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言的包厢,只带一个人来过,就是应宁。

     那时候俩人才上高中,天儿不好就爱来这儿玩,尤其下雪天,他这包厢的位置能看到故宫角楼,俩孩子穿着校服,手拉手跑进来,这一幕往往能把在小院儿里呷雪茄的客人看呆了,老板也不用每次都解释,“就210那小祖宗!”别人笑笑说懂——“姓谢的,祖宗里的祖宗。

    ” “你走了以后,有一阵儿他不常来,后来是有那么个冬天,那天丽辛不营业,我一开门,就瞅见他跟个雪人儿一样站在门口,来了也不说话,就坐屋里发呆。

    ”Ethan好八卦,贱嗖嗖地问她,“听说你去美国念书了啊?” 应宁看了看时间,进来挺久了,外面还有人等她,没功夫叙旧,她让Ethan把画包起来,“其它就不要了,这画我带走吧。

    ” Ethan送她到门口,不舍道:“妞妞,这次回来还走吗?” “不走了,留下工作。

    ” Ethan说这敢情好,“哪儿高就呢?找你玩儿切。

    ”北京话66的。

     “协和,中医科。

    ”应宁抱了抱他,“你最好少来,再见。

    ” Ethan笑着骂了句母语。

     应宁抱着画离开「丽辛」,快到到胡同口的时候,一阵北风号过,她偏过头,余光处是扇缓缓合闭的朱门,一支火红的梅花越过墙头,傲立在凌寒,那是她见「丽辛」的最后一眼。

     有句诗怎么说的来着?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 是了。

     时隔八年,北京,她回来了。

    然而一代人的青春也已落幕。

     - 应宁不是一个人来的,接机的人是她在国外留学时认识的同窗,陈浩,当年协和派到到哈医的交换生,和应宁一起在麻省总院实习了三个月,在每天凌晨四点的巴士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陈浩总说应宁是他见过最刻苦又自律的留学生,大概是同为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又同样拥有一颗想要出人头地的心,应宁对他总是多了几分亲切,陈浩结束交换回国后,应宁也和他保持着联系。

     听闻应宁回国,陈浩主动说来接她,应宁没有拒绝。

    陈浩毕业顺利留院协和,不出意外他们即将从昔日同窗成为同事,虽说北京对她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今能联系的熟人却寥寥无几,所以她很珍惜这个朋友。

     应宁是在陈浩的车上接到Ethan的电话的,陈浩二话不说,直接开车带她过来了,车就停在胡同口卖糖葫芦的小车旁,应宁往里走的时候,陈浩下了车买了两串糖葫芦,用牛皮纸包好小心翼翼放进了副驾驶,他也不问她去哪,就那么等她。

     没一会儿后面又拐进来一辆车,还是辆颜色骚包的超跑,车主狂按着喇叭,探出头说他挡了他的路。

     其实两辆车也能过,但车牌连号的法拉利,车主不是二代就是小开,明显是招惹不起的主儿。

    陈浩是个穷学生,家里没钱没背景,纯靠自己十年寒窗学出点名头,大学是个小社会,他早在念书时就明白不能招惹富家子弟的道理,于是立刻赔笑打了个手势,示意自己马上开走。

     往前开时正好遇到走过来的应宁,“怎么到里面来了?” “后面有车进,不好倒出去,从前面绕也一样,上车吧。

    ”说着,后面的法拉利车主又暴躁按了几下喇叭,估摸是嫌他墨迹耽误了时间,应宁皱了皱眉,回头看过去,这一眼后车突然安静了。

     副驾美女从孟子坤身上爬起来,悻悻拽了拽他胳膊,“怎么了孟少,那女的你认识啊?” 孟子坤突然骂了句操,“我他妈没眼花吧?”说着推门下了车。

     应宁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熟人,不过想想也正常,估计对方也是Ehtan喊来的。

     就是想不到这位的性格还是一点没变。

     “妞妞!”孟子坤上下打量她,要不是她怀里那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