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祝福1

关灯
倒是这个‘我’字用得别扭,难道此人并非鲁迅?” 他对这一点很感兴趣,平日看的话本,也有述自己之事,诸如“余亲见之”“余先公曾述一事”之类,多是为增信于人,故意渲染。

    论家阐述,也不作避讳,直点作者之名。

    楚棠在这里却不道鲁迅,反不厌别扭地以“我”相称,和他见过的评论文章又大有不同,真真是令他惊奇。

     本来犹自疑惑的白居易一听弟弟这话却是笑了:“知退想岔了。

    岂不闻诗有代言之称?文中之‘我’,或为鲁迅代言之人,自然非其本尊。

    ” 白居易是诗中名家,是自唐而臻至极,各种作诗之法层出不穷,比之尚在发展期的传奇话本成熟了不知多少倍,是以他一眼便能展开联想。

    而白行简到底也是颖悟识文之人,一经点拨立即就反应过来了。

     所谓代言,即诗家于诗中将自己拟为他人,代为言事,如杜工部“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将自己拟为幽居空谷的佳人,以表己身高洁与不遇之慨;又如王江宁“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之句,拟为闺中少妇抒发。

    前者犹可象征,后者就决然不是王江宁本尊了。

     “还是兄长敏锐。

    ”白行简向他道谢,“文中之‘我’,想必也是鲁迅一代言。

    如此,便也是话本中一人物了。

    ” 他给出自己的判断,随即又饶(zei)有(xin)兴(bu)趣(si)地看向白居易道:“兄长笔力纯熟,技艺得心应手,当真不考虑与我一同来作传奇么?” 白居易握着杯盏的手微微一顿:他还没打消这念头? 那边的白行简还在游说,说什么话本杂说亦可成为名著,后人颇爱这些解颐逗闷之本,传世之篇还可被排成戏文久久传唱,不比做诗文差之类,惹得白居易大为无言,末了还是看够戏了的元稹忍笑上来解救好友。

     “行了知退兄,乐天若是随你去做传奇,大唐可就失去一位诗魔了。

    ” 文人各有论议,但也有单纯看故事的人,他们对这个结局不甚满意:“啧,是个悲剧啊!” “人都死了,唉,我还是更喜欢看大团圆,热热闹闹的,喜庆。

    ” “这迅哥儿的心也是个狠的,怎么就把人写死了呢!” 北宋。

     李家宅里,李清照撑在桌子上,心中充满疑问:“询问灵魂有无与祥林嫂之死有何关系?祥林嫂到底是如何死的,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何事?” 这叙述分明也没叙述清楚啊! 好在楚棠并未让众人疑惑太久,只听她接着道: 【“我”是小说中的叙事者,祥林嫂则是故事的主人公。

    下面呢,请大家按下暂停键,通读文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祥林嫂的故事。

    】 【视频原因就不专门等大家了,我在这里做了个故事梗概,大家可以对照着来看一下。

    】 【祥林嫂,姓名不详,籍贯不详,自幼作为等郎媳嫁与小自己十岁的卫家山人祥林。

    二十六七岁,小丈夫夭折,她为了逃避被卖的命运逃到鲁镇,在乡绅鲁四老爷家做帮佣。

    但后来,她的婆婆还是打听到了她的消息,带人来鲁镇将她抢了回去,转卖到山里……】 她一边讲述一边将课件展示出来,众人一目十行看完,眼里几乎都现出了唏嘘之色,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响起一句话—— “这祥林嫂……也太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