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往事

关灯
狭隘了? 在弘扬国子监声威一事上,他与傅朝瑜并无分歧。

     文刊一事好办,但是图书馆这事儿孙明达还得决定进宫禀报一番的。

     孙明达对此事格外看重,这事儿若是办好,不仅民间对国子监的印象会彻底拔高。

     但是皇上听闻孙明达的话之后,想的确实另一重: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此事若成,会直接影响各地官府的选择。

    只要朝廷支持,不怕底下的官员不跟风。

    到时候便真正能惠及寒门子弟了,科举选仕寒门子弟高中的几率兴许也会变大。

    如今的科举虽说人人可考,但是考中的十之七八都是权贵子弟、高官之后,他们拥有着最好的教育,占据寒门无法比拟的藏书,导致这科举看似公正,实则不公,连选人用人都受到了禁锢。

     皇上早就想提拔寒门了,无奈没有机会,这回倒是可以借着国子监做一回文章。

     他甚至向孙明达许诺:“你们只管去做,待来日国子监图书馆建成开业,朕亲自去观礼。

    ” 圣上亲临?这是何等的荣耀。

     孙明达又升起了豪情壮志,圣上如此看重此事,他更早带领国子监将这图书馆早日建成。

     待他回去便召集人手商议此事,越快越好。

     孙明达脚下生风离开宫中,皇帝却还拿着傅朝瑜的文章反复欣赏。

     弟弟若有如此胸襟见识,姐姐会是恶毒之人吗? 一晃三年,皇帝其实已经记不清傅美人的长相了,毕竟他一向只在政事上留心,对于后宫女子不太关注。

    当初宠幸傅美人也是因为她个性温婉待着舒服。

    可陷害端妃流产一事证据确凿,皇后以雷霆之势处置了对方,后宫同气连声无不在声讨傅美人。

    皇上见状也没多插手,只以为傅美人表里不一,这才引发众怒。

     后来傅美人去了冷宫,皇上渐渐忘了这个人,如今想来只觉得有些违和。

     傅美人当真是表里不一之人吗? 他记得,成安似乎对傅朝瑜印象格外的好,虽说只见过两次,可每回回来都得赞不绝口,又说才情过人,又说人品出众,什么好话都说尽了。

     皇上问他为何。

    成安公公迟疑了一下,夸赞的话他说了那么多遍,再说也没有新意了。

    于是成安公公说了句大实话:“其实模样俊俏的人谁看了都喜欢,那位傅公子在国子监人缘这般好,不外乎是长的好看。

    等圣上下回见了他就知道了。

    五殿下倒是跟傅公子生得很像,不过总低下头,气质瞧着与他舅舅不同。

    像傅公子这样俊朗的人,奴才就没见过第二个。

    ” 皇上也同样不记得总是不敢正眼瞧他的五皇子,但他不赞同成安的话:“长的好看的人,朕从前倒是见过一个,他若是长大了,肯定比你口中的傅朝瑜还要灵气逼人、清新俊秀。

    ” 成安茫然,没听说过京城哪家容色出众啊。

     皇上也没解释,只是脑海里想起了八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时为了攻打南蛮,他御驾亲征,可惜中途因为流匪而落难,与侍卫军失散。

    援军未至,流匪却时时在搜寻他的踪影,可怜他当时还身无分文,情况险急。

    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遇上了一个离家出头去寻亲的小少年。

     那小孩儿不过十岁,生得唇红齿白,灵气十足,眉眼格外出挑,旁人打听他家境时还会故意遮掩,不肯暴露丝毫,但因为年纪小没什么防备心,总能被他哄骗到,反应过来时又火冒三丈,怪好玩儿的。

     皇上猜测,他应当是纪县里头大家族家的小公子。

    他从未见过这样好看的孩子,且又因对方身上揣着不少银子,接济过皇上几次,他便对那小孩儿印象更好了。

     可惜后来追兵越来越厉害,为了逃难皇上不得已“借”走了他的钱,并下定决心找到侍卫之后要找到这孩子,给他加官进爵。

     …… “那他后来找到你了吗,还你钱了吗?”学舍内,听傅朝瑜谈及往事后杨毅恬天真地问了一句。

     傅朝瑜难得郁闷地翻了个身,裹着被子憋屈道:“没有。

    ” 也怪他那会儿年纪小好骗,竟然真的相信他说的话,以为他是落难的贵公子这才将钱给了他。

    结果这人拿了钱后第二日便溜之大吉了,他找遍整个纪县都没找到这人。

    后来无意中瞥见一伙人拿着对方的画像找人后,傅朝瑜才知道这人恐怕是什么逃犯。

     他吓得半死,庆幸自己没被这人连累。

     再之后,傅家的管家跟家丁便找到了他,将他带回了家。

    从此之后,他便再没见过这个骗子了。

    这事儿给幼小的傅朝瑜带来极大的伤害,也是从那会儿开始,他头一次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

     小孩儿的钱都骗,太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