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关灯
如果郡主同样来自现代,那么“同理心”这个词放在这个语境下显然更合适。

     但即便她并不知道同理心这个词语,她在万商身上感受到了某些东西,然后在脑海里想起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叫感同身受,想起了“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叫尊重,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叫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些情绪杂糅在一起,就混合成了和“同理心”极为相似的东西。

     万商忽然停下了讲话,因为她看到郡主忽然泪流满面。

     万商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

     郡主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了父亲。

    ” 她想到了父亲临终前那抹未能看到盛世到来的遗憾。

    她现在琢磨着出来的这个答案会是父亲想要看到的吗?如果她秉承这个信念走下去,她会成为父亲的骄傲吗? 郡主那么骄傲,估计很少在人前落泪。

    万商有些心疼地抽出手帕。

     郡主乖乖地仰起脸,方便万商帮她擦眼泪。

     等到万商入宫时,皇后正和人聊到那对拥有大月份正胎位手艺的母女。

    母亲姓杨,叫杨喜。

    女儿姓马。

    这个家传的手艺严格说起来是马家的,因这样的手艺在民间自古以来都是传媳不传女。

    不过,手艺是属于一门一户的,并不属于整个马家宗族。

     总之,因为有这个手艺,杨喜的夫家慢慢攒下了一些家业。

    以前他们有自己的男丁继承家业,马氏族人虽然眼馋他们这份家业,但到底不敢直接上手争抢。

    偏到了这一辈时,杨喜的丈夫意外去世了,他们只有一个女儿,马家族人就觉得机会来了。

     他们强迫杨喜必须从族里过继一个男丁继承家业。

    在这个时代里,个人是很难抗争过宗族的。

    杨喜本来都要妥协了,打算过继一个年纪小且没什么牵扯的男婴,结果无意间被她知道马家宗亲安排了一系列招数霸占她们家的产业,过继只是第一步。

     若是由着马家那些族人得逞,杨喜和女儿最终都活不了。

     于是说好的过继当时就反悔了,杨喜直接装疯撒泼,还说要是自己出了意外,就是马家族人杀人灭口。

    她也知道自己这么撕破脸皮就只能管得了一时,正想着以后该怎么办,县令夫人忽然找上门来,和杨喜如此这般一说。

    杨喜最终下定决心,在县衙的帮助下飞快变卖了家产,然后带上银子和女儿,跟着述职的县令一块儿进京了。

     虽然县令肯定是想要把杨喜当作自己一个政绩,但不得不说他这事做得不错。

     而万商求见皇后,又让杨喜进京多了一重意义。

     等到万商和皇后说完话从宫里回来,得知郡主并没有回郡主府。

     虽然詹权和郡主这对小夫妻日常不怎么住在侯府里,但侯府那么大,不至于说你们不住,府里其他人就把詹权的院子挪作他用了。

    不可能这么小气!反而因为詹权结婚,他以前住的院子还重新装修过,弄得更加典雅大气。

    郡主想住随时都可以住。

     四下无人时,乌嬷嬷如今也会开万商的玩笑。

     乌嬷嬷道:“二爷都没那个本事留住郡主,您倒是把郡主留下来了。

    ”其实詹权和郡主也回侯府住过,但这不是玩笑话嘛,乌嬷嬷觉得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笑一笑万商。

     万商没理会乌嬷嬷的打趣,得知郡主在,反倒是高兴地一拍额头:“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