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这才叫手腕
关灯
小
中
大
黄总把他安排到你的部门,那是因为黄总信任你,你好好培养一下他吧,他最多也就是在你部门十个月。
&rdquo 平时骆三郎就有权力决定一个人的任用和部门调整,但是这外国小伙儿是MIF的培训生,是上海公司总经理黄真亲自把他安排到潘东子部门的,骆三郎也没办法。
&ldquo十个月?三个月都&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他肯定有用,虽然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
话说回来,Kevin,我绝对信任你的能力,我更相信你操作10个左右项目没什么问题。
现在一些新招的有经验的人都安排给了Eric,你知道我为什么安排给Eric吗?&rdquo骆三郎说着说着还转头看了看肖开元。
肖开元笑笑没说话,潘东子也不知道该咋回答,等着骆三郎说。
&ldquoEric毕竟还年轻,经验没你丰富。
过1、2个月后就要升职,这么年轻就当研究总监,他手下没有一群有经验的人帮助他怎么行啊!对吧!Eric。
&rdquo &ldquo是啊!是啊!&rdquo肖开元赶紧应声。
骆三郎真是个老狐狸,当着肖开元的面说肖开元&ldquo嫩&rdquo,但似乎又是在说肖开元少年得志,所以肯定没得罪肖开元。
关键,还抬高了潘东子:有经验、有能力去带领好一个崭新的团队。
&ldquo所以说啊,Kevin,所谓能者多劳,你现在是咱们整个部门的核心人物,就要多努力点儿。
现在如果把一些项目分给Eric,那我想Eric可能会手忙脚乱,哈哈。
反正,Kevin你多努把力,等Eric把手头那个ABAB软件的项目做完,肯定会分担一些你的工作。
&rdquo 骆三郎这几句&ldquo高度赞扬&rdquo又把潘东子胸前那红领巾刮得猎猎招展了。
&ldquo骆总,没事儿,有项目还是先放我这里来吧。
毕竟Eric没什么管理经验。
&rdquo潘东子这情商还是一如既往的低:你潘东子说肖开元&ldquo嫩&rdquo,能和人家骆三郎说一样吗?人家骆三郎说这话是&ldquo关照&rdquo,你潘东子重复这句话就是&ldquo狂妄&rdquo。
&ldquo呵呵,我就知道你肯定没问题!好了,Kevin,你先忙去吧,我还有点事儿要和Eric说一下。
&rdquo 最近已经累得弯腰驼背的潘东子走出去时显然是春风得意。
骆三郎和潘东子的这席话把肖开元听得心惊肉跳:这弥勒佛似的骆三郎,才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骆三郎不但能把手下的优点都运用得淋漓尽致,而且还能把手下的缺点都利用起来。
潘东子显然就是被骆三郎&ldquo上了手段&rdquo。
骆三郎太了解潘东子了,他也太知道用哪几句话让潘东子继续为他奔命了。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还找来了肖开元这个配角为他心甘情愿的配戏。
普通的领导见到有缺点的下属要么疏远要么责骂,可这骆三郎却知道该如何利用。
就从今天这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上,肖开元就明白了为什么骆三郎看起来如此温厚老实,这么多年部门却没出过什么乱子。
这事儿要是换在以前,肖开元应该不会这么想,因为以前的肖开元在心里对骆三郎根本不设防。
&ldquoEric,今天叫你来我要说两点。
第一、中期报告做得非常出色,相信客户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中期报告过关就松了一口气。
第二、从今天起,你要带着你们部门除郭状外的所有员工继续去约访,虽然访问是一个很低端的工作,但是却是我们做研究的基石。
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也知道现在约访的困难,这样,到周五下午,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进展。
&rdquo &ldquo恩,好。
&rdquo &ldquo最后说一句:在未来这一个月里,我肯定不会给你再安排其它的工作,但是,你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啊!呵呵!&rdquo 从骆三郎的办公室里出来以后,肖开元有点纠结:骆三郎可能真的要去自己开公司了,但是,又为什么还让自己继续掌控这个项目呢?骆三郎确实是赏识并信任自己,可为什么却对类似的事儿只字不提? 纠结归纠结,但工作还得继续做。
肖开元又把除了郭状以外所有的人都带到了访问部,开始干活儿了:&ldquo现在看来,对主要竞争对手和军事领域用户进行正常的约访已经很难有效果,我们现在就要发动自己身边的资源联系受访对象。
到周五下午,希望有个好的结果。
&rdquo 肖开元这是真急了,用上了&ldquo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甚至包括美国总统&rdquo这个所谓的&ldquo六圈法则&rdquo。
这个法则应用在职场中,可能也就是个&ldquo四圈法则&rdquo,通过四个人,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该找的人了。
但通常无法运用到四圈,亲近的朋友可以用到两圈或者三圈,普通的朋友或许也只能用到一圈。
这方法是个人就懂,但是却没几个人应用到工作中,因为这需要动用自己身边太多的人脉资源。
