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芸台雾(1)

关灯
端午一过,天气便十分炎热。

    好在阶下的杨柳、梧桐高崇文没有砍走,大堂中依旧荫荫翠润。

     薛涛走了一身香汗,在耳房略坐坐静心,然后备茶备笔墨纸砚。

     武元衡诸事省检,但文人没有不喜欢文房四宝的。

    蜀中是造纸胜地,物美价廉,薛涛便为他将鱼子笺、广都笺、竹纸、麻纸、绫纸、印金纸、金泥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纸,乃至玉版,表光,经屑,人物花木暗纹等等色样的纸笺都搜罗了来,有的用来写信,有的用来写诗,有的用来上表,有的用来传令…… 弄得武元衡的书僮常笑说:“有薛娘子在,我们可以回长安老家了。

    ” 薛涛备好笔墨纸砚,走进大堂。

    几个幕僚先笑道:“薛娘子又出名了!” “整个大唐诗坛都在议论你!” 薛涛摸不着头脑:“我最近并没写诗。

    ” “你没写诗,却有人在诗里写你呢。

    ”幕僚们说。

     薛涛往案上一看,却是韩愈、白居易、王建等人寄给武元衡的和诗,《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和《和武门下伤韦令孔雀》等。

     薛涛一一读了,笑道:“这写的都是韦太师留下的南诏孔雀,并不是写我。

    ” “孔雀就是你,你就是孔雀,这我们在长安时就知道。

    那会我还想,你难道是只孔雀精吗?”一个书僮说。

    大家都笑了。

     “武相国为你脱了籍,诗人们都猜测你将往哪里去呢。

    你看,韩愈说你‘坐蒙恩顾重’,应该‘毕命守丹墀’,永远留在西川侍奉我们相国。

    ”一个幕僚拱手取笑道。

     可我已经不是乐伎,不会再像那只鸟一样圈在笼中,任人安排。

    薛涛扬起嘴角在心里说。

     “相国来了。

    ”众人俯首,薛涛看见武元衡一袭白衣走进来。

    他为人清简,甚至不在乎服色。

    薛涛一开始吃惊,现在也已习惯了。

     官员们到齐,早会上,武元衡提拔了柳公绰、杨嗣复、裴度等有才干的新人。

    会毕官员退下,武元衡将一页名单拿给薛涛:“你看看。

    ” 薛涛看了,大半都熟识,是韦皋在位时的各州刺史。

     武元衡挥退众人,只剩他们两个,方道:“西川的军权将要下放给他们。

    你认为哪些人适当?” 薛涛用手指出几个人名:“这几个人,是韦太师口中文治武功的全才。

    他们本身就能带兵。

    ” “嗯。

    ”武元衡筹谋,“我知道了。

    ” 薛涛又指一个人名道:“这人始终不肯依附刘逆。

    当时刘辟拿刀剑抵在他脖子上威胁,他竟说要杀快杀,我的脖子又不是磨刀石,磨蹭什么?刘辟反倒怕了,赞他是忠烈之士,留了活口。

    ” 武元衡不禁笑道:“此人镇守边关,绝不会投敌。

    ” 他又问:“有没有绝不可任用之人?” 薛涛笑道:“应该没有‘绝不可任用之人’,只看相国怎么用。

    ”她想想指一人:“几年前,这人被军队劫了粮食,却不敢声张。

    韦太师问时,他反而替军将遮掩。

    ” “我也听说此人懦弱。

    如果让他掌控兵权,属下的军人还跋扈得了得!” 薛涛礼一礼:“相国英明。

    ”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