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关灯
小
中
大
瑞王眼神冷冷地看向郑少秋,要不是贤妃在,可能郑少秋就要被他下令狠狠惩治了。
但那话没算说错,要说原因嘛,都有。
季睿当然也知道,小八内心深处是不想做这个皇帝的,他只想为大盛和百姓做些实事,天佑帝也看得明白,走之前才没把他给解决了。
留下小八好处更多。
“小八哥哥,你觉得这个政策不好?”季睿没回答,而是反问,“对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瑞王摇头,“对百姓自然是好的,可是——” “那不就行了,你要是担心没钱,放心,舅舅和七表哥都留钱了。
”季睿语气随意,“我也是按七表哥的吩咐行事。
” 是啊,那个疯子把我架起来的,我可不就是按他吩咐行事嘛。
但这话落在瑞王耳朵里就是另一层意思了,他以为是天佑帝给季睿留下了类似‘锦囊’那种东西。
天佑帝无论如何,总不会坑自己儿子。
而且,瑞王一直在想,如果七皇兄不是体弱,不会英年早逝,也许他行事不会如此疯狂暴虐。
他想,七皇兄是很不甘的。
和七皇兄交手过后,他才知,七皇兄比他想象中更厉害。
这样一个聪慧善谋的人,却从小就要装作一个怯懦无用之人,被人无视,好不容易成了赢家,老天还给他开个玩笑。
换个人也要疯。
而为了避免儿子成为皇权傀儡,七皇兄自然要找一个对权势没兴趣,野心不大,值得信任的人。
毫无疑问,季睿是最佳人选。
瑞王也深知,季睿即便再荒唐,对亲近之人也没有坏心,如果他答应天佑帝好好护着阿福直到亲政,他肯定会做到的。
“小八哥哥,其他不重要,你看看,这些才是我现在头疼的东西。
”季睿伸手抓住小八的手,满眼的痛苦。
“你也知道,我肚子里就那点墨水了。
” 瑞王:“......” 你还好意思说。
当然,瑞王也无法放任不管,天佑帝私下交代了季睿什么,他不会问,胆子这些事肯定不能交给季睿胡来。
最终,瑞王只能任劳任怨坐在那儿批改起了折子。
季睿一开始还在旁边殷勤地给他添个茶水什么的,后面瑞王嫌他碍事,季睿就毫无心理负担地去旁边睡觉了。
阿福上完课赶回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他师父躺在暖阁软塌上睡得呼呼的,而八王叔在那吭哧吭哧地干活。
阿福眨了眨眼睛。
其实,师父说的没错,这些折子真的好多废话,大多都是没用的东西。
... 减三年税负的政策已经发布下去,朝堂众人各怀心思,都等着看季睿玩不下去,等出事了再来求助人。
而季睿在政令发下去后一个月,他就叫来了景旭。
景旭的大哥继承了大皇子的齐王爵位,他自己则是一个郡王爵。
领的也是宗室那边分下来的闲活儿。
通俗点说就是,拿点俸禄,不用干事儿。
这是季睿理想中的好工作,但对于景旭这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来说,那就有些憋屈了。
可是也没办法,他是皇族宗室,想要领实权的职务是有些难的。
所以接到福宁表叔的召见,景旭还有些疑惑。
当然,景旭也没往正事儿上想。
直到季睿说:“小旭旭啊,表叔能相信的人就那么几个了,值得相信又优秀的人,表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啊。
” 景旭:“......” 福宁表叔您想干嘛就直说。
就知道,福宁表叔尽管成了摄政王,那也还是福宁表叔,说,是不是又干了什么不好的事? 被景旭用‘看透一切’的眼神盯着,季睿:“......” 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了。
不过景旭这小子,这么快就放下对‘摄政王’的疏离敬重了嘛? 景旭:“福宁表叔,您直说吧。
” 我做好准备了。
季睿:“.......” “是这样,之前阿福不是颁布了一项政令下去嘛,本来是为百姓减负的一件好事,但我以前在外面游学,见多了不干正事儿,阳奉阴违,专门欺压百姓的无良小官和当地豪强。
” “所以啊,我准备派个钦差大臣,巡视全国。
”季睿捧着脸颊,“思来想去,我觉得你很适合啊。
” 话音一落,景旭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放心,我怕你没经验,还给你配了个助手。
”季睿手一指,景旭下意识顺着回头。
小九两口子从暖阁里探出个脑袋,冲他挥手手。
景旭:“......” 季睿起身,拍拍景旭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要是有拿不准的,尽管交给你九王叔去办,他有经验,别怕,出事还有阿福给你们兜着呢。
” 话音落下,就看见暖阁里再次伸出一个脑袋,是小皇帝。
景旭:“......” 阿福笑得很友善,本来就长得好看,笑起来的样子很招人喜欢。
不知为何,景旭觉得阿福笑起来的样子莫名有些眼熟。
像.....啊,像福宁表叔小时候‘对八皇叔撒娇’的样子。
