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风雨欲来

关灯
间流传的压寨夫人的故事,可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徐诚哆嗦了下,气哼哼不言语。

     宋明晖听着这伙人不像土匪。

     诚哥儿性情野了点,模样不差。

     真土匪,哪里会守基本法? 更别提各家娶亲,都有换亲、逼嫁的。

    抬个人进房,哭哭啼啼打打骂骂都是常事,普通百姓不会管。

     “徐武去接你,他们什么反应?”宋明晖问。

     徐诚回想着说:“就叫我走,没别的。

    大哥到门外,杨师兄喊了话,那伙人叫了老大出来,我当时在后边做饭,听见动静跑来前院。

    他说,我要是把饭做完再走,就把弯刀还给我。

    我哪里敢久留?立马跑了。

    ” 谢星珩回来,听了个尾巴。

     他还有金条金腰带没销赃,这头不去了,还想到电视剧经典情节——金条藏鸡窝。

     宋明晖问:“李家送的腰带?” 谢星珩点头,“李玉阳昨儿拿来的。

    ” 宋明晖说交给他处理,谢星珩乐得自在,欣然交接。

     中午一家人去大哥大嫂那儿吃饭。

     谢家兄弟双亲早亡,大哥大嫂要矮宋明晖一辈,摆桌吃饭,宋明晖居长。

     早上抬了礼过来,知道他们才安家落户,给的都是实用的。

     被褥四床,一床六斤,很厚实,过冬都足够了。

     秋冬衣物十二套,大人小孩一起,每人四套,秋衣两身,冬衣两身。

     另给孩子送了项圈,项圈款式很素,正面挂一把长命锁,两头吊着铃铛。

    怕他们不安,送的银项圈。

     一共两个,小豆子先戴上。

    另一个等陈冬生了,孩子长长,怎么也得三岁后戴。

     宋明晖考虑过,他们不用搬家。

     他们属于枫江百姓,落户在丰州,是因为家里出了个赘婿,江家不至于连累到他们。

     今天就纯见面,补上婚酒。

     宋明晖给谢星珩也准备了见面礼,一式两份,小鱼也有。

     是一对翡翠印章,印章是方底如意扣,上边编了络子,取成双成对,心心相印之意。

     谢星珩还没取表字,印章空着。

     既是送礼,小鱼那方也空着。

     “以后有表字了,或者别的想刻的字,再请人刻上。

    ” 夫夫俩受礼敬茶,全了婚事遗憾。

     谢根夫夫俩编好了草鞋草帽,还赶制了两个书袋,上边绣样也照着“金榜题名”来。

     趁着今天见面,一并给谢星珩带回去。

     “有一份是给大少爷的。

    ”谢根说。

     他们跟江致微是平辈,两家姻亲,他们比江致微大,不用喊大少爷。

     宋明晖说了名字,让他们别客气。

     正吃酒聊家常,院外有人张望,来喜赶了两次,这人不见走,绕一圈又回来,笑嘻嘻巴望着里边。

     江知与问是什么人。

     来喜一并问了是什么事,进门回话。

     “柳家院的小厮,听说主君回来了,过来拜见。

    ” 宋明晖不记得他跟柳家院有这交情。

     江知与简单说了。

     今日家宴,不见外客,宋明晖叫来喜回绝了。

     “他消息这么灵,让他回去问问柳妈妈,知不知道柳家院能开几时。

    ” 赶也赶不走的人,一听这话,落荒而逃。

     父子俩处事风格差异大,谢星珩看了心中腹诽:真难想象小鱼是他教出来的。

     午间吃过饭,又看看鸡苗。

     宋明晖带着小鱼,跟陈冬聊夫郎养胎的事。

     陈冬在家里排行老四,不大不小的,又是个哥儿,自幼就不受重视,当头老黄牛用。

     过了嫁娶的年龄,家里也不着急。

    嫁个哥儿能挣几两聘礼?不如留家里干活。

     后来家里住不开了,谢根也到了岁数说亲,两人面都没见,一边下聘,一边送人,就这么成亲了。

     怀小豆子的时候,他都不知道。

    照常干活,期间见了红,给吓坏了,这才知道是怀上孩子了。

     头胎稀里糊涂的,二胎有点经验,但不多。

     好在日子安定,手里有闲钱,谢星珩也懂事了,不要他们操劳,还请人照顾,每天好吃好喝的养着,这胎怀得不辛苦。

     宋明晖问他:“小豆子那时是喝的什么奶?” 夫郎也产乳,量很少,完全不够奶孩子的。

     陈冬说:“小豆子命好,当时邻居家在奶孩子,他爹每天帮人砍柴挑水,就这么把他喂大了。

    ” 江知与眼睛睁得圆,眨动的频率都低了。

    这也太辛苦了。

     县城里也能这么操作,不过是花钱请人来,还得提前找好。

     生孩子也得提前预定,若有点闲钱在手上,郎中也请一个。

     后事不好说,今天过来,宋明晖给他把其他事务都安排妥当。

     家里帮工的两个不要了,从府上调个婆子过来,也就浆洗做饭的事,自家人照看更放心。

     趁手里还有点银子,郎中定下,接生的婆子找三个,有个意外能换人。

     再找媒人打听,谁家媳妇年底生孩子,找家里舍得给吃给喝的人家,这样奶水足,多喂一个不碍事。

     也多找两个,别饿着孩子。

     丰州冬季比不上正北方,也是会下雪的,小孩儿不能随便裹层被子,小衣服小鞋子做几身。

     挑着软布,在家闲着,也能多裁点尿布。

     这些安排,陈冬没拒绝,很是感激。

     宋明晖还得给他们留些银子过日子,送钱送得很有技巧。

     “下个定金,后边孵出小鸡,十只二十只的,我叫人送庄上去。

    省得回回算账,平白生分了。

    ” 江知与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

     他果然还是喜欢被爹爹带着。

     另一边,谢星珩跟谢根简单预告了一下,朝廷赈灾的人估摸着快来了,要他这段时间把小豆子拘着,免得跑外边冲撞了官兵。

     谢根自是连声应好。

     又是一段时日过去,他在小豆子的夸赞声里逐渐失去自我,也爱讲两句。

     他难得严肃,叫谢星珩去了京都别忘根。

     “我看江家人都对你挺好的,你别嫌……去了京城,考没考中,你夫郎都在丰州。

    ” “嫌”字后边消音,谢星珩自动补全:别嫌他家是商户。

     谢星珩知道:“放心吧,我很识好歹的。

    ” 今日的悠闲,仿佛是偷来的一样。

     小小院子里,分坐两边闲话,又能隔空聊几句。

     小豆子得了项圈,很是开心。

     小孩爱炫耀,嘴巴嘚啵嘚啵的。

     他跟宋明晖的关系就远了,以他的视角算,是:我父亲的弟弟的夫郎的爹爹。

     叫人先叫“阿叔”,被纠正,要叫“阿爷”。

     小豆子没见过这么年轻的阿爷,叫起来很扭捏,逗得一家人直乐。

     晚上回府,王管家收了一份礼,姜楚英叫人送来的。

     “给姑爷的见面礼。

    ” 谢星珩收下,拆开发现是一块玉佩。

     他把大哥大嫂编的草帽草鞋,缝制的书袋转交王管家:“明天给堂哥送去。

    ” 宋明晖瞥了眼,给小鱼使了个眼色,小鱼截下:“明天我找堂哥有事,我带去吧。

    ” 谢星珩秒懂——二婶会嫌弃寒酸。

     他点头同意了,大堂哥是个正常人就行。

     今晚小鱼跟他回听风轩,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