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共白头

关灯
过年前,谢星珩抽空,处理了砖窑厂的订单。

     定制的罐子图样很简单,但上面有梅兰竹菊的图样,附带一些以梅兰竹菊为主的诗词句子。

     等蜂蜜、果酱出货时,就用这个罐子装。

     要叫价的商品,除了品质之外,包装也是有讲究的。

     谢星珩让砖厂老板现在就多招学徒。

     “趁着还有空闲,把手艺练出来。

    你不要舍不得教,现在舍不得教学生,以后有大钱,你也搂不住。

    ” 砖厂老板很犹豫。

    津口县就他一家砖厂,教出去了,他怕有了竞争。

     谢星珩不跟他客气:“你没教出足够接我大单的人手,我就从外地招商,有的是砖厂愿意来挣钱。

    ” 砖厂老板看看这些罐子,想想整季的果干都卖光了,咬咬牙问:“我教十个人?” 谢星珩:? 谢星珩问他:“你有儿子吗?当接班人培养的儿子,让他来跟我谈。

    ” 砖厂老板听了,就知道谢星珩是嫌他小气,他要谢星珩给个准头。

     “你那能有多大的单子?我现在一家有十几个号人在做这活计,再来十个都不够?” 谢星珩摇摇头。

     “你知道果酱厂初期招工人数是多少吗?” 砖厂老板摇头。

     果酱厂还没开业呢,他哪知道? 谢星珩比了个巴掌。

     砖厂老板问:“五十个?” 谢星珩吓他,也是实话。

     “五百。

    ” 砖厂老板差点吓掉下巴。

     “这、这么多?” 津口县有多少人来着? “今年的果干是全县动员,明年果干照样,但果酱厂需要进货,除了津口县,我还要去更南边的县城进货。

    坛子的需求量,你自己想想。

    初五我就离开了,你这之前给我答复,定不下来没关系,你有多大场地,就做多大生意。

    ” 扶不起来,不硬扶。

    浪费时间。

     不如招商快,政策上给足便利,生意上给足利润,拉一帮在家乡过不下日子的手艺人,轻轻松松。

     这可是古代,哪里都缺人才,偏偏上位者不把这种技术性人才当回事。

    有心找,都能找到。

     果酱厂除却果酱,还要再联动糖厂。

     联动糖厂的事,谢星珩要缓缓,现在糖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预期。

    再快,容易出岔子。

    他们可以有一年的时间,求稳。

    先把原料的事情稳定下来。

     而且他还有点私心,果浆加淀粉,可以制作水果软糖。

     淀粉种类有很多,藕粉是一种。

    他老家枫江县,有千亩荷塘的盛景,不缺莲藕。

     他在乡试时带动过家乡的咸鸭蛋,以后在软糖上还能联动一下,彻底将枫江县的经济盘活。

     他对枫江县的印象很浅,但谢家的根在枫江县。

    这般作为,能让家乡的百姓说个好。

     他为多出来的这条命,也算尽心了。

     送走砖窑厂的老板,谢星珩带着几块有手印、脚印的盘子回屋。

     江知与正给宝宝穿衣服,他们路上换下来的衣服都晾干了,又能穿漂亮衣服了。

     谢星珩听见漂亮衣服就心酸,他让江知与看看盘子。

     “摸起来很粗糙,留个纪念还不错。

    ” 小盘子是宝宝们的手脚印,大盘子是他们夫夫俩的手印。

     江知与拿着细细看,用手指触摸着临摹,还想起来一件事。

     “对了,我们生意做得远,以后跟钱庄打交道多,我手上是留不了现银,都要兑成银票,你手里有需要存起来的银子吗?我们到时一起去钱庄。

    ” 钱庄,古代的银行。

    真正的暴利行业,也是盐铁之外,普通商人碰之即死的东西。

     并非是因朝廷禁止,而是小钱庄没有安全保障,也就没有民众信任度。

    没人来存钱,钱庄就开不下去。

     真正开办起来的钱庄,老板必然跟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必然会成为某位大人的鞍前马。

