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黄锐:“……现在买不到票也不能进候机厅,余生!等等我!” 黄锐转身来追,但赵星卓与郑余生已经冲下了楼,赵星卓喊道:“这边!快!” 郑余生兴奋得像个高中生,赵星卓很熟悉戴高乐机场的地形,几下抄近路已经到了机场车站,两人翻过检票口,在最后一刻冲上了车,黄锐也翻了过来,恰好被关上的车门堵住。

     赵星卓还朝黄锐作了个鬼脸,黄锐只得转身离开。

     两人相视,又是一阵大笑。

     “现在去哪儿?”郑余生抬头看地铁上的站牌告示。

     “我看看……”赵星卓问:“你想去哪?” 郑余生转头看赵星卓,笑着说:“我都可以。

    ” 这是赵星卓第一次看到郑余生如此开心,在冲上地铁的一刻,他认识了真正的那个郑余生,他们就像回到了高中时代,一个男生约他被关在家里的同桌出去玩,有说有笑,一起出门的日子。

     “去橘园美术馆吧。

    ”赵星卓说:“带你看莫奈莲花。

    ” 地铁上人越来越多,两人靠在一起,郑余生伸手把赵星卓搂在身前,紧贴着他的背,双手环过他的腰。

     “如果用一幅画来形容自己的童年,你觉得会是哪幅?” 橘园美术馆中,赵星卓站在莫奈的《睡莲》前,朝郑余生问道。

     “我不知道。

    ”郑余生说:“我看过的真作不多,你呢?” “对我来说应该是睡莲。

    ”赵星卓说。

     “我以为是《星夜》。

    ”郑余生随口道。

     赵星卓答道:“你是《自由引导人民》吧?” “不是。

    ”郑余生颇有点哭笑不得。

     这天他们逛了不少地方,大部分时候都在走路,赵星卓总在说话,为郑余生当导游,介绍巴黎的历史,拿破仑的复辟,路易十六上断头台,拉瓦节被处死,十月革命……到处都在罢工,他们一起穿过罢工的人群,郑余生还在几个罢工地点与赵星卓自拍。

     警察来驱逐示威人群,赵星卓与郑余生飞快地跑开了,回到香榭丽舍大道时,一边场面混乱犹如世界末日,一边又充满了游客,出现了极其奇幻的景色。

     “上不了铁塔最高处。

    ”赵星卓让郑余生坐在一处咖啡茶座旁,连咖啡厅也罢工关了门,他要起身去小摊处买两杯咖啡,郑余生却让他坐着,说:“我去。

    ” 郑余生学了几句法语,赵星卓便带着笑意,看他在摊贩前用刚学来的句子买咖啡,对方是个意大利人,笑容满面地与他交谈,又送了他一份零食。

     “哦!哟!”赵星卓惊讶道:“待遇不错嘛!” 郑余生:“?” 赵星卓:“意大利人还送了你东西?” 郑余生:“也许因为我长得帅?我不知道。

    ” 郑余生捋了下头发,望向不远处两人头顶的艾菲尔铁塔,下午三点,温暖的阳光照得人懒洋洋的很舒服。

     郑余生:“到处都不开门,晚上吃什么?住哪里?” “有些餐厅和旅店不参与,不过看这样,明天多半也回不去。

    ”赵星卓笑道:“黄锐多半得气死了。

    ” “江东很少罢工。

    ”郑余生说:“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

    ” 赵星卓答道:“欧洲常有的事,会持续好几天,有时专门挑影响力大的公众假期,都是公会组织,目的就是造成不方便,扩大影响。

    ” 郑余生答道:“以前江东有过,不过本地帮派也会参加。

    ” 赵星卓点了点头,江东偶尔也会出现罢工,但这种时候,黑帮的干预效果就出现了,只要付一笔数目可观的酬劳,他们就会前去进行分化与镇压,替企业家们做事。

    只是这种场合,一般东关不会参与,都是长川郑家出面。

     “所以我讨厌帮派。

    ”郑余生朝赵星卓说。

     赵星卓想起昨夜郑余生说的话,他问:“不止这个原因吧?” 郑余生仿佛陷入了思考里,片刻后说:“你知道老头子杀了我妈的事情吧?” “我……只知道一点。

    ”赵星卓叹了口气,说:“其实咱俩的原生家庭挺像的。

    ”说着他又有点难过地笑了笑,说:“我没有父亲,而你没有母亲,我们都是单亲家庭。

    ” “不一样。

    ”郑余生说:“你比我幸福多了,单亲家庭成长的小孩,性格不会都有问题,但我一定是有问题的那个。

    你就很健康,因为妈给了你所有的爱。

    ” “不不……”赵星卓说:“很多心理学者都在强调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但事实上这是夸大了,你看,你不也……” “我记得很清楚。

    ”郑余生说:“我妈被杀的一幕。

    ” 赵星卓于是没有说下去,只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