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爷孙较劲

关灯
“陛下,曹国公回来了。

    ”黄昏,当武英殿内响起司礼监太监的声音,此刻正在处理奏疏的朱元璋爷孙二人先后抬头。

     “传他进来吧。

    ”朱元璋放下手中朱笔,同时看向一旁的朱允炆: “你好好听听高煦的回答……” “是……”朱允炆毕恭毕敬的作揖,而此时殿内也响起了脚步声。

     李景隆带着宫中太监走入殿内,太监手中还托着一个木盘,上面放置着考题和答卷。

     “臣曹国公李景隆,参拜陛下,太孙……” 李景隆一入殿内,当即便对朱元璋爷孙行了五拜三叩之礼,但朱元璋此刻的心思全在朱高煦的答题上。

     “起来吧,让我瞧瞧这小子如何作答。

    ” 朱元璋向托着答题的太监招手,太监见状也快走上前,并呈上了三十二道答题和策题答卷。

     对于这些答卷,朱元璋一张张的翻看,而朱允炆也起身走到了他的身旁,与他共同查看朱高煦的答卷。

     前面的三十二道题,朱允炆不是很懂,但他能从朱元璋的眼神中看出朱高煦回答的如何。

     眼下,朱元璋的眼睛之中带着一抹慈爱,显然朱高煦回答的不错。

     当然,比较起这个,朱允炆更想知道朱高煦是怎么回答最后一道策题的。

     只是朱元璋翻看的速度不快,他也只能耐心等着。

     倒是此刻站着的李景隆,他眼观鼻、鼻观心,显然他对于朱高煦的答卷十分放心。

     “高煦这小子,倒是答的不错。

    ” 看了一刻钟有余,朱元璋终于开口说出了第一句评价,而这份评价也决定了朱高煦的前途。

     哪怕不看最后一份策题的答卷,朱高煦在他这里,也已经通关了。

     不过,当朱高煦的最后一道策题答卷出现时,朱元璋心底还是不免升起一丝新的期待。

     他将策题揭开,露出了后面的答卷,而此刻旁观的朱允炆也将目光投到了答卷上。

     对于策题的回答,朱高煦的回应并不算多,仅有一页纸,三百余字。

     可就是这三百余字,却是看得朱元璋心花怒放,同时看得朱允炆心中一紧。

     “好!” 瞧着这份削藩答卷,饶是朱元璋那颗沉寂已久的心,也不免激动了一些。

     朱高煦的答卷,简直就是他心中削藩问题的最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