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11
关灯
小
中
大
贺知章也是感叹:“老夫当日呼你为谪仙人,谓你从天界误谪凡尘,现在看来,不是天界,而是古朝。
”可惜这贬谪之所,是幸耶?还是不幸耶? 未央宫。
刘彻之前一直希望李白如果在他的武帝朝就好了,但听到这里,他忽然有一些怀疑,如果现在有人在他耳边反复陈说纵横之术,他真的愿意听信并将那人委以重任吗? 汉初。
预判成功的刘邦心情颇好,只见他一边敲着桌子一边故作深沉道:“唉,若是李白生在那逐鹿中原之际,乃公倒也能尝试用他一用。
” 不说旁的,乱世纵横,应该更适合他吧? 三国。
曹操一拍桌子,仿若醍醐灌顶:“李白应该来投奔我呀!我可以专门为他写一首《短歌行》!” 然后把陈琳手上的檄文都交给李白来写,这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正在府中的陈琳突然觉得背后一凉,并不知晓自己的老板生了换掉自己的心思。
虽然,不一定换得掉就是了。
中唐。
白居易忽然想起李白的一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人生道路如此广阔,却唯独没有我之出路,如今看来,这大道,是盛唐诸士的大道,而非太白的大道啊!” 【这里好像是一个悖论,盛唐因李白而精彩,可在盛唐的李白,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似乎,他不是生来就不愿做官,而是时代并没有给予他机会;他不是不适合做官,而是不适合做盛唐的官。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读一读结尾那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他梦醒之后的呐喊,他喊得那样声嘶力竭。
“生命在最困顿的时候,才会发出反抗的强音,他的傲岸不屈,建立在他作为一个士人不得志的辛酸悲苦之上。
一句穿越千古的名句背后,是一个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或许,只有杜甫,才真正懂得李白。
】 长安院落。
贺知章轻轻叹息:“吾不如也。
” 李白神情愀然,眼眶却有些微微泛红:“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齐地。
杜甫没忍住鼻头一酸:“太白兄太苦了……” 世人只见到他的诗文盖世,哪里能想到,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憔悴落寞的失意人呢? 中唐。
白居易亦是面露感慨:“当日李白因永王之罪被捕入狱,时人皆说李白可杀,子美偏道‘吾意怜其才’,后来李白长流夜郎,子美不知他已被赦还,日日忧虑竟以致入梦,其情若此,实乃感人。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句,每每读来都让人落泪啊!” “是啊,”元稹点点头,“‘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李杜虽交游尚短,但知交倾盖,《梦李白二首》,便是二人情谊的见证。
诗中所书,确实只有子美,才懂得太白。
” 开成年间。
李商隐一边感动于李杜二人的感情一边寻思,是不是给杜牧也写封信?他们明明与前代两位如此伟大的诗人同姓,却没有发展出如那两位诗人一样的友情,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 北宋。
苏轼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刘柳,而李杜元白记梦之作,更见情谊深厚。
”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元白记梦之作,或许有效法于杜诗也未可知。
”苏辙回答道。
苏轼一笑:“诗可效法,情却不可效法。
” 元白的友谊,也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诗人总是天真的,理想主义的心灵让李白无暇顾及现实的规则,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这样的“悖论”,因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个纵横家,但容不下一个天才的诗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样一个李白,昂扬的时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样一个歌手。
】 水镜的画面突然一转,出现几个大字——李白《将进酒》 众人麻了,不是,他怎么还有代表作啊?! 铿然的乐声传来,只见画面上出现一个房间,一个短发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怀抱一把未曾见过的乐器,信手弹拨着,在他的右侧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顺着乐声空掌打着节拍。
这是……后世人给李白的诗谱了曲子? 众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内行如李龟年等人却是盯着画面里的乐器眼睛放光,这乐声活泼明快,和他们听过的殊为不同,曲子也丰满动听,听来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声弦转,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这是劝酒诗???” 谁家的劝酒诗从黄河开始写啊!众人一片哗然,知道李白会写,不知道他这么会写啊!《梦游天姥吟留别》不算,《蜀道难》不算,《月下独酌》也不算,他还有一首《将进酒》! 谢灵运突然开始自我怀疑,我配做李白的偶像吗?我何德何能能被这样的诗仙写进诗里啊! 音乐继续,男子的声音高亢而嘶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曹操倒抽一口凉气,同样是写人生苦短,自己是譬如朝露,李白却是朝如青丝暮成雪,转换何其速也!画面何其触目惊心也! 嬴政呼吸微微急促,是的,就是这样,人生短促,早晨尚且是满头青丝,入夜却已然变成了白头翁,生命流逝如此之快,怎能不生出仓皇眷恋之意?李白简直将时节如流的感觉写透了! 山阳竹林。
刘伶提着酒壶醉醺醺地吟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再……再来一杯!” 西晋,尚且年幼的左棻轻轻拉住拉上兄长的左思的手,仰头道:“阿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左思摸了摸妹妹的脑袋,轻轻一笑,眼中却有着不易察觉的悲伤。
东晋不是唐朝,他也不是李白,贵族塞路,寒士无门,又岂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能改变的? 但他心中终究是有所触动,若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他用手中书笔,吐尽世间不平,是不是也可以名扬后世,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上一遭? 水镜里的吟唱慷慨激昂,水镜下的众