景旭:“......” 错觉,肯定是错觉! 小皇帝怎么会对他撒娇呢。
他们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见面,上次见还是登基那边,他站在宗室那边的队伍里,远远看见福宁表叔牵着他走上高台,接受百官跪拜。
总之,景旭领到了成年后第一个有实权,能干事的正经差事儿,他还是很重视的。
“福宁表叔,您放心,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人。
” 季睿点点头,让景旭回家收拾一下,就这几日离京。
看着景旭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意气风发的样子,季睿摇摇头,还是年轻人好啊,年轻人斗志旺盛啊。
.... 景旭和小九两口子离京之后,季睿就着手安排另外的事。
要想有钱,首先得把商贸做大做强。
不过大盛朝自开国以来,采取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
毕竟行商的人多了,没人种地,那这个国家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嘛。
缺钱啊,不搞不行。
再说,万事都有两面,有好有坏。
随着时间发展,都会出现弊端。
在季睿看来,让大盛富起来,百姓富足起来,利大于弊。
不过这些事也要一件一件的来。
季睿首先叫来夏尚书和孙相,还有天佑帝留下的两个心腹大臣,一位杨学士,一位刘尚书。
季睿开头就跑下一枚重磅炸弹,弄得在场几人一时半会都没反应过来。
“我想解除海禁,开海运,通商。
” 孙相他们都不知该用什么眼神看他了,接二连三搞事,说起来跟玩似的,果然不愧是大盛第一纨绔子。
不学无术,不知所谓。
季睿还没说完,“我准备拨一笔钱,多找些造船的工匠,打造出适合远航的大船,进行海上贸易。
” 也就是说,他开海禁是为朝廷开的,不是为那些商人开的。
这一块要交给朝廷来管,属于国有。
不过民间海商要是想跟着喝汤也行,交商税就行。
反正禁止海运,还是有不少海商与官府勾结,偷偷下海。
夏尚书首先表示反对,急得眼睛都红了,“摄政王,不可儿戏啊。
海贸利益是很庞大,但海上航行危险大,沉船、失联的不在少数,您不要看见以前有人在上面赚到过钱就觉得这事儿轻而易举。
” “再说了,造船您知道多费钱吗?以前能造出几十艘海船,那也是靠世家大族出资的,咱们国库,您也知道,一艘船都造不出来。
” 那是大盛某个时期,
但那话没算说错,要说原因嘛,都有。
季睿当然也知道,小八内心深处是不想做这个皇帝的,他只想为大盛和百姓做些实事,天佑帝也看得明白,走之前才没把他给解决了。
留下小八好处更多。
“小八哥哥,你觉得这个政策不好?”季睿没回答,而是反问,“对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瑞王摇头,“对百姓自然是好的,可是——” “那不就行了,你要是担心没钱,放心,舅舅和七表哥都留钱了。
”季睿语气随意,“我也是按七表哥的吩咐行事。
” 是啊,那个疯子把我架起来的,我可不就是按他吩咐行事嘛。
但这话落在瑞王耳朵里就是另一层意思了,他以为是天佑帝给季睿留下了类似‘锦囊’那种东西。
天佑帝无论如何,总不会坑自己儿子。
而且,瑞王一直在想,如果七皇兄不是体弱,不会英年早逝,也许他行事不会如此疯狂暴虐。
他想,七皇兄是很不甘的。
和七皇兄交手过后,他才知,七皇兄比他想象中更厉害。
这样一个聪慧善谋的人,却从小就要装作一个怯懦无用之人,被人无视,好不容易成了赢家,老天还给他开个玩笑。
换个人也要疯。
而为了避免儿子成为皇权傀儡,七皇兄自然要找一个对权势没兴趣,野心不大,值得信任的人。
毫无疑问,季睿是最佳人选。
瑞王也深知,季睿即便再荒唐,对亲近之人也没有坏心,如果他答应天佑帝好好护着阿福直到亲政,他肯定会做到的。
“小八哥哥,其他不重要,你看看,这些才是我现在头疼的东西。
”季睿伸手抓住小八的手,满眼的痛苦。
“你也知道,我肚子里就那点墨水了。
” 瑞王:“......” 你还好意思说。
当然,瑞王也无法放任不管,天佑帝私下交代了季睿什么,他不会问,胆子这些事肯定不能交给季睿胡来。
最终,瑞王只能任劳任怨坐在那儿批改起了折子。
季睿一开始还在旁边殷勤地给他添个茶水什么的,后面瑞王嫌他碍事,季睿就毫无心理负担地去旁边睡觉了。
阿福上完课赶回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他师父躺在暖阁软塌上睡得呼呼的,而八王叔在那吭哧吭哧地干活。
阿福眨了眨眼睛。
其实,师父说的没错,这些折子真的好多废话,大多都是没用的东西。
... 减三年税负的政策已经发布下去,朝堂众人各怀心思,都等着看季睿玩不下去,等出事了再来求助人。
而季睿在政令发下去后一个月,他就叫来了景旭。
景旭的大哥继承了大皇子的齐王爵位,他自己则是一个郡王爵。
