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关灯
好一波天降流量,当然要狠狠抓住了! 万商的脑子里迅速转过许多想法,当下就在心里拟了一封呈给皇后的折子的草稿。

     她手里的那些执行层高级员工经常在市井走动并收集消息,同时他们还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去便宜行事。

    在这些员工中,万商最喜欢一个叫高小小的,因为他收集的信息总是最为全面,让万商能多角度看问题。

    遇到突发情况,高小小的反应也很快。

     这次同样是高小小脱颖而出。

     当别的员工都还只盯着宋钰那篇专为万商所做的骈文时,高小小已经把金家酒楼、吉祥街都跑过一遍了。

    轮到他回话时,他说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比别人多了很多。

     高小小道:“……宋书生跟着户籍官离开金家酒楼后,他那帮好友被留在了酒楼里。

    知道那些读书人和宋书生亲近,好多人围着他们夸,硬是把人夸得面红耳赤。

    ” 宋舟大人是一个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忠臣,偏偏这样一位忠臣却不得善终,得知他有一个孙子在一些人的庇佑下活下来了,人们自然会把情感寄托到宋钰身上。

     在人们朴素的认知里,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宋钰的品格就和他祖父宋舟一样好——至少宋钰在酒楼中的表现,一点都不盛气凌人,确实符合人们对宋大人的想象。

     而人们对宋钰的印象好了,出于爱屋及乌,自然也会对宋钰的好友们印象好。

     见不到宋大人,也见不到宋钰,酒楼里的人把一腔情感全放在了宋钰这些好友身上,对着他们大夸特夸。

    甚至还有人越看他们越喜欢,恨不得当场为他们说亲的。

     正巧呢,被宋钰请去金家酒楼吃饭的这些读书人,他们全都出身贫寒,全都在生活的艰难困苦中跌打滚爬过。

    虽然他们心里始终有着读书人的傲气,但这份傲气是以自己学识为傲,而不是自认为高人一等的那种傲。

    平民看他们没有太大的距离感。

     尤其是这些读书人穿的衣服,只能说是整齐干净。

    因这年头的染色工艺不好,衣服稍微洗几次就会褪色。

    一个人在钱财上窘迫不窘迫,从衣服上能明显地看出来。

     说句不客气的,这些读书人穿得甚至都没有店里的某几位常客好。

     人世间存在一种心理怪相。

    时人看读书人,总有点看官员预备役的意思,瞧官员预备役衣着朴素,恰好大家对他们有着爱屋及乌的好感,那人们的第一反应绝对不会是这些人太穷了,根本穿不起好衣服,而是觉得这些官员预备役的品格更高尚了。

     他们都这么朴素,等未来当官了,肯定和宋舟大人一样都是清官! 这里头其实根本没什么因果关系,但架不住人们就会这么认为。

     不出意外的话,从这一天开始,宋钰的这些好友再也不是寂寂无名之人了。

     虽说,这种名气一时间也帮不了他们什么。

    恩科还是需要他们自己考。

    如果想要往工部使劲的话,相关的书籍还是要他们自己看。

    但从长远来说,因为读书人重名声,只要这些人不忘初心,有了名气加持后,他们脚下的路总会比以前要平坦一些。

     说不定他们中有聪明的,这会儿就在心里感慨,幸好当宋钰贫寒时,他们就已经与之结交了,若等到宋钰身世大白,他们再凑上去,效果都不会这么好。

    因为只有宋钰贫寒时,他们就已经是宋钰的好友,才更能证明他们确实是志同道合的一帮人。

    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那人们都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算是沾了宋钰的光。

     万商若有所思。

    宋钰这就开始为自己构建利益集团了吗?被他选中的都是一些贫寒书生?按照当下的划分,这些书生勉强能归为清流。

    宋钰打算从内部分裂清流? 高小小又说,他还去了吉祥街。

     吉祥街的街尾,那院子本来是被宋钰舅舅舅母买下来的。

    现在宋钰换了身份,他祖父宋舟在新朝编撰的忠臣录里排头一个,本以为被抄家灭族,结果还留有一丝血脉在,新朝难道不表现一下?朝廷就赐了一座小院,地段比吉祥街好多了。

    宋钰自然要把舅舅舅母接走一起住。

    以后估计也不做豆腐生意了,吉祥街的房子就空了下来。

     高小小说,宋书生直接把这个院子以一文钱一年的价格租给陈平一家了。

     对,就是那个在吉祥街的街头摆了馄饨摊的陈平。

     陈平现在也算是半个说书人。

    高小小去的时候,他正眼泪汪汪地和大家讲述宋钰的好呢。

    只听他说:“我本来不想占宋书生这个便宜。

    没想到他太好了。

    呜呜……” 宋钰对陈平说,因为舅舅舅母在这个院子里做豆腐卖豆腐,供他念书,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所以这院子不打算卖,要留着。

    但院子久不住人会破,租给别人又怕被糟践,也是信得过陈平才租给他。

    再有,陈平这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