肖开元是真拼了,不但自己拼了,而且还
&rdquo 平时骆三郎就有权力决定一个人的任用和部门调整,但是这外国小伙儿是MIF的培训生,是上海公司总经理黄真亲自把他安排到潘东子部门的,骆三郎也没办法。
&ldquo十个月?三个月都&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他肯定有用,虽然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
话说回来,Kevin,我绝对信任你的能力,我更相信你操作10个左右项目没什么问题。
现在一些新招的有经验的人都安排给了Eric,你知道我为什么安排给Eric吗?&rdquo骆三郎说着说着还转头看了看肖开元。
肖开元笑笑没说话,潘东子也不知道该咋回答,等着骆三郎说。
&ldquoEric毕竟还年轻,经验没你丰富。
过1、2个月后就要升职,这么年轻就当研究总监,他手下没有一群有经验的人帮助他怎么行啊!对吧!Eric。
&rdquo &ldquo是啊!是啊!&rdquo肖开元赶紧应声。
骆三郎真是个老狐狸,当着肖开元的面说肖开元&ldquo嫩&rdquo,但似乎又是在说肖开元少年得志,所以肯定没得罪肖开元。
关键,还抬高了潘东子:有经验、有能力去带领好一个崭新的团队。
&ldquo所以说啊,Kevin,所谓能者多劳,你现在是咱们整个部门的核心人物,就要多努力点儿。
现在如果把一些项目分给Eric,那我想Eric可能会手忙脚乱,哈哈。
反正,Kevin你多努把力,等Eric把手头那个ABAB软件的项目做完,肯定会分担一些你的工作。
&rdquo 骆三郎这几句&ldquo高度赞扬&rdquo又把潘东子胸前那红领巾刮得猎猎招展了。
&ldquo骆总,没事儿,有项目还是先放我这里来吧。
毕竟Eric没什么管理经验。
&rdquo潘东子这情商还是一如既往的低:你潘东子说肖开元&ldquo嫩&rdquo,能和人家骆三郎说一样吗?人家骆三郎说这话是&ldquo关照&rdquo,你潘东子重复这句话就是&ldquo狂妄&rdquo。
&ldquo呵呵,我就知道你肯定没问题!好了,Kevin,你先忙去吧,我还有点事儿要和Eric说一下。
&rdquo 最近已经累得弯腰驼背的潘东子走出去时显然是春风得意。
骆三郎和潘东子的这席话把肖开元听得心惊肉跳:这弥勒佛似的骆三郎,才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骆三郎不但能把手下的优点都运用得淋漓尽致,而且还能把手下的缺点都利用起来。
潘东子显然就是被骆三郎&ldquo上了手段&rdquo。
骆三郎太了解潘东子了,他也太知道用哪几句话让潘东子继续为他奔命了。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还找来了肖开元这个配角为他心甘情愿的配戏。
普通的领导见到有缺点的下属要么疏远要么责骂,可这骆三郎却知道该如何利用。
就从今天这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上,肖开元就明白了为什么骆三郎看起来如此温厚老实,这么多年部门却没出过什么乱子。
这事儿要是换在以前,肖开元应该不会这么想,因为以前的肖开元在心里对骆三郎根本不设防。
&ldquoEric,今天叫你来我要说两点。
第一、中期报告做得非常出色,相信客户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中期报告过关就松了一口气。
第二、从今天起,你要带着你们部门除郭状外的所有员工继续去约访,虽然访问是一个很低端的工作,但是却是我们做研究的基石。
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也知道现在约访的困难,这样,到周五下午,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进展。
&rdquo &ldquo恩,好。
&rdquo &ldquo最后说一句:在未来这一个月里,我肯定不会给你再安排其它的工作,但是,你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啊!呵呵!&rdquo 从骆三郎的办公室里出来以后,肖开元有点纠结:骆三郎可能真的要去自己开公司了,但是,又为什么还让自己继续掌控这个项目呢?骆三郎确实是赏识并信任自己,可为什么却对类似的事儿只字不提? 纠结归纠结,但工作还得继续做。
肖开元又把除了郭状以外所有的人都带到了访问部,开始干活儿了:&ldquo现在看来,对主要竞争对手和军事领域用户进行正常的约访已经很难有效果,我们现在就要发动自己身边的资源联系受访对象。
到周五下午,希望有个好的结果。
&rdquo 肖开元这是真急了,用上了&ldquo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甚至包括美国总统&rdquo这个所谓的&ldquo六圈法则&rdquo。
这个法则应用在职场中,可能也就是个&ldquo四圈法则&rdquo,通过四个人,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该找的人了。
但通常无法运用到四圈,亲近的朋友可以用到两圈或者三圈,普通的朋友或许也只能用到一圈。
这方法是个人就懂,但是却没几个人应用到工作中,因为这需要动用自己身边太多的人脉资源。
肖开元是真拼了,不但自己拼了,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