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刻舟求剑

关灯
葛武侯传承下来的传统。

     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而今再见到这样的打扮他只觉份外的亲切……他祖母在世的时候,就是总是缠着这样的白头巾。

     他坐在一个破破烂烂的油腻小摊子里,听着街上此起彼伏的乡音叫卖声,稀里哗啦的将摊子里售卖的所有吃食都尝了一个遍,最终还真叫他找到了一种和记忆中的儿时味道一模一样的食物:阴米粥。

     一种将糯米煮熟后重新晒干,食用时重新加水烹煮、甜咸皆宜的便捷主食,他小时候早餐经常吃这个…… 他很清楚自己是在刻舟求剑,但这个发现仍然令他喜出望外的连吃了三大碗! 直到肚皮实在是撑不下了,他才美滋滋的掏出钱袋高声呼喊道:“掌柜的,结账!” 一旁又当掌柜又当店小二的老板早就盯着他了,生怕他吃完一抹嘴掉头就跑,见他当真拿出了钱袋,才满脸堆笑的迎上来,用浓重的临江口音说道:“客官今日才到临江吧?” 杨戈怔了怔,回过神来搅了搅自己的舌头,张口:“不是……不是……不是,我好久好久没回家了,家乡话都不会说了。

    ” 他搅了好一会儿舌头,才终于说出了一口临江口音。

     “怪不得。

    ” 老板脸上的笑容越发随和,一边算账一边陪他聊闲:“还是家乡好吧?” 杨戈笑着看向摊子外并不熟悉的街景,轻声回道:“是啊,还是家乡好!” 付了钱后,他漫无目的沿着古城溜达了许久,从中找到了一些眼熟的城门,眼前这座陌生的古城终于渐渐与少时他陪着初恋女友无数次走过的古城老街相重合…… 晌午后,他寻了个没人的地儿冲天而起,向着老家的方向掠去。

     纵然沧海桑田、人非物也非,但他还是轻而易举的找对了方向…… 也是,怎么会有人不认得回家的路呢? 出了城后,眼前熟悉的景物反而越来越多了。

     那一条条河…… 他曾被他的钓鱼佬好友,硬拉着趟了一遍。

     那一座座山…… 他曾无数次透过车窗眺望它们温柔的身姿。

     近了,越来越近了。

     越过一个小山包后,两片被一条浅浅的山沟隔开的两趟山脉出现在了杨戈的眼前。

     他落到了山坳里,目光沿着正前方那条山沟,眺望这两片无数次出现在他梦中的山脉,视线渐渐模糊。

     这两片山脉…… 左边那一片略显陡峭的山坡,是他儿时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放牛放羊的地儿,那座山上到处都是他们全家人的脚印。

     那时候,他最羡慕的就是放牛的小伙伴,只需要把牛牵到山坡上,就可以扔了绳子安安心心的去底下的小山沟里玩水摸螃蟹,因为牛不会乱跑,吃饱了就会找个地儿躺下来反刍。

     而他们家养的是山羊,而且还是羊群,那玩意挑食,不能系绳子,系绳子吃不饱、不长肉,可不系绳子一上坡就漫山遍野的乱窜,他就只能跟着那些遭瘟的山羊漫山遍野的追,常常都是刚追完这一只,另一只又跑远了,那时候他都还很小,力气都还没有那些个头大的山羊大,他自己都不记得,他在这片山坡上摔了多少次。

     后来,这一片山坡退耕还林,漫山遍野都种上了松树,放不了牛也放不了羊,没过几年就茂盛的进不了人了。

     再后来,他们每次回家开车路过这里,他爹妈都会指着那片山林,问他还记不记得以前放羊的那些日子,开玩笑说那些松树都长那么高了,而他还没有结婚…… 而右边这一片山势比较平缓的山坡,就是公路。

     他小时候这里都还没有修路,只有一条羊肠小路,那时候这里漫山遍野都种着青麻,春天的时候还好,那些青麻长得还很矮,风一吹,叶底雪白的一面就翻出来了,仿佛波浪一样。

     到了夏天,就比较难受了,那些青麻会长得比成人还高,走那条羊肠小路上得从青麻中间穿过去,更膈应的是青麻会长各种各样的虫子,人在青麻中间走着走着一只虫子就落到你脸上了……那时候,他最烦的就是收青麻,他爹妈在地里收青麻,他就跟在爹妈身后用镰刀割麻杆,割了一捆又一捆,又晒又热又痒。

     后来,这里修了公路,回家的路好走了,他们家也有了摩托车,有次他爷爷领他腿着去赶集,一本正经的让他看他老人家走正步。

     再后来,青麻价大跌,这里没人种青麻了,从这里经过再也不用从青麻丛里经过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