领的也是宗室那边分下来的闲活儿。
通俗点说就是,拿点俸禄,不用干事儿。
这是季睿理想中的好工作,但对于景旭这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来说,那就有些憋屈了。
可是也没办法,他是皇族宗室,想要领实权的职务是有些难的。
所以接到福宁表叔的召见,景旭还有些疑惑。
当然,景旭也没往正事儿上想。
直到季睿说:“小旭旭啊,表叔能相信的人就那么几个了,值得相信又优秀的人,表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啊。
” 景旭:“......” 福宁表叔您想干嘛就直说。
就知道,福宁表叔尽管成了摄政王,那也还是福宁表叔,说,是不是又干了什么不好的事? 被景旭用‘看透一切’的眼神盯着,季睿:“......” 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了。
不过景旭这小子,这么快就放下对‘摄政王’的疏离敬重了嘛? 景旭:“福宁表叔,您直说吧。
” 我做好准备了。
季睿:“.......” “是这样,之前阿福不是颁布了一项政令下去嘛,本来是为百姓减负的一件好事,但我以前在外面游学,见多了不干正事儿,阳奉阴违,专门欺压百姓的无良小官和当地豪强。
” “所以啊,我准备派个钦差大臣,巡视全国。
”季睿捧着脸颊,“思来想去,我觉得你很适合啊。
” 话音一落,景旭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放心,我怕你没经验,还给你配了个助手。
”季睿手一指,景旭下意识顺着回头。
小九两口子从暖阁里探出个脑袋,冲他挥手手。
景旭:“......” 季睿起身,拍拍景旭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要是有拿不准的,尽管交给你九王叔去办,他有经验,别怕,出事还有阿福给你们兜着呢。
” 话音落下,就看见暖阁里再次伸出一个脑袋,是小皇帝。
景旭:“......” 阿福笑得很友善,本来就长得好看,笑起来的样子很招人喜欢。
不知为何,景旭觉得阿福笑起来的样子莫名有些眼熟。
像.....啊,像福宁表叔小时候‘对八皇叔撒娇’的样子。
景旭:“......” 错觉,肯定是错觉! 小皇帝怎么会对他撒娇呢。
他们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见面,上次见还是登基那边,他站在宗室那边的队伍里,远远看见福宁表叔牵着他走上高台,接受百官跪拜。
总之,景旭领到了成年后第一个有实权,能干事的正经差事儿,他还是很重视的。
“福宁表叔,您放心,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人。
” 季睿点点头,让景旭回家收拾一下,就这几日离京。
看着景旭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意气风发的样子,季睿摇摇头,还是年轻人好啊,年轻人斗志旺盛啊。
.... 景旭和小九两口子离京之后,季睿就着手安排另外的事。
要想有钱,首先得把商贸做大做强。
不过大盛朝自开国以来,采取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
毕竟行商的人多了,没人种地,那这个国家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嘛。
缺钱啊,不搞不行。
再说,万事都有两面,有好有坏。
随着时间发展,都会出现弊端。
在季睿看来,让大盛富起来,百姓富足起来,利大于弊。
不过这些事也要一件一件的来。
季睿首先叫来夏尚书和孙相,还有天佑帝留下的两个心腹大臣,一位杨学士,一位刘尚书。
季睿开头就跑下一枚重磅炸弹,弄得在场几人一时半会都没反应过来。
“我想解除海禁,开海运,通商。
” 孙相他们都不知该用什么眼神看他了,接二连三搞事,说起来跟玩似的,果然不愧是大盛第一纨绔子。
不学无术,不知所谓。
季睿还没说完,“我准备拨一笔钱,多找些造船的工匠,打造出适合远航的大船,进行海上贸易。
” 也就是说,他开海禁是为朝廷开的,不是为那些商人开的。
这一块要交给朝廷来管,属于国有。
不过民间海商要是想跟着喝汤也行,交商税就行。
反正禁止海运,还是有不少海商与官府勾结,偷偷下海。
夏尚书首先表示反对,急得眼睛都红了,“摄政王,不可儿戏啊。
海贸利益是很庞大,但海上航行危险大,沉船、失联的不在少数,您不要看见以前有人在上面赚到过钱就觉得这事儿轻而易举。
” “再说了,造船您知道多费钱吗?以前能造出几十艘海船,那也是靠世家大族出资的,咱们国库,您也知道,一艘船都造不出来。
” 那是大盛某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