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祝福5
关灯
小
中
大
色通红:“她这是什么意思?倒是来怀疑起祥林嫂了?!”
丫鬟梅香同样也是气呼呼的。
水镜里的文字犀利尖刻,楚棠读得也算声情并茂,让人一下子便能想见一个女人不怀好意发问的模样。
梅香愤愤不平:“她自己去试试看呢?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污蔑祥林嫂,还说什么善女人,哼!” 唐朝。
王维轻轻蹙起眉:“佛家……断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 宫中。
太平公主听到这里不禁冷笑连连:“怎么,她的意思是祥林嫂要一头撞死才合算?” 莫说祥林嫂本就是被逼的,便是她自行要改嫁,难道还有什么错不成?! 【很明显,柳妈认为祥林嫂头上的伤疤是耻辱的标记,话里话外都是嘲讽奚落,还怀疑祥林嫂改嫁时的反抗都是装装样子,质疑其对前夫不忠。
】 “呵~” 不少人听到这里都气笑了,只道这揣测太过恶意,却也有些明清时期的道学家捋须点头深以为然,言道若当真是贞洁烈女,合该以死明志,而非委身于人再生一子,连头上那疤都成了惺惺作态。
“如此水性杨花的女子,岂可担起一座贞节牌坊!” 先前就立牌坊一事单方面与楚棠争论的老学究吹胡子瞪眼振振有词,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仿若自己占尽天理。
【还有对她的外貌描写:“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从面相上来看,这是和祥林嫂同一阶层的底层劳动妇女,只是她的神态并不让人舒服,“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尖刻、讥讽、不怀好意。
】 【她开始自己最重要的游说——你嫁了两个男人,将来到阴司去了,你要属于谁呢?阎罗王为了公平起见只好把你割成两半。
】 【这说法当然很荒谬,但是当时的人是深信不疑的。
我们可以想见祥林嫂听到这里有多恐惧,活着的时候自己不能做一个平等的奴仆,死后到阴曹地府,竟然还不能做一个完整的鬼!阎罗王的公平竟然是这样的!】 所有人都听出了这句话里的讽刺。
皇宫之中,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试图去理解那些人的逻辑:“照这样说,祥林嫂并非自愿改嫁,全是被她婆婆逼迫,真要问罪讨公平,分明就该劈她的婆婆!” 北宋。
苏轼叹息者摇头:“这鬼神,也是个不讲理的啊!” 【祥林嫂被吓到了,于是柳妈接着建议,让祥林嫂去寺庙里捐门槛、赎罪名,以免死后受苦。
祥林嫂接受了她的建议,不吃不喝攒了近两年的工资去捐了一条门槛,自以为赎清了罪孽,可没想到当她坦然地去拿福礼时,听到的还是一句急促紧张的“你放着罢,祥林嫂!”】 四野仿佛安静了一瞬,不必再赘言,众人也能感受到一种荒谬的悲哀。
“这柳妈支的什么昏招?不仅没救人反倒把人给逼死了。
”李白很是不理解。
蜀中。
卓文君拉下脸来:“嫁了两个丈夫就要被劈成两半?哪里来的说法,简直可笑!” 唐朝。
王维的妻子崔氏推了推丈夫神色古怪:“柳妈说的阎罗地府和你平日读的佛经倒相像,佛经里什么时候有这样野蛮的道理了?” 王维闻言摇摇头,眼中透出几缕复杂:“后朝的佛说,我竟看不懂。
” 明朝。
冯梦龙沉沉叹息:“一段叙事又接入一个柳妈,横生波澜,似有转机,实为将书中人拉向死地。
遥想祥林嫂攒钱之时撑着何种心劲,捐门槛时如何如卸重负,赎罪后如何坦然,在被喝止的那一刻便如何天塌地陷。
不动声色,即写一人之心死,鲁迅笔锋,锋利如刀啊!” 他有些感慨,他们作话本,总忍不住在其中插入一番言说,或抒己愤、或劝人心,又敷衍一段团圆,点缀些许光亮,劝慰世人。
但鲁迅全然没有这些笔法,他只是冷峻地描绘,恰似解牛的庖丁只将结果呈现,而如何触目惊心,全在观者。
这样的笔法,只让人觉得怕。
【在这之后,祥林嫂仿佛大受打击似的,脸色灰黑、眼睛窈陷、精神不济、胆怯呆滞,最终被鲁家赶了出去,死在祝福之夜。
】 【从这里的因果关系来,柳妈要害祥林嫂已经非常明显了,祥林嫂也确实因为她丧失了生的希望。
但需要明确的是,柳妈真是的天生坏种不怀好意吗?她是有意要害祥林嫂的吗?】 “不是吗?” 唏嘘义愤的百姓们有些发懵,如果不是柳妈故意说些阴司鬼神的事来吓人,又支了个无效的昏招,祥林嫂怎么会希望破灭而死?事情再明白不过,楚姑娘不会想替她辩白吧! 北宋。
