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家里聚餐

关灯
陈今尴尬了一瞬,就问:“你和你堂姐谈好事情了?” “该谈的谈得差不多了,可能还得回老宅和人吵几架才能定下来。

    ” 沈百川说得风轻云淡,陈今也是习以为常。

    旁边的聂荣时不时地悄悄觑他们俩一眼,心道:还得是他们两个啊,怪不得能经常一起看热闹吃饭去。

     “这里头到哪一步了?”沈百川也专心看起了热闹来。

     “还在骂呢,你看刘阳和他爸,就前面那个人,他们俩的态度也挺气人的。

    ”说是这么说,陈今还挺欣赏的。

    有时候就是得无赖一点,不然制不住不讲道理的人。

     看,刚刚还说想和老头子在一起、不是看中人家钱财的那女的,现在也犹豫了。

    要是什么都分不到,东西都攥在秃头三手里,她还跟着个老头子做什么? 这也是一个聪明人。

     陈今回头,去找刚刚那位婶子又要了一把炒花生,然后和沈百川、聂荣分了。

     有人看到,也朝婶子伸手要炒花生,得到了一手心的花生壳。

     刘阳拿小卖部里的冰汽水分给来测量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笑得见牙不见眼,往院子门外扫一眼,看到前排的几个熟人,又把篮子里剩的汽水拿出去给分了,顺道给陈今拿了一瓶,正要走过去,被陈今喊住,又分出去两瓶。

     “谢谢你家的汽水啊。

    祝你家拆迁顺利。

    ”拿了人家好处,陈今是不吝啬说好话的。

    好歹曾经也是桥东村“嘴甜的孩子”。

     “嘿嘿,借你吉言,哈哈,再给你拿一瓶。

    ”刘阳现在乐癫癫的,还是他爸喊他,他怎么也得在门口笑一会儿。

     刘阳家里的楼房没那么多,就那么两栋楼,但好就好在,刘阳是独生子,当家作主的人是他爸。

    这么一看,他家虽然只有两栋楼,但他对比村里不少同龄人,这个条件算得上靠前的了。

     多得的一瓶汽水,陈今顺手就给了请她吃炒花生的婶子,她是懂借花献佛的。

     聂荣被她这操作看愣了,过了一会儿,失笑道:“今姐,你在桥西村里的人缘也还行啊。

    ” 陈今摆摆手,“这村里还是有正常人的。

    正常人都会觉得我做的没错。

    ”说她的,统统不是正常人。

     里头院子,任那老头怎么撒泼打滚,秃头三就都是那副样子,反复强调现在已经这样,让他安心过日子,他实在想结婚也成,每个月按时给他们生活费,就当给他请个长期保姆了。

     这话一出,老头子是有点乐意了,但那女的可不乐意。

    要不是为了钱,谁能看得上个老头子?又不是脑子抽了。

    然后就开始掉眼泪,说既然如此,还是算了罢接着,老头子又闹开了。

     一直到人家测量完准备要签字了,也还是没掰扯出个结果来。

    签字按手印的时候又是一顿乱,村干部帮忙去拦着老头子,秃头三也不管他家老头子怎么咒骂,签字按手印那叫一个流畅。

     大家都跟着工作人员去3号家了,刘阳家里头还有老头的嚎叫声。

     陈今看了眼时间,道:“我准备走了,今晚家里人要一起吃饭。

    ” 又问沈百川:“你要不要跟我的车回市里?” “不用,我待会跟我堂姐的车回老宅。

    ” “那行。

    你们有空,你们两个跟着去看吧。

    看到有意思的,下次和我说哈。

    ”陈今和俩人道别后,抱着大橘,脚步轻快,朝着村尾走去。

     聂荣看天看地看前头,“沈总,你还要继续看?” “我也准备走了,再会。

    ”沈百川边走边给他堂姐打电话,没一会儿,车子开过来,上了车,没一会儿就离开了村里。

     聂荣挠挠头,犹豫是继续跟着大部队去3号家,还是返程回去算了。

     — 二舅和二舅妈是单独打车过来的,正好回去的时候正好跟着陈今的车走。

    二舅和二舅妈还在纠结要钱还是要房子的事情,问陈今,陈今就道:“我还是看好这一片的房子,以后得了房子,我也准备留着出租。

    ” 有好几处房子可以收租,家有恒产,心中不慌呐! 看来二舅和二舅妈对玫瑰园还是有点执念的。

     他们到饭店的时候,只有三表哥先到了,其他人都还没来。

     “哟,富婆姐,刚刚进来的时候,我看你脑袋一闪一闪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原来是冒金光啊。

    ”三表哥又黑了一块炭,见着她就调侃。

     听他说陈今是“富婆姐”,家里长辈笑吟吟的。

    别说,这个称呼还挺恰当的。

     调侃归调侃,趁着长辈们点菜的功夫,陈今凑过去和三表哥说旅行社的事情。

     先是问了他和蒋卫军、黄浩报考夜大的事情,确定了他们都确定是去读旅游管理或者企业管理课程。

     又问了关于上次说到的,三人一起管理旅行社的事情。

     “没什么意外,之前说我和蒋卫军出去带团,大后方交给黄浩,那是刚开始,当时谁也不知道旅行社能做多大,肯定是保守着来。

    现在规模上去了,规矩不改不行。

    黄浩在大后方管得久了,不仅是他自己习惯了一言堂,还有他家里人,想着塞亲戚。

    我和蒋卫军是绝对不同意的。

    才有了点起色久飘起来,忘了当时出去跑了多久才给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