”可惜这贬谪之所,是幸耶?还是不幸耶? 未央宫。
刘彻之前一直希望李白如果在他的武帝朝就好了,但听到这里,他忽然有一些怀疑,如果现在有人在他耳边反复陈说纵横之术,他真的愿意听信并将那人委以重任吗? 汉初。
预判成功的刘邦心情颇好,只见他一边敲着桌子一边故作深沉道:“唉,若是李白生在那逐鹿中原之际,乃公倒也能尝试用他一用。
” 不说旁的,乱世纵横,应该更适合他吧? 三国。
曹操一拍桌子,仿若醍醐灌顶:“李白应该来投奔我呀!我可以专门为他写一首《短歌行》!” 然后把陈琳手上的檄文都交给李白来写,这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正在府中的陈琳突然觉得背后一凉,并不知晓自己的老板生了换掉自己的心思。
虽然,不一定换得掉就是了。
中唐。
白居易忽然想起李白的一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人生道路如此广阔,却唯独没有我之出路,如今看来,这大道,是盛唐诸士的大道,而非太白的大道啊!” 【这里好像是一个悖论,盛唐因李白而精彩,可在盛唐的李白,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似乎,他不是生来就不愿做官,而是时代并没有给予他机会;他不是不适合做官,而是不适合做盛唐的官。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读一读结尾那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他梦醒之后的呐喊,他喊得那样声嘶力竭。
“生命在最困顿的时候,才会发出反抗的强音,他的傲岸不屈,建立在他作为一个士人不得志的辛酸悲苦之上。
一句穿越千古的名句背后,是一个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或许,只有杜甫,才真正懂得李白。
】 长安院落。
贺知章轻轻叹息:“吾不如也。
” 李白神情愀然,眼眶却有些微微泛红:“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齐地。
杜甫没忍住鼻头一酸:“太白兄太苦了……” 世人只见到他的诗文盖世,哪里能想到,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憔悴落寞的失意人呢? 中唐。
白居易亦是面露感慨:“当日李白因永王之罪被捕入狱,时人皆说李白可杀,子美偏道‘吾意怜其才’,后来李白长流夜郎,子美不知他已被赦还,日日忧虑竟以致入梦,其情若此,实乃感人。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句,每每读来都让人落泪啊!” “是啊,”元稹点点头,“‘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李杜虽交游尚短,但知交倾盖,《梦李白二首》,便是二人情谊的见证。
诗中所书,确实只有子美,才懂得太白。
” 开成年间。
李商隐一边感动于李杜二人的感情一边寻思,是不是给杜牧也写封信?他们明明与前代两位如此伟大的诗人同姓,却没有发展出如那两位诗人一样的友情,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 北宋。
苏轼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刘柳,而李杜元白记梦之作,更见情谊深厚。
”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元白记梦之作,或许有效法于杜诗也未可知。
”苏辙回答道。
苏轼一笑:“诗可效法,情却不可效法。
” 元白的友谊,也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诗人总是天真的,理想主义的心灵让李白无暇顾及现实的规则,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这样的“悖论”,因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个纵横家,但容不下一个天才的诗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样一个李白,昂扬的时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样一个歌手。
】 水镜的画面突然一转,出现几个大字——李白《将进酒》 众人麻了,不是,他怎么还有代表作啊?! 铿然的乐声传来,只见画面上出现一个房间,一个短发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怀抱一把未曾见过的乐器,信手弹拨着,在他的右侧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顺着乐声空掌打着节拍。
这是……后世人给李白的诗谱了曲子? 众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内行如李龟年等人却是盯着画面里的乐器眼睛放光,这乐声活泼明快,和他们听过的殊为不同,曲子也丰满动听,听来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声弦转,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这是劝酒诗???” 谁家的劝酒诗从黄河开始写啊!众人一片哗然,知道李白会写,不知道他这么会写啊!《梦游天姥吟留别》不算,《蜀道难》不算,《月下独酌》也不算,他还有一首《将进酒》! 谢灵运突然开始自我怀疑,我配做李白的偶像吗?我何德何能能被这样的诗仙写进诗里啊! 音乐继续,男子的声音高亢而嘶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曹操倒抽一口凉气,同样是写人生苦短,自己是譬如朝露,李白却是朝如青丝暮成雪,转换何其速也!画面何其触目惊心也! 嬴政呼吸微微急促,是的,就是这样,人生短促,早晨尚且是满头青丝,入夜却已然变成了白头翁,生命流逝如此之快,怎能不生出仓皇眷恋之意?李白简直将时节如流的感觉写透了! 山阳竹林。
刘伶提着酒壶醉醺醺地吟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再……再来一杯!” 西晋,尚且年幼的左棻轻轻拉住拉上兄长的左思的手,仰头道:“阿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左思摸了摸妹妹的脑袋,轻轻一笑,眼中却有着不易察觉的悲伤。
东晋不是唐朝,他也不是李白,贵族塞路,寒士无门,又岂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能改变的? 但他心中终究是有所触动,若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他用手中书笔,吐尽世间不平,是不是也可以名扬后世,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上一遭? 水镜里的吟唱慷慨激昂,水镜下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