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关灯
小
中
大
“开口问起我爹怎么去世的,我说生了场重病,治不好,去年腊月走了。
又问我爹的坟头在哪里。
我说埋在老家山上。
盛老爹叹了口气,说,英雄埋骨无名处。
” 不止这些,盛富贵问得极为详细。
听应小满说义父瘸了条腿,进不了深山打猎,以至于家里很多年只能勉强温饱时,意外地沉默了很久。
“怎么瘸的?” 应小满自己也不知道。
义父从来不跟她提这些。
她只知道义父来到村子落户时,腿已是瘸的了。
之后又闲聊了许多。
都是关于爹爹这些年在老家如何过活,过得好不好。
“最后他问我,老家那么远,为什么要来京城讨生活。
我告诉他,爹爹临终前念念不忘,让我来京城给他的主家报仇,还要我去余庆楼归还五十两银。
盛老爹哭了。
” 义母停下整理动作,吃惊地问:“一把年纪的人,当真哭了?” “当真哭了。
”应小满回想了想,抬手做出个老人抹眼角擦泪的动作:“就这样。
” 应小满如此描述时,义母没忍住,也悄悄抹了把泪。
“你爹在京城那几年总算没白活。
总算有个知根知底的老朋友,真正心疼他。
你爹旧友他人呢,我也出去见见他。
” “盛老爹和我说完话就走啦。
他说河童巷宅子拆了,他在京城不再安稳,索性去别处讨生活。
” 应小满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忘了提。
“对了,娘,盛老爹你认识的。
就是河童巷喝了咱们家好多碗咳嗽药的老仆。
” 义母:“……啥?!” * 雁二郎坐在大堂中央。
一把雪亮匕首笔直插在左肩膀上。
禁军拔刀警告,把闹哄哄围观的住客全赶回房。
都尉胳膊处受的皮肉小伤不碍事,过来大堂报信:“小娘子换身衣裳,从屋里出来了!” 雁二郎便吩咐:“赶紧的,热水细布金疮药准备好。
等小满走到二楼楼梯中央那时候,拔匕首。
” “雁指挥使,这匕首扎得可不浅。
当真不要等郎中来?” 言语间,楼上已现出应小满的人影。
雁二郎估摸着方向,往她那处侧了侧身,浑不在意说:“等什么郎中。
快动手。
” 应小满顺着楼梯往大堂下走的时候,心里半信半疑。
义母跟她说雁二郎受伤了。
半夜邸店进贼人,他肩膀插一把匕首,瞧着好生吓人。
“毕竟是为了寻你受伤的。
赶紧出去看看。
” 应小满:“……他怎么为寻我受伤了?我出去一趟又回来,压根没看见他好不好。
” “禁军官人们都这么说。
”义母催促女儿:“赶紧出去大堂看看情况。
我瞧着伤得不轻。
” 应小满才出房间,果然迎面便看见一把匕首明晃晃扎在雁二郎肩膀上,扎得还挺深。
真受伤了? 她站在木楼梯扶手边,正纳闷地往大堂处细看时,忽然听都尉大喊一声“起!” 刹那间,就在她眼前,寒光四射的精铁匕首从肩膀硬生生拔出,一股血箭飙得老高。
雁二郎闷哼一声,脸色当场泛了白。
应小满:“……” 她震惊地瞪视着那股血箭在眼前喷出半尺,沾满了鲜血的匕首扔在地上。
好家伙,来真的啊?!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隋淼领着四名晏家好手赶来,护卫在应小满身侧,皱眉看大堂的场面。
“今日事不寻常。
这处离京城不远,快马一个时辰便能往返。
我现在就回去,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回禀郎君定夺。
” 隋淼低声问应小满:“小满娘子今夜出去见了何人,不知能不能转告我家郎君?” 应小满想了想,对隋淼说:“我答应了老人家不往外乱说的。
这样吧,我只写给七郎一个,你别拿给旁人看。
” “是。
” 应小满沿着木楼梯下大堂,站在雁二郎身边,拨开肩头沾血布料,仔细查看伤口。
这是小满头一次主动碰触他。
雁二郎愉悦地在灯下侧转半身,展示血淋淋的伤口,豪气放话:“小伤而已,莫脏了你的眼。
” 纤长的手指搭在雁二郎肩头,应小满把血衣继续往旁边拨,打量创口,皱起了秀气的眉。
“伤口很深,血涌得太多了。
你真的没事?再不赶紧止血的话,你要晕了。
” 雁二郎大马金刀坐着,把军中的金疮药不要钱似地往伤口撒,摆出刮骨疗毒的姿态,嘴里还在说笑,“早和你说了,没事。
心疼了?” 金疮药粉才撒上就被鲜血冲走,两个都尉原本站在旁边笑看。
笑着笑着,忽地察觉不对,渐渐收了笑容。
“血确实流得太多了。
雁指挥使,你赶紧躺下。
” 雁二郎当然不肯装怂躺下。
两个都尉脸色渐渐凝重,互看一眼,同时上前,合力把雁二郎放倒在长凳上,牢牢按住受伤的肩胛和上臂止血,回头喝道:“金疮药再拿几瓶来!” 大堂忙乱之中,两个禁军跑进来问询:“许多住客受惊离去,弟兄们要不要把人拘回店里?” 雁二郎被按住平躺着,头一阵阵地开始发晕,意识还清醒,吩咐下去:“别管无关旁人,盯着应小娘子和应家伯母小妹的安全即可……” 应小满弯腰看他伤口的情况,又皱了皱眉,阻止他:“你别说话了。
” 雁二郎难得见了应小满的好脸色,短短五个字居然被他咂摸出几分怜惜,惊喜之下,顿时豪气迸发,连伤口都不疼了,无事般摆摆手:“区区小伤——” 应小满直接把他受伤的左手肘牢牢按去长
