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徐诚林庚南地线

关灯
家的,但我们都明白,这是他们给江致微的产业,迟早会交接。

    所以果酱、果浆出货,自家厂子左手倒右手,依然账目明晰。

    ” 林庚看向徐诚,与他对视:“但皮料生意,是他们家往权贵圈子靠近的第一步。

    这是不可退让的。

    同时,他们也不能贪多,皮料已经足以让江家拿到入场资格,再贪多,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 徐诚冷不丁打了个激灵,还没想到那一处:“什么杀身之祸,谁要杀他们?” 林庚指指自己:“我,谢敬之怕我动手杀功臣。

    ” 徐诚听到这里,就放松了下来。

     男人之间的交情,真是奇怪。

     “那你怎么办?真的不给江家分吗?” 林庚点头:“不分。

    他押宝了,买定离手。

    ” 成败在此一博。

     徐诚听出他意思,又把信件看了一回,不再帮着劝。

     朝局大事,他还没学通透。

    这两个都是顶顶聪明的人,他们有了默契,多嘴劝说,还会弄巧成拙。

     徐诚给他看“便宜大碗”的样品,问他:“你看这个包装能在南地推广开吗?” 林庚接过去看,说:“可以。

    哪有百姓能拒绝送碗的诱惑。

    ” 这事不用徐诚去跑,林庚叫个人,把样品送到砖瓦窑,让他们照着样式来。

    先定五千个碗。

     徐诚有销售策略。

     百姓们拿到果干的钱以后,就搞一场“丰收”活动。

     津口县的百姓一辈子都吃不了几回糖果,他可以搞个优惠点的活动,让他们尝尝鲜。

     无需太高的价位,既能有糖,也能有碗。

     他还想做双喜糖盒,百姓家有了钱,就爱办喜事,抓紧把家里孩子的婚事解决。

    都是买糖,喜糖更应景。

     但这个时节,全县都找不出几个闲人。

     砖瓦窑接这个单子,还是因为他们是县里重点扶持的对象,一切优先砖瓦窑的生意。

    忙起来县里会抽调人手,帮忙给他们摘果子,做果干。

     徐诚想了想,只好去找印些双喜字样,贴在大碗肚上,也喜气好看。

    还实用! 其他样式,津口县不考虑。

     没有人手,也没有本事。

    等糖运到丰州县,再从丰州县分装,转而售卖。

     今年的果干制作时间和去年一样,三蒸三晒的时长在这里,谁也快不了。

     因南地县城的生意都谈妥了,他们也有果干送来售卖。

    才开始制作第一年,没有那么多商人吃得下。

     果干送来,双方都有赌的成分。

     为了更快的回笼资金,把货款结算给百姓们,也是赶着季节清货,林庚调用了卫所的兵卒,让他们充当运货的护卫,每一队都有个“生意人”领着。

     有些是丰州来的,有些是去丰州县学习过的当地人。

     他们出货之外,去年来这里的果商们,照着去年的进货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商人进货。

     从六月下旬开始,津口县进出的车辆就连绵不绝。

     果干要卖出南地,别地又没有这么多果干,消息也没传来。

    车辆过境时,附近府县的人都看呆了。

    部分县官还误以为津口县的“土皇帝”们终于造反了,还跑去卫所,要人守城防卫。

     得知只是售卖果干的车队后,大家又是笑,又是不敢置信。

     去年时,果干在附近府县售卖过,有些百姓还记得。

     但那时才多少货?今年这是果干成灾了吧。

     送货的车队,没有必须在哪一站停靠的要求。

     他们可以沿路出货,出了货,再回津口县拉货。

     更南边的府县,所出果干,需要他们送到津口县来,否则就要再等一等。

     林庚在南地势力庞大,但不敢一次调动太多卫所的士兵来帮忙。

     地广人稀的地方,做大事可以,调兵是藏不住的。

     津口县的送货队伍,都是多地少量的调动,还都在外头跑动,不显眼。

     要是南地各处连成一条线,那完了。

    今年的果干也不用卖了。

     为此,他又想了法子。

    以村落为集体,每一个村子,都要选出劳动力过剩的家庭,最低出一个人,当运输队成员。

     家里人多地少的,可以到运输队来挣钱。

     运输队的工钱,各家平摊。

    算下来,一家最高出三十文。

     果干运出来卖掉,两斤回本。

     这样子操作下来,才让车队做到了连绵不绝。

     等这队人走近了,当地人才会发现,并非是车队连绵不绝,更南边的城市,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牛马。

     他们用双肩来抗,用双脚来走。

    他们一步步,带着家乡的希望,在炽烈日光的炙烤中,来到了津口县。

     徐诚看着他们瘦黑的身体,双眼水汽蒙蒙。

     世间穷苦人,莫过于百姓。

     他跟林庚商量:“这个季节苦芽茶多,我让人煮些苦芽茶吧?白水喝着没滋味。

    苦芽还解暑去热。

    仓房里粮食多,看着做些糙面饼子,来的人都喝口茶,吃个饼子,也好续续体力。

    ” 林庚侧目看他:“这件事会持续几个月,饼子能吃掉你百石粮。

    ” 徐诚算了笔帐,粮食对百姓来说,价格不低。

    多数都是吃糙面陈米。

    但对他而言,还好。

     马上要丰收了,粮价上不去。

     “嗯,买得起。

    ” 果浆赊个账,等水果糖卖了,再还钱。

     林庚摇摇头:“不用买,仓房里有,就从仓房里拿吧。

    ” 徐诚也侧目:“啊?那不是你的军粮吗?我是说,我先做饼子,跟着买新粮还回来。

    ” “什么你的我的,民为贵,先吃着吧。

    军粮我会再买。

    ”林庚说。

     徐诚笑起来:“哦,不分你的我的,但我买新粮不行,你买就行?” 林庚说他嘴贫,然后道:“战时不动军粮,荒年不动赈灾粮。

    现在两不沾,只能我们出钱了。

    ” 为心中的怜悯。

     徐诚抓住他手。

     他还不知道嫁给权贵之人,做个世子夫郎要做什么,林庚从来没要求他必须做什么。

     他之前跟江知与说,他只要对得起百姓就好。

     现在也坚定这点。

     不止是他想明白了,也是他看过不眼。

     他想,若能让治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也不枉他“飞上枝头”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