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故事

关灯
就不想再看见他那张糟心的脸了。

     马车哒哒的往前走,孟昔昭看向一旁的詹不休:“这事我不知情。

    ” 马车很宽大,但詹不休坐在了离孟昔昭最远的位置上,他抬起眼,没什么表情的看着他:“嗯。

    ” 孟昔昭:“……” 要不是他看过书,知道男主角本身就是这种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性格,也不屑于说谎,他肯定会以为,詹不休对他记仇了,这是憋着准备秋后算账呢。

     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孟昔昭默默扭头,看向马车外,顺便在心里回忆更多的剧情。

     突然,詹不休说道:“三日前,我妹妹去鸡鸣寺给爹娘续供长明灯,下阶梯的时候,帷帽被风吹开,她说,有个戴莲花冠的年轻男子,看了她许久。

    ” 大齐女子地位还不错,能上街、能再嫁,有些大胆的,还是百花街的常客,詹茴带帷帽不是保守,而是她长得太漂亮,怕招惹祸事。

     结果躲来躲去,还是没躲过。

     孟昔昭把头转回来,顿了顿,他笑起来:“看来你已经信我了。

    ” 詹不休抬头,看见他笑靥如花、不似作伪,不禁皱了皱眉:“我只信你和今日的事情没有关系。

    ” 那就足够了,毕竟换位思考一下,要是孟昔昭在詹不休的位置上,他绝对不会相信对方说的任何话。

     真不愧是男主角啊,这心胸,这气度,孟昔昭自愧不如。

     孟昔昭脸上的笑容不减,他还高兴的晃了晃脑袋,“无妨,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全信了。

    ” 詹不休疑惑:“你想做什么?” 孟昔昭嘿嘿笑,没有解释。

     把詹不休送到外城的一条巷口,孟昔昭都没下来,只是眯着眼,对他摆了摆手,说了句回见,然后就离开了。

    詹不休望着马车离开的方向,满心满眼都是不解。

     喜怒形于色、爱憎也分明,玩世不恭,又心如明镜,他原以为孟昔昭很好懂,可现在,他又发现,他好像什么都没看懂。

     推开已经风化掉漆的木门,詹茴听见动静,立刻红着眼跑过来。

     “哥哥,你怎么样,他们有没有为难你?” 詹不休关上门,看着妹妹关切的模样,他张了张口,在报喜不报忧和实话实说之间,还是选了后者:“孟昔昭把我从皇城司阉人的手下救了出来,他说不是他干的,他都不知情。

    ” 詹茴想起那个和哥哥差不多年岁的俊俏少年,神色有些复杂,“那哥哥可信他的话?” 詹不休点头,“信。

    ” 说完,他脱掉沾了灰的外衣,拎起一旁的斧头,去后院劈柴了,詹茴看着他的背影,神色更加复杂。

     她的哥哥从小受尽苦楚,七岁就开始照顾她和祖父,信任在他这里,是最为吝啬的东西。

     也不知道,孟昔昭究竟对不对得起她哥哥的信任。

     * 近日,应天府出现了一个新闻。

     一个行首在醉酒后,写出了一首堪称旷古绝作的缅怀词,读之催人泪下,不禁叹息,流传开以后,大家纷纷打探这是哪个行首写的,能写出这样动人心魄的词句,她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打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