又问我爹的坟头在哪里。
我说埋在老家山上。
盛老爹叹了口气,说,英雄埋骨无名处。
” 不止这些,盛富贵问得极为详细。
听应小满说义父瘸了条腿,进不了深山打猎,以至于家里很多年只能勉强温饱时,意外地沉默了很久。
“怎么瘸的?” 应小满自己也不知道。
义父从来不跟她提这些。
她只知道义父来到村子落户时,腿已是瘸的了。
之后又闲聊了许多。
都是关于爹爹这些年在老家如何过活,过得好不好。
“最后他问我,老家那么远,为什么要来京城讨生活。
我告诉他,爹爹临终前念念不忘,让我来京城给他的主家报仇,还要我去余庆楼归还五十两银。
盛老爹哭了。
” 义母停下整理动作,吃惊地问:“一把年纪的人,当真哭了?” “当真哭了。
”应小满回想了想,抬手做出个老人抹眼角擦泪的动作:“就这样。
” 应小满如此描述时,义母没忍住,也悄悄抹了把泪。
“你爹在京城那几年总算没白活。
总算有个知根知底的老朋友,真正心疼他。
你爹旧友他人呢,我也出去见见他。
” “盛老爹和我说完话就走啦。
他说河童巷宅子拆了,他在京城不再安稳,索性去别处讨生活。
” 应小满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忘了提。
“对了,娘,盛老爹你认识的。
就是河童巷喝了咱们家好多碗咳嗽药的老仆。
” 义母:“……啥?!” * 雁二郎坐在大堂中央。
一把雪亮匕首笔直插在左肩膀上。
禁军拔刀警告,把闹哄哄围观的住客全赶回房。
都尉胳膊处受的皮肉小伤不碍事,过来大堂报信:“小娘子换身衣裳,从屋里出来了!” 雁二郎便吩咐:“赶紧的,热水细布金疮药准备好。
等小满走到二楼楼梯中央那时候,拔匕首。
” “雁指挥使,这匕首扎得可不浅。
当真不要等郎中来?” 言语间,楼上已现出应小满的人影。
雁二郎估摸着方向,往她那处侧了侧身,浑不在意说:“等什么郎中。
快动手。
” 应小满顺着楼梯往大堂下走的时候,心里半信半疑。
义母跟她说雁二郎受伤了。
半夜邸店进贼人,他肩膀插一把匕首,瞧着好生吓人。
“毕竟是为了寻你受伤的。
赶紧出去看看。
” 应小满:“……他怎么为寻我受伤了?我出去一趟又回来,压根没看见他好不好。
” “禁军官人们都这么说。
”义母催促女儿:“赶紧出去大堂看看情况。
我瞧着伤得不轻。
” 应小满才出房间,果然迎面便看见一把匕首明晃晃扎在雁二郎肩膀上,扎得还挺深。
真受伤了? 她站在木楼梯扶手边,正纳闷地往大堂处细看时,忽然听都尉大喊一声“起!” 刹那间,就在她眼前,寒光四射的精铁匕首从肩膀硬生生拔出,一股血箭飙得老高。
雁二郎闷哼一声,脸色当场泛了白。
应小满:“……” 她震惊地瞪视着那股血箭在眼前喷出半尺,沾满了鲜血的匕首扔在地上。
好家伙,来真的啊?!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隋淼领着四名晏家好手赶来,护卫在应小满身侧,皱眉看大堂的场面。
“今日事不寻常。
这处离京城不远,快马一个时辰便能往返。
我现在就回去,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回禀郎君定夺。
” 隋淼低声问应小满:“小满娘子今夜出去见了何人,不知能不能转告我家郎君?” 应小满想了想,对隋淼说:“我答应了老人家不往外乱说的。
这样吧,我只写给七郎一个,你别拿给旁人看。
” “是。
” 应小满沿着木楼梯下大堂,站在雁二郎身边,拨开肩头沾血布料,仔细查看伤口。
这是小满头一次主动碰触他。
雁二郎愉悦地在灯下侧转半身,展示血淋淋的伤口,豪气放话:“小伤而已,莫脏了你的眼。
” 纤长的手指搭在雁二郎肩头,应小满把血衣继续往旁边拨,打量创口,皱起了秀气的眉。
“伤口很深,血涌得太多了。
你真的没事?再不赶紧止血的话,你要晕了。
” 雁二郎大马金刀坐着,把军中的金疮药不要钱似地往伤口撒,摆出刮骨疗毒的姿态,嘴里还在说笑,“早和你说了,没事。
心疼了?” 金疮药粉才撒上就被鲜血冲走,两个都尉原本站在旁边笑看。
笑着笑着,忽地察觉不对,渐渐收了笑容。
“血确实流得太多了。
雁指挥使,你赶紧躺下。
” 雁二郎当然不肯装怂躺下。
两个都尉脸色渐渐凝重,互看一眼,同时上前,合力把雁二郎放倒在长凳上,牢牢按住受伤的肩胛和上臂止血,回头喝道:“金疮药再拿几瓶来!” 大堂忙乱之中,两个禁军跑进来问询:“许多住客受惊离去,弟兄们要不要把人拘回店里?” 雁二郎被按住平躺着,头一阵阵地开始发晕,意识还清醒,吩咐下去:“别管无关旁人,盯着应小娘子和应家伯母小妹的安全即可……” 应小满弯腰看他伤口的情况,又皱了皱眉,阻止他:“你别说话了。
” 雁二郎难得见了应小满的好脸色,短短五个字居然被他咂摸出几分怜惜,惊喜之下,顿时豪气迸发,连伤口都不疼了,无事般摆摆手:“区区小伤——” 应小满直接把他受伤的左手肘牢牢按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