     他们互相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问他存钱的事,谢星珩心里馋了好一会儿,然后跟江知与说:“穷啊,没有钱。

    ” 江知与奇怪:“你不是说你在津口县挣钱了吗?” 谢星珩尴尬。

     那不是也花了吗。

     锦缎的价位,随便出去打听打听,哪一样能便宜了? 他还全挑好货拿。

    尤其是给江知与买的两双绣鞋,锦缎做面,金丝银线穿珠串玉,一双鞋子的造价都多少银子了? 谢星珩想想就坐不住了。

     他来回踱步,走来走去。

     还得再想法子搞点钱花花。

     两个小宝贝穿好了衣服鞋袜,也下地走动。

    看谢星珩转来转去,两个崽就跟着他后边走。

     谢星珩一转身,看见两个小尾巴,不由失笑。

     他蹲身,一下捞起两个崽,“嘿”一声发力站起来,说:“真结实,再长长,我就抱不动了。

    ” 两个宝宝也“嘿嘿”。

     江知与把盘子收好,跟他说:“果酱厂现在开业,也没多少果子,你开春就招人,能行吗?” 谢星珩就说他老实。

     “咱们自己当然不行,你去找徐诚商量商量,找他拿点银子,再借些人手,把场面撑起来。

    这事办成,你们俩的‘糖王’之名,会传遍大江南北。

    从此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个糖商能跟你们相提并论。

    ” 水果糖、软糖、水果软糖,是最终王炸。

     趁着没结果子,先借钱借人,把更南面的路简单修修。

    夏季之前,打通商路。

    到了结果期,就是蓄力的时候了。

     现在以南路为重,分厂不再开,加盟商也不必急。

    守家,开路,悄悄发育。

     江知与听着一愣,忙问:“是要做水果糖吗?” 谢星珩夸他聪明。

     江知与摆手:“这不算聪明,你之前寄东西回家,我就有想法,果酱果干都太少了,我又听说诚哥儿在嘉源省开分厂,这事就没急着弄。

    ” 丰州县的水果价格高昂,他在丰州县买来尝试不划算,徐诚就近取材就很便宜了,又新鲜,种类也多。

     谢星珩还是夸他聪明。

     “怎么没见别人做水果糖?” 江知与被他逗笑:“因为贵啊。

    ” 他们在南地,才感觉水果又多又便宜,到外面看看?运输也不方便,哪个糖商能有这个手笔? 都聊到这个了,江知与又问:“那来年收购水果的价位呢?” 谢星珩说:“原价。

    津口县只应急收购,不会要很多,更多的还是去外地进货。

    本地的留给其他果商,他们吃不下的,我们再接下。

    价格抬不了,现在缺钱,而我会还给他们的。

    路修起来,就有数不尽的财富源源涌进来,不占他们便宜。

    ” 江知与看他有主意,就不说拿钱给他应急的事,两人聊了好一阵,等宝宝听得不耐烦了,夫夫俩又带着宝宝出房门,到外面走廊上转转,也去爹爹他们那里坐坐。

     宋明晖在剪窗花,桌上摆了很多红纸,还有写好的对联,只等到日子贴上。

     江承海在旁边连连夸赞:“今年的字又比往年精进了,更加厚重有力,不错不错。

    ” 江知与喜欢窗花,拿了几对,回西厢房贴上。

     宝宝们就留在宋明晖那里,撕纸玩。

     剪废了的窗花有一些,镂空着有图案,宝宝们喜欢这个。

    又好撕,他们抓着爱玩。

     江知与跟谢星珩贴窗花的时候,把话题续上。

     “那我什么时候去找诚哥儿说?” 谢星珩说:“初一吧,快过年了,给人歇歇。

    ” 现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