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关灯
更多的人去采摘药材?往大了说这算不算是“名扬天下”了? 反正这件事给了技堂和百工坊很大的激励。

     而当金宝珠知道这事后,忍不住第一时间跑来找万商,兴匆匆地说:“既然《常见药草集》这般有用,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一家自己的书坊,百工坊里那些师傅先用起来,叫他们做一些雕版……等书卖出去了,五溪铺那边就算是终于看到回头钱了。

    ” 万商轻咳一声:“《常见药草集》不能卖、只能送。

    因为它面向的是最底层最穷苦的那些百姓。

    这就和鸡崽一样,难道百姓不知道养鸡能改善家境吗,别的不说,一天一个鸡蛋也是极大的实惠了,但在我们送鸡崽之前,百姓家里养鸡的其实不多。

    ” 原因很简单,因为哪怕是买鸡崽的那十几二十文钱——送鸡铺的五文钱押金只是为了叫百姓认真养鸡,其实一只鸡崽不止五文钱——对于最穷苦的那些百姓来说都是不小的开支。

    鸡崽又不确定能养活,他们不敢冒险。

    《常见药草集》也是一样,只要这是收钱的,那百姓就算知道按照书里写的去采药能赚钱,他们也不敢尝试。

     而因为《常见药材集》关系到万商的后续计划,所以盈利真的就不要想了。

     万商安慰金宝珠说:“日后还有别的赚钱机会……何况五溪铺虽然烧钱,但咱们府上日常的吃穿用度并不奢靡,各方面都还支应得开,到年底肯定有不少结余……” 还远不至于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地去养五溪铺啊。

     金宝珠如今在万商面前很敢说话。

    她这叫谏言。

     她道:“咱得多为以后想想,如今来投奔的工匠还不算很多,但太夫人您又是为庄师傅请功,又是为苍大夫出书,日后肯定会有人源源不断来投奔,五溪铺就更费钱了。

    说句不好听的,您在一日,五溪铺都千好万好,可若未来的不肖子孙小气呢?” 金宝珠自然是盼着五溪铺好的,因为那是太夫人的心血。

    要是五溪铺能有个正经的来钱路子,都不求它多赚,只要能自给自足,哪怕是为了祖宗规矩这一条,不肖子孙都不敢轻易把它关了。

    如此,它就能长长久久办下去,叫人永远都记住太夫人。

     没过几天,金宝珠又兴匆匆地来找万商。

     这次还是打着开书坊卖书的主意。

     她道:“我听说除了《常见药草集》,苍大夫还在编一本类似小病自己治的书,如果小儿咳嗽了,按按他们身上哪些穴位能有所改善;如果吹了风头疼,又可以按按身上的哪些穴位……这个书要是出了,总能拿来卖了吧?咱们定价不需要很高……” 说到出书,万商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就跳出了活字印刷术。

     其实她早就想到活字印刷术了。

     要问这是不是一项伟大发明,当然是了;但一项技术能不能改变时代,还要看此时的土壤能不能让这项技术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若不然技术再好,也只能蒙尘。

     现在的读书人缺书吗?自然是缺的。

     但他们其实又没那么缺。

     无注释版本的四书五经在各大书铺里都能买到,哪怕价格有一点高,但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耗钱耗心力的事。

    实在买不起书了,读书人之间还能互相借书、抄书看。

     宋钰以前就一直都是借书抄书看的。

     照这么看,其实读书人并不缺书。

     他们真正缺的是注释版书籍。

     而这种注释版书籍并不是因为印刷术不行才得不到推广,完全就是各家各户都把这类书藏得很好。

    尤其是世家,他们拥有天下最多的藏书,却轻易不会把这类书拿到大庭广众之下,任所有人免费翻看。

    他们借用这种手段为“读书”一事设置了门槛。

     就算万商把活字印刷术苏出来,读书人依然会面临既不缺书但又缺书的情况。

    偏偏活字印刷术和人力孵蛋、石子田等都不一样,安信侯府把后面这些弄出来了,大家只会觉得万商重视农桑。

    但要是侯府把前者弄出来了,那就是直接对着世家宣战。

     虽然安信侯府和世家之间绝无可能和解,但私底下暗搓搓地互相对付和在明面上宣战,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