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关灯
徒弟身上。

     “先说来听听。

    ”詹云岩闭了闭眼,手指在椅子扶手上“哒哒哒”地敲打。

     同时暗暗运气,提醒自己要淡定,年纪大了经不住发脾气。

     但说实话,他真怕忍不住,这浑小子气人的事情可不少。

     詹鱼深吸了口气,犹豫再三,他没直接说原因,而是先问了个问题: “师傅,你觉得我喜欢昆曲吗?” 他叫的是师傅,而不是爷爷,这一刻,他是以徒弟的身份在问。

     敲打的手指一顿,詹云岩看向他。

     面前的小孩儿从三岁就开始跟着自己,同龄人玩过家家的时候,他在院子里扎马步;父母在瑞士滑雪,他在雪地里晨练。

     他从来不是徒弟里最努力的,说打五百个飞脚,绝对不会打五百零一个,但也不会偷懒,严格地执行每一项训练。

     “你很有天赋,”詹云岩看着他,神色平静地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甚至都不知道梅兰奖是什么东西。

    ” 虽然詹鱼的嗓子条件不好,因此还割了扁桃体,但他的舞台表现力极好,唱做念打中,占了三项优势,角色演绎非常有灵气。

     如今欠缺的只是经验和技巧,这些都是后天可以补齐的。

     “您在我这个年纪……”詹鱼沉吟了下,说:“好像还没有设置梅兰奖这个奖项吧。

    ” 老爷子七十九岁,梅兰奖的历史也才四十多年。

     詹云岩愣了下,站起身开始找自己的藤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了这是。

    ” 詹鱼连忙拦住他:“错了错了,我保证不跟您抬杠了。

    ” “这还差不多,”詹云岩拂开他的手,没好气道:“你就因为这种喜不喜欢的问题,不肯拜泱南?” 詹鱼沉默片刻,轻声说:“我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传承这两个字太沉重了。

    ” 拜了泱南,就意味着以后会进入戏剧学院,彻底走上戏曲传承的这条路。

     “你不是一直说你喜欢昆曲吗?”詹云岩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詹鱼看着他,神情是少有的正经:“我真的说过吗?” 詹云岩没说话。

     詹鱼就这么看着他,又问了一遍:“我真的说过我喜欢吗?” 詹云岩偏头看向窗外:“百戏之祖,如今也只剩下八百壮士。

    ”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的神色凝重又透出些悲凉。

     从他出生到现在,这个行业的辉煌就只存在于历史,偌大的华夏,十几亿人中只有八百个人在坚守。

     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院子里正在扎马步的小孩儿,一个个还没他腰杆子高。

     “这其中,能坚持下来的有五分之一吗?”詹云岩问詹鱼也问自己。

     他做了很多人的师傅,但却没几个徒弟,说来也是好笑。

     “你是想放弃吗?”詹云岩看向詹鱼。

     詹鱼沉默着没说话。

     “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詹云岩背着手,没什么情绪地说:“你从来没有说过你喜欢昆曲。

    ” 詹鱼抬起头,垂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攥紧。

     “你小的时候说,练得好,妈妈会夸奖,爸爸才喜欢你。

    ”詹云岩笑了下,“没想到詹启梁那样的家伙,还会有人喜欢。

    ” “你要是不想学……”詹云岩沉默片刻,淡声道:“那就算了吧。

    ” 他站在雕花窗边,角几上放了只青花瓷花瓶。

     老人的腰背挺直像是一棵劲松,精神矍铄却也难掩容貌的衰老之态。

     这个时代还在追求中国风装修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就像逐渐被时代抛弃的传统文化,无论曾经多么耀眼如明珠,如今也到了风烛残年。

     詹鱼紧紧抿着唇,半晌才说出话来:“您不怪我?” 从小他被爷爷教导长大,平时他犯错老爷子也顶多是责骂,但只要是涉及到戏曲,就少不得一顿藤条伺候,哪怕只是唱错了一句词。

     他来之前,甚至做好了被藤条抽上三天三夜的准备。

     詹云岩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一瞬间,詹鱼在他身上第一次看到了属于老年人的衰败。

     “如果不是魔怔的着迷和喜欢,又有谁能在这种辛苦,不赚钱,也不被理解和喜欢的行业坚持几十年呢……” 詹云岩拍拍他的肩: “你辛师兄前段时间演出的时候折了腿,真是倒贴钱干活,抽空你去看看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