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宴会

关灯
能不带着儿子磨练磨练他的一手烂文章?人贵自知,杜尚书知道儿子什么水平,也不指望他第一次就能有傅朝瑜的水平。

     都是小事,杜尚书含笑望着对方:“这小子是张狂了些,实在讨打,待下回国子监沐休我便回去好好教训教训他。

    ” 打肯定是要打的,未免他日后再张狂,还是多打一顿吧。

     对面依旧怒气难掩,主要是杜宁太招恨了,他踩的哪一个名将不是追随者无数?即便不是这些人的崇拜者,他们尚武之人听着也生气,因为杜宁将本朝的人也一并拉踩了。

    他道:“贵府小公子心气高,只怕要不了多久便有人上门与他辩论了。

    ” 杜尚书正色道:“既然是他写的就得承担后果,辩一辩也好,下回也能谨言慎行些。

    ” “只怕没那么简单。

    ”谁知道那群被激怒的人会不会动手呢。

     正说话,那头王纪美忽然钓上了一条鱼,还是一条足足三斤重的大鱼。

     众人大为震惊,臭鱼篓子还能钓上鱼?稀奇稀奇。

     “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杜尚书来了一句。

     “如何?我说这回能钓上来吧,你们偏不信。

    ”王纪美端坐在池边,瞧见众人上前围观终于扬眉吐气了一番。

     往后他带弟子出门,看谁还敢嘲笑他钓不上鱼? 许是为了显摆,王纪美还吩咐管事,让他将自己的鱼送去后厨,今儿晚上他们要再添一道新鲜菜。

     柳照临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又应承下来。

     唯有傅朝瑜深藏功与名。

     一场小聚,让傅朝瑜等人弄出来的文刊彻底进入朝臣的视野。

    宴毕之后,有关《国子监文刊》的议论渐渐多了起来,没去赴宴的人也都从同僚口中得知了这事儿,七嘴八舌听了许多。

     听说,这文刊是国子监几个监生弄出来的。

     听说,吕相还对这文刊里头的一篇文章大为赞赏。

     还听说,有人看了文刊的最后一篇险些气背过去…… 话是越传越离谱,文丰书局的文刊也越来越畅销。

    不少人哪怕不是为了给柳照临面子,单纯为了看一看这破天荒头一遭的文刊,也愿意花这个钱。

    况且也不贵,不过三十文罢了。

     李闲直接收钱收到手软,他这个破旧不堪的小作坊终于迎来了生意了,老天爷可算开了眼了。

     看的人越来越多,文刊的口碑也越来越好,除了最后一篇引起争议的文章这文刊简直可以算是佳作,于是又有更多的人买,譬如杜尚书,他一个人买了二十本一一分给族中长辈以示支持。

     儿子得打,书也得买,两者不冲突。

     正好集齐了买文刊钱的杜宁听闻此事,如遭雷击。

    想到那篇欠揍的文章,他觉得自己离死不远了。

    不过好在国子监的监生并不敢找他理论,他躲着些,应该能安然渡过此劫。

    等一两个月后,这股风波想是能够平息的。

     日子在杜宁的惴惴不安中流逝。

    这日,皇帝才教训完了不老实读书的三皇子周景文,转头又迎来了三位朝臣。

    吕相与杜尚书联袂而来,还拉上了与傅朝瑜师出同门的柳照临。

     这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一块儿过来,属实叫皇帝犯了懵。

    然而等到吕相解释一番之后,皇上却突然正襟危坐,凝神细听起来。

     不多时,从国子监赶来的孙明达也前来求见。

     他是下了好一番心理建设才终于决定过来的,虽然他跟傅朝瑜不对付,但是他作为朝廷官员总得为了社稷着想。

    他此番是为了百姓民生,绝不是为了修复他与傅朝瑜的关系。

     绝不是! 再说他此番独自禀报,应当不会被外人知晓才是。

     孙明达让人通报过后很快便被放了进去。

    他手里捏着一本文刊,刚踏进大殿便发现另有三位同僚也在,那三人,一个是助傅朝瑜进国子监的吕相,一个是傅朝瑜同窗的父亲,还有一个傅朝瑜的师兄。

     且他们手上拿着的还是跟自己手中一模一样的《国子监文刊》! 孙明达慌忙将自己手中的文刊背在身后。

     柳照临眼尖瞥见了熟悉的封面,侧着头笑呵呵地道:“圣上您瞧孙大人背后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