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不要留这样一个俊先生在家里住,那你的小妈也不出去打牌、逛商店了,守在家动艾先生的脑筋了! 我说:临时的呀,寻着地方就让伊搬场! 反正杰克布听不懂顾妈和我的对话。

    我们一个扬州话,一个上海话,热热闹闹地把他讨论了一遍,讨论让他一天付多少房钱够我零花。

     顾妈说着,拿起杰克布换下的脏衣服去洗:那我要好好服侍他,你好多赚两个零用铜钿。

     我听了哈哈大笑。

     上海正在发生粮荒。

    连我们家都处处可见饥荒的阴影。

    凯瑟琳的糕点盒子全空了,漏在缝里的饼干渣一股哈喇味,说明她被迫改掉吃零食的习惯已经很久。

    顾妈在厨房里也出现了一些下意识动作,比如往锅里倒油之前,先把油瓶举到光亮里飞快地看看,倒了油之后,手指头自下往上飞快一刮,往瓶口里一抹,再举起油瓶看一眼,看自己的手指头是否刮下一点油,也看被抹进瓶口的细小油珠是否正顺着瓶子的喉咙口往下流。

    她对这些新动作并无知觉,但我觉得它们是对我的提醒,更大灾难来了。

    大灾难终于朝着租界这座孤岛来了。

    我把杰克布带来的正是时候!我必须在灭顶之灾降临之前不择手段、伤天害理地来营救彼得。

     所以我见了彼得就说,彼得,我回来是接你去美国的。

     他的大黑眼睛马上聚拢焦点,我的脸被他盯得一团火热。

    我抱住他,呼吸着他海绵浴的檀香皂气味,浸没在他的体温里。

     彼得倒是比我刚见到的时候健康许多。

    集中营、轮船底舱、难民大宿舍染到他肤色上的菜青色,已经褪尽了。

    所以他看上去白净而俊秀。

    在粮价激涨的一九四一年秋天,能有个健康白净的彼得让我好满足。

     彼得说了一句什么。

    我的脸埋在他胸口,没去注意听。

    他重复了一遍,这回我听见了。

    他是说奥地利税务局不寄给他税务凭据,谁都无能为力。

     我说不用他管这些,就做好出发准备。

    他问我能不能告诉他,我到底有什么办法,让他从危机四伏的上海朝着安全的彼岸出发。

    我说以后再告诉他。

    他把下巴抵在我的头顶上,请我务必告诉他。

     我笑着从他的怀抱里撤出,一边说:你可不要知道香肠是怎么做成的。

    得有多少恶心的环节才能做出美味香肠,你千万别打听。

    等盘子摆在你面前,好,请吧,滋味好不好是关键。

    滋味好就行了。

     我满嘴胡扯,嬉皮笑脸。

    他也疑惑地跟着笑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船票。

    船票价钱也跟着其他物价往上涨,一些犹太难民得到了美国亲友的经济担保书,但因为买不起船票还一直在上海搁浅。

    我们家附近的马路上出现犹太人的流动货摊,卖手织花边,卖头发饰物,卖丝绸假花,都是犹太妻子们在帮丈夫挣收入。

    其中一些是为了集资买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