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送客

关灯
有五个,到时能一起开工,试试哪样的豆子能出油。

     他到庄上,很少跟百姓们聊家常,一开始都怕他,见他处事公正有条理,样样都没落下,又很敬他。

     后边是些小孩子爱给他送茶送水,能跟他说上话,知道他好性子,遇见了也会跟他打招呼。

     多是吃了没,今天都不错这种朴素话。

     蒸豆子简单,看着火候,到时辰再看看豆子熟没熟,其他时间能聊聊天。

     没男人在,又听得见男人声音,都夸他跟夫婿很般配。

     江知与喜欢听这话,问起枫江那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成亲以来,夫夫相处和谐。

    谢星珩没表达过哪里不满,他想多了解一些。

     水乡那边,吃鱼居多。

     过年过节吃个荤腥,也是以鸭汤、鸭蛋为主。

     他们那里水多,养鱼养鸭都方便,小孩儿都会水,拿着竹竿就能养一群,水里散养着,喂食也简单。

     养鸡是少数,一家三五只就够多了。

     “你夫婿读书,应该是吃鸡多。

    ”他们说。

     读书人养得精贵,哪会跟他们一样,十年如一日,吃个瘦鸭子都美得很。

     要说生活习惯的话,他们是睡床多,丰州都盘炕。

     饮食没多大差距,两边米面都吃。

     说起盘炕,他们不由聊到自身。

     “江少爷,你说我们棚屋能盘炕吗?” 他们不敢奢望在农庄盖房子,这都要占地的。

     只听佃户们说,进了八月,就有秋凉。

    丰州的秋老虎只来几天,过了中秋,就要穿袄。

     现在已经到七月,他们返乡,也得重新建设,有人早早打算,开始忧虑秋冬怎么过。

     江知与说:“棚屋四处漏风的,天冷不好住人。

    红榜的账目看了吗?余银很多的,进了八月,还没说法的话,我就安排人,划地给你们盖房子,土屋茅草房的,先住着。

    ” 初期疑难解决,余下的大头花销是安置费。

     不论是本地盖房子,还是回乡盘缠,人数积累后,数目很大。

     江知与要等八月,一是看家里能不能渡过难关,二是想朝廷能出些钱。

     账上银子,盖不了一千人的住所。

     百姓们初安定,手头银钱没几分。

    吃喝还得发粮,这头都是消耗。

     他们算不了太大的账,信得过江知与,听他这样说,心里就安定。

     “那我们还住农庄吗?把你的良田都占了……” 江知与安抚道:“没事,你们看,现在厂子都开始榨油了,务工的人得有住处。

    不论是你们留下,还是我另外招人,房子总不会白盖的。

    ” 他们留下会更好,这样子安置合情合理。

     夫夫俩忙着榨油,宋明晖回府,找人销赃金腰带。

     李家送的金腰带,就还给李家。

     李玉阳好色,十来岁就在花街出没,豪言“好子弟嫖好姑娘”,传了一阵佳话。

     成亲后有所收敛,花街新长成的苗苗却都给他过目。

     哪家院子不想巴结个有钱有势的恩客? 李玉阳正巧好色,很合花街各院的心意。

     他每个月,都有个七八天住在花街,东家跑跑,西家坐坐。

     柳家院巴结过,现下李家五姑娘在白家院,明面上就在这两家找,余下的也不可放过。

     趁醉,给他把金腰带系上。

    扔县衙门口,给常知县送份礼。

     徐诚一听就来劲儿,他正憋着气呢! 这事简单,只在县城里,跟李家正面刚上,宋明晖也不怕。

     他叮嘱几句,把金腰带给徐诚拿着,让他带几个机灵人,一起去逛花街。

     徐诚有好衣裳,年年裁剪,就过年过节才打扮,今天拿出来穿,抹额系着,带块方巾,遇事好蒙脸。

     点数五个人,出发前先放狠话:“是去找人的,不是去嫖的,你们谁敢不顾正事,被那些唱的迷了魂,我就把你们扒光了游花街!” 五个年轻镖师收起“嘿嘿嘿”的笑脸,一激灵绷直身体,蛋蛋都是凉的。

     徐诚划了几条街,分头逛去。

     他先去柳家院,柳妈妈不会每个客都迎,今晚生意不好,留了两个姐儿在前头。

    两人正在嗑瓜子。

     徐诚看见瓜子,就想到小鱼的夫婿被人笑坏了名声,眉头紧皱。

     两个姐儿把他迎进屋,徐诚知道院里的潜规则。

     要找人,直接问,那就是没有。

     不问的话,自己闲逛,找不到是没有,找到了是偶遇。

     想闲逛,酒得点足,屋里放人了,外边的护卫才不会拦。

     他叫了两壶清酒,给了五钱银子,再上一碟瓜子:“你们给我用嘴嗑,咬进去,连带瓜子皮一起吐出来的那种嗑。

    ” 他要倒李玉阳嘴里,恶心死他。

     这是另外的价钱。

     徐诚冷脸再拍五钱在桌上。

     她们嗑。

     柳家院没有李玉阳。

    溜达一圈,后边恩客只两个,生意惨淡。

     过前门,徐诚用她们提供的粉纱帕子把瓜子装起来,团吧团吧,塞腰带里,出门沿街走,径自去白家院。

     白家院比柳家院大,更加雅致,没有艳俗淫靡气,院里有花树,树下石桌配圆凳,现在没人,上面放一盏圆灯笼,上书四字:“今夜满客。

    ” 生意真好。

     满客有满客的进法,徐诚被两个小厮送出来,拐个弯儿,绕到后面,拿方巾蒙脸,翻墙进。

     他看光源靠近,又听声音找,找到院中心的一处小屋。

     小屋独栋,亮着光。

    周围都黑漆漆的。

     这不像满客,更像是包场。

     包场…… 徐诚记得,小鱼说过,李家送了个姑娘给北方官爷。

     现在来的是那位官爷? 他原地踌躇,才在山匪头子那里吃过亏,现在不敢莽。

     全家都没人知道北方官爷是哪位爷,难得碰上,直接走又太可惜。

     徐诚绕着圈打探,发现这里护卫很少,就三个,他轻轻松松就绕过去了。

     墙根不好靠近,那边一直有人转圈巡逻。

     屋顶也不好上,这里空旷,上去就是活靶子。

     他想上梁,在廊柱的梁上吊着、蹲着,勉强能听见一些动静。

     说干就干。

     他避开巡逻的护卫,猫过来,熟稔爬柱上梁,手扒着梁沿,腰刚发力,想抬腿跃上,眼角余光发现梁上有人。

     徐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