李清照略一思索却是立即明白了楚棠的意思,脸色一瞬间更差了。
一旁本还在疑惑的侍女见状不由得好奇地问:“小姐,你知道答案了吗?” 李清照轻轻呼出一口气,仰头看着水镜,目光似冷似嘲:“她不是要害她,她是要……帮她。
” “啊?”梅香愕然。
水镜解答了她的疑惑:【其实不是,她是真的按照自己的经验向祥林嫂讲明处境。
我们看她给祥林嫂出的主意——捐门槛做替身。
】 【所谓替身是旧时迷信的一种说法,认为人死后到阴间还有鬼魂,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罪,可以用人或物代替赎罪。
这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罪。
祥林嫂有什么罪?】 祥林嫂有什么罪?众人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倒是一众儒生反应极快,个个凛然极了,大声道:“有何罪?改嫁便是她最大的罪过!” 话音刚落,水镜上出现两个鲜红的大字——改嫁。
方方正正的粗体红字被放置在正中央,黑色背景上映着的鲜红倒像是如血一般,让人看着压抑而心惊。
【前面我们说,鲁四老爷一家认为祥林嫂改嫁过,不干净,这是一个理学家兼一个地主统治阶级给祥林嫂定罪。
】 【但认为祥林嫂有罪的不止鲁四老爷他们,柳妈也这么觉得,她又根据自己知道的阴司轮回给祥林嫂一渲染,告诉祥林嫂,你要想赎罪,摆脱这样的死后命运,就得去捐门槛。
她接受了统治阶级“改嫁有罪”这一思想条例,转而又向祥林嫂施以神权的恐惧。
】 汉朝。
吕雉选择性忽略那些“权”啊“阶级”之类的字眼,半是疑惑半是嘲讽地开口:“女子改嫁,何时成了罪过?” 那朝堂之上的陈平,将近而立才娶得一个屡嫁之妇,也不曾见有何人嚼舌根。
放在祥林嫂身上,别说她是被逼的,就是一个普通女子,死了丈夫过不下去也是可以再嫁的吧!后人连这都能定罪? 【可是事实上,改嫁哪里是罪呢?大家会认为改嫁有罪吗?不说现在二婚的大有人在,《孔雀东南飞》里,被休回家的刘兰芝不是仍旧有人求娶吗?家里高高兴兴给她张罗婚事,没有人觉得再嫁是一件可耻的事,凭什么他们就要给祥林嫂定罪?
水镜里的文字犀利尖刻,楚棠读得也算声情并茂,让人一下子便能想见一个女人不怀好意发问的模样。
梅香愤愤不平:“她自己去试试看呢?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污蔑祥林嫂,还说什么善女人,哼!” 唐朝。
王维轻轻蹙起眉:“佛家……断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 宫中。
太平公主听到这里不禁冷笑连连:“怎么,她的意思是祥林嫂要一头撞死才合算?” 莫说祥林嫂本就是被逼的,便是她自行要改嫁,难道还有什么错不成?! 【很明显,柳妈认为祥林嫂头上的伤疤是耻辱的标记,话里话外都是嘲讽奚落,还怀疑祥林嫂改嫁时的反抗都是装装样子,质疑其对前夫不忠。
】 “呵~” 不少人听到这里都气笑了,只道这揣测太过恶意,却也有些明清时期的道学家捋须点头深以为然,言道若当真是贞洁烈女,合该以死明志,而非委身于人再生一子,连头上那疤都成了惺惺作态。
“如此水性杨花的女子,岂可担起一座贞节牌坊!” 先前就立牌坊一事单方面与楚棠争论的老学究吹胡子瞪眼振振有词,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仿若自己占尽天理。
【还有对她的外貌描写:“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从面相上来看,这是和祥林嫂同一阶层的底层劳动妇女,只是她的神态并不让人舒服,“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尖刻、讥讽、不怀好意。
】 【她开始自己最重要的游说——你嫁了两个男人,将来到阴司去了,你要属于谁呢?阎罗王为了公平起见只好把你割成两半。
】 【这说法当然很荒谬,但是当时的人是深信不疑的。
我们可以想见祥林嫂听到这里有多恐惧,活着的时候自己不能做一个平等的奴仆,死后到阴曹地府,竟然还不能做一个完整的鬼!阎罗王的公平竟然是这样的!】 所有人都听出了这句话里的讽刺。
