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你不给,就别怪我自己取

关灯
邕一死,谁又还记得这位才女蔡琰呢。

     “请问张太守,是代谁的劳,能否告知大名,也好让民女铭记于心,感恩于怀。

    ” “我贤侄林墨,你应该听过他的名字吧?” 在张杨看来,林墨的大名如今比吕布还要响亮呢,全然忘了人家蔡琰可是一直被困在大草原上,哪里知道中原之事,她缓缓摇头,对这个名字很是陌生。

     倒是一旁的司马懿,眸子闪过一抹异彩,主动附和道:“彭城太守、兰陵侯林墨,林允文。

    ” “噢?仲达也听过我那贤侄的名字?” “兰陵侯在中原可算是威名赫赫,谁人不知,闻听此人过慧近妖,素有手腕,是温侯崛起的仰仗所在。

    ”开玩笑,这些大世家对于哪路诸侯会不了解呢,不了解怎么下注? 事实上,各大世家对于吕布的忌惮,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林墨。

     “那是,那是啊。

    奉先若非招了这么个贤婿,确实难有今日成就。

    ” 张杨朗声大笑了起来,与有荣焉,“不过话说回来,你与我那贤侄年岁相当,未来会有机会走在一起,想必会成就双壁之名。

    ” “府君谬赞,在下可不敢当。

    ” 二人的对话让蔡琰心头惊讶、茫然交织。

     一个年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人,已经是一郡太守,拜了兰陵侯,照理说,如此耀眼的人不该对于一个籍籍无名、流落荒原的自己上心才对。

     但,他们的对话里,蔡琰还捕抓到了一个信息,她唯一熟悉的名字,温侯吕布,吕奉先。

     吕布与蔡邕是认识的,在洛阳城里的时候毕竟也算一朝为官,大家都是中央大员。

     可是,彼此间的关系也谈不上熟络,何以会花这么大一笔钱来救她,这个困惑始终萦绕心头。

     “想请问张太守,可知林侯爷为何会不惜重金救回民女。

    ” 蔡琰欠身后,低头道:“失礼了,实在是此恩于民女深如阔海,若他日见了恩公,不解缘由,恐会开罪。

    ” 在大草原上一待就是五年啊,这五年来她整日惶恐不安,作为粗鄙的游牧部落,哪里有什么礼仪可言,这也导致如今蔡琰行为举止都显得很小心翼翼,再无昔日大家闺秀的落落大方了。

     当然,有些东西是刻入了骨子里的,假以时日,总是会恢复过来的。

     “要说他为什么救你,这件事我也不清楚。

    ” 张杨自己也很纳闷的,蔡琰这种身材,上称也不过百斤,哪里能值两万金呢,两万金充作军费都能让大军顶半年了,败家玩意。

     随后他摆了摆手,“无妨,你先用膳吧,休息几日后我会派人护送你前往徐州,到时候你可以当面问他。

    ” 闻言,蔡琰微微颔首,也不敢有什么其他意见,好像已经习惯了服从,即便已经回到了中原,那些笼罩在心底的阴影也不是一时三刻能驱散的。

     更何况,卫仲道已经死了,蔡邕也死了,在这方天地里,她宛若无根的浮萍,不去徐州又能去哪里。

     别的不说,光是林墨这份救她出生活的大恩就得当面跪谢才能表达内心的感激。

     而且,她也确实很想弄清楚,林墨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救她。

     彭城太守、兰陵侯…… …… 安丰郡如今也算是今非昔比了。

     在袁术称帝之后,这里曾经闹过饥荒,最夸张的时候到了百姓易子相食的地步。

     后来,寿春被破,袁术逃到了安丰,不过这家伙也没想着东山再起,成天把城门关起来享受,外面各部势力已经完全失控也不管不顾。

     再加上刘备、曹操和吕布又在这大战一场,这里一度都沦为了废墟。

     不过后面林墨以安丰各级要员的位置为筹码,跟刘晔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就是淮南世家负责重新恢复安丰的秩序,安丰里的各级要员都由淮南士子出任。

     当初做这个协议的时候并不包含太守的位置,所以,太守最后是由陈登出任的。

     但这个太守可不好当啊,试想,除了你自己以外,手下人全部都是另外一个派系的人这怎么能做到政令合一呢? 往往是陈登下一道令,淮南士子做另外一套策,颇有点被架空的味道。

     当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