实现了质的飞跃。
啊啊啊我该怎么说呢,这笨嘴,就好像中间本该有一段过渡的时期,但是被强行人为折叠了,你们能明白我的感受吗? 3L: 哎呀,同样的话学到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时候就听过了,而且那个蒸汽机也不是他发明的,不是高程吗? 4L: 竟然还有人漏了要点吗?我以为大家都知道哈哈哈,高程跟他亦师亦友,有史料记载,高程就是受了秦放鹤给女儿做的蒸汽玩具的启发,然后成立了工研所。
对了,农研所也是挂在他名下。
5L: “他”“他”“他”,我们老秦已经成了不能直呼其名的“youknowwho”了吗? 6L: 呵,好家伙,我专门上网去看了高程的履历,完全就是科研小狂人啊。
他还曾经试图肉身引雷你敢信?! 7L: 而且我觉得穿越不穿越这种东西并不重要,关键还得看脑子吧,就我这脑子再重来一次也是穷逼社畜…… 8L: 楼上的扎心了啊!管理员!把他撵出去! 9L: 你可真是会往人肺管子上戳呀 10L: 明白了,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是真怕烫…… 11L: 嗯,中文系的人抽空上来哭一哭,就那个柳文韬柳老怎么那么喜欢写赋啊?又长又绕口。
12L: 哎呀,这说到柳老我就不困了,我是历史系的,我们系都称之为苟中前辈,苟中强者。
13L: …… 14L: …… 15L: ……柳老想爬出来打你信不信? 16L: 嘿,你别说,还真别说,这个称呼吧,它怎么就越读越顺口呢? 17L: 不是,有一说一,你们没发现这老爷子看似平平无奇,其实非常微妙嘛,他特别擅长站队呀,简直就跟开挂带了飞黄腾达小雷达一样! 一开始站了董春,咱就是说就入阁了嘛,人生理想就算完成了吧?他还特别能活,是那一批人中最长寿的!几经起落,然后就苟到了,结果后来然后他又站了秦放鹤,然后……继续苟。
18L: 社畜表示,但凡我有这么能苟,也不至于到现在还评不上职称。
19L: 就怎么形容呢,看似好像没啥作用,但是吧,跟润滑油似的,哪儿哪儿都少不了,我称之为最强气氛调节者。
20L: 人家会写赋啊,嘻嘻。
21L: 哭瞎,天晓得我当初为什么要脑抽报考汉语言文学,当年上初中、高中的时候翻到柳老写的赋,一开始读得那个美啊,真是满口生香,就觉得这人咋这么会写? 结果一看后面那个“背诵全文”就两眼一黑,谁知道我都tmd上到大学了、研究生了,怎么还没办法摆脱阴影! 当年觉得那就够受的了,如今看来真是够够的了,你怎么那么能写啊!!几个同僚的作品数量加起来都不如您一个多啊! 22L: 而且那位老爷子写赋特别华美,通篇那种富丽堂皇的形容词,看似说了一堆,可转过头来细细一琢磨,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23L: 说到这儿,我就不得不提一句秦老,这是真的,自己人从来不给学生增加负担。
24L: 加一 25L: 你就找吧,想找出几首像模像样的诗来都难。
26L: ……咳,过分了哈,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27L: 历史系弱弱地冒出来倒一倒苦水,但这完全改变不了他魔鬼的本质,就哪儿哪儿的考点都有他……但是有个好处,一般遇到选择题不知道选什么的时候选秦党就是了,命中率特别高【抽烟,深藏功与名】 28L: 出了名的偏科实用主义。
然后养出来的孩子,教出来的学生也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相当之一脉相承,非常执着。
29L: 执着于不作诗不写文章吗? 30L: 所以这就是他们到处写说明书和论文、报告的原因吗? 31L: 哈哈哈哈,说明书笑死。
但是有一说一,老秦晚年专门为贫困底层学子编写的教材,真的,目的性太强了,味儿啊太浓了! 32L: 可不浓嘛,都差点逼得盛和帝改变科举方式……换我是盛和帝我也怕啊,直接教下头的人琢磨考官,这尼玛太惊悚了! 33L: 苍天啊。
终于有人跟我有相同的感受了,天晓得我们看那些文献,怎么会有种看领导报告的即视感!!!就很方啊!穿越千年我来点化你。
34L: 结果发现顽石难点吗?哈哈哈哈 35L: 哈哈哈哈 36L: 哈哈哈哈哈! 37L: 这栋楼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只有楼主一个人受伤的成就达成了。
38L: 不是你们这么多人讨论来讨论去,就没有一个人讨论董芸吗? 39L: 啊,董阁老的闺女吗?那确实也是挺牛逼的,毕竟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女性都很牛的,但是相较之下有些相形见绌了吧。
40L: 什么呀?你们根本就没想到好吧,我觉得她才是真的隐形大佬,就是单从她给董娘起这个小名来看,就抓住了封建父权社会的精髓命名权。
我就这么说吧,但凡她不起这个小名儿,哪怕是大名里带着某董,比如张董、李董、王董啥的,董门上下都不可能像实际那么关心她。
你想啊,张嘴就是张王李赵,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那确实亲近不起来,但是张口闭口董娘董娘,这就是董家的姑娘,那自然而然就亲近了呀。
41L: 论命名权、惯姓权的重要性。
而且有一说一,那么一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