皇宫之中,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试图去理解那些人的逻辑:“照这样说,祥林嫂并非自愿改嫁,全是被她婆婆逼迫,真要问罪讨公平,分明就该劈她的婆婆!” 北宋。
苏轼叹息者摇头:“这鬼神,也是个不讲理的啊!” 【祥林嫂被吓到了,于是柳妈接着建议,让祥林嫂去寺庙里捐门槛、赎罪名,以免死后受苦。
祥林嫂接受了她的建议,不吃不喝攒了近两年的工资去捐了一条门槛,自以为赎清了罪孽,可没想到当她坦然地去拿福礼时,听到的还是一句急促紧张的“你放着罢,祥林嫂!”】 四野仿佛安静了一瞬,不必再赘言,众人也能感受到一种荒谬的悲哀。
“这柳妈支的什么昏招?不仅没救人反倒把人给逼死了。
”李白很是不理解。
蜀中。
卓文君拉下脸来:“嫁了两个丈夫就要被劈成两半?哪里来的说法,简直可笑!” 唐朝。
王维的妻子崔氏推了推丈夫神色古怪:“柳妈说的阎罗地府和你平日读的佛经倒相像,佛经里什么时候有这样野蛮的道理了?” 王维闻言摇摇头,眼中透出几缕复杂:“后朝的佛说,我竟看不懂。
” 明朝。
冯梦龙沉沉叹息:“一段叙事又接入一个柳妈,横生波澜,似有转机,实为将书中人拉向死地。
遥想祥林嫂攒钱之时撑着何种心劲,捐门槛时如何如卸重负,赎罪后如何坦然,在被喝止的那一刻便如何天塌地陷。
不动声色,即写一人之心死,鲁迅笔锋,锋利如刀啊!” 他有些感慨,他们作话本,总忍不住在其中插入一番言说,或抒己愤、或劝人心,又敷衍一段团圆,点缀些许光亮,劝慰世人。
但鲁迅全然没有这些笔法,他只是冷峻地描绘,恰似解牛的庖丁只将结果呈现,而如何触目惊心,全在观者。
这样的笔法,只让人觉得怕。
【在这之后,祥林嫂仿佛大受打击似的,脸色灰黑、眼睛窈陷、精神不济、胆怯呆滞,最终被鲁家赶了出去,死在祝福之夜。
】 【从这里的因果关系来,柳妈要害祥林嫂已经非常明显了,祥林嫂也确实因为她丧失了生的希望。
但需要明确的是,柳妈真是的天生坏种不怀好意吗?她是有意要害祥林嫂的吗?】 “不是吗?” 唏嘘义愤的百姓们有些发懵,如果不是柳妈故意说些阴司鬼神的事来吓人,又支了个无效的昏招,祥林嫂怎么会希望破灭而死?事情再明白不过,楚姑娘不会想替她辩白吧! 北宋。
李清照略一思索却是立即明白了楚棠的意思,脸色一瞬间更差了。
一旁本还在疑惑的侍女见状不由得好奇地问:“小姐,你知道答案了吗?” 李清照轻轻呼出一口气,仰头看着水镜,目光似冷似嘲:“她不是要害她,她是要……帮她。
” “啊?”梅香愕然。
水镜解答了她的疑惑:【其实不是,她是真的按照自己的经验向祥林嫂讲明处境。
我们看她给祥林嫂出的主意——捐门槛做替身。
】 【所谓替身是旧时迷信的一种说法,认为人死后到阴间还有鬼魂,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罪,可以用人或物代替赎罪。
这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罪。
祥林嫂有什么罪?】 祥林嫂有什么罪?众人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倒是一众儒生反应极快,个个凛然极了,大声道:“有何罪?改嫁便是她最大的罪过!” 话音刚落,水镜上出现两个鲜红的大字——改嫁。
方方正正的粗体红字被放置在正中央,黑色背景上映着的鲜红倒像是如血一般,让人看着压抑而心惊。
【前面我们说,鲁四老爷一家认为祥林嫂改嫁过,不干净,这是一个理学家兼一个地主统治阶级给祥林嫂定罪。
】 【但认为祥林嫂有罪的不止鲁四老爷他们,柳妈也这么觉得,她又根据自己知道的阴司轮回给祥林嫂一渲染,告诉祥林嫂,你要想赎罪,摆脱这样的死后命运,就得去捐门槛。
她接受了统治阶级“改嫁有罪”这一思想条例,转而又向祥林嫂施以神权的恐惧。
】 汉朝。
吕雉选择性忽略那些“权”啊“阶级”之类的字眼,半是疑惑半是嘲讽地开口:“女子改嫁,何时成了罪过?” 那朝堂之上的陈平,将近而立才娶得一个屡嫁之妇,也不曾见有何人嚼舌根。
放在祥林嫂身上,别说她是被逼的,就是一个普通女子,死了丈夫过不下去也是可以再嫁的吧!后人连这都能定罪? 【可是事实上,改嫁哪里是罪呢?大家会认为改嫁有罪吗?不说现在二婚的大有人在,《孔雀东南飞》里,被休回家的刘兰芝不是仍旧有人求娶吗?家里高高兴兴给她张罗婚事,没有人觉得再嫁是一件可耻的事,凭什么他们就要给祥林嫂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