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圆明园茶室到振华控股

关灯
林子昂初见杜铁林,是2009年的冬天,在圆明园遗址后面的一座私人茶舍。

     前几日,林子昂正在宿舍看书,接到班主任老师安可为打来的电话。

     “干吗呢?” “在宿舍看书呢。

    ”林子昂答。

     “行,周三下午3点,你跟我去见个人,振华控股的老板杜铁林。

    还有,把你的简历发我邮箱,就这么着。

    ” 还没等林子昂反应,那边已经挂上了电话。

     杜铁林的名字,林子昂自然是知道的。

    2006年林子昂初入京华大学,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杰出校友代表致辞的,正是这位杜铁林。

    林子昂记得,当年学校领导在介绍时,说杜铁林是国内知名投资公司振华控股的创始人,专做股权投资和私募基金,同时,还是国内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巧的是,杜铁林并非经济学专业毕业,而是正宗的中文系科班出身,在这点上,同在京华大学中文系就读的林子昂,论辈分,还是杜铁林的小师弟呢。

    当然,杜铁林1968年生人,林子昂1988年生人,两人相差二十岁,硬要攀师兄弟,其实也蛮为难的。

     因为这层关系,林子昂特意留意过媒体上关于杜铁林的报道,但除了振华控股公司网站上的简介之外,鲜见杜铁林的其他公开信息。

    仅有的一两篇采访文章,杜铁林也是混在一堆的企业家里面,较之那些动不动就上电视的顶级企业家,杜铁林要么是低调,要么就是企业规模大概还没到那一步吧。

    当然,这一切,都是林子昂的猜想而已。

     倒是从系里老师那里偶尔听到一些对于杜铁林的议论,说是当年高考,杜铁林以全省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京华大学中文系。

    后来本科毕业读硕士,导师便是现在的京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儒瑶先生。

    那年王儒瑶刚刚有资格指导硕士研究生,杜铁林便成了“王门”的开山弟子。

    出了学校,杜铁林先是在部委机关工作,再之后2000年创办振华控股,正式下海经商。

    这段经历,知道底细的人并不多。

    不管怎么着,中文系的毕业生里,能够做生意、挣大钱的毕竟是少数,杜铁林算是中文系毕业生里的“异类”。

     但为什么要安排这次见面呢?林子昂一时半会也没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既然是班主任老师安排的,那就去见见传说中的大老板吧,也算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林子昂在自己的记事本上,用红笔特别标注了一行字,“周三下午3点,圆明园茶舍,杜铁林”。

     那天,北京冬日惯常的萧瑟。

    虽然风不大,气温却极低,零下十五度。

     临出发前,林子昂犹豫了很久是否要穿正装,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刻意,便穿上一身干净素朴的灰色连帽运动卫衣,裹上羽绒服,依照安可为给的地址信息,自行前往。

     茶舍并不对外营业,先得到圆明园东侧边门,然后向北两百米有一片荒地,再从一扇边门进来,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路。

    沿路空置了好几处平房宅院,出入都是步行,很少有汽车进出。

    虽说京华大学与圆明园相邻,林子昂还真是第一次来这片荒地。

    茶舍就在这荒地的最里面,隔着栅栏依稀就能看到圆明园大水法遗迹,却不见任何招牌,只在窗户上贴着一个“茶”字。

     林子昂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下午2:50,正好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十分钟。

    在院门外面略作停留,感觉又消耗掉了三四分钟,林子昂才抬步走了进去。

     “您好,我是安老师的学生,约了3点在这里。

    ” 林子昂看到前台有一位姑娘在整理茶具,便开口说道。

     “好的,这边请,请小心台阶。

    ” 姑娘在前面带路,林子昂快速跟上,还来不及观察院内的景致和布局,便三拐两拐,到了里屋一间茶室的门外。

    姑娘轻敲了几声门框,听到里面应了一声“请进”后,便轻轻推开房门,将林子昂引了进去。

    待到客人入内,姑娘又添加了一桶净水,再轻轻地把门带上,退了出去。

     进了屋内,一阵暖意袭来。

    林子昂还没来得及跟人打招呼,眼镜片上就已经起了一阵雾气,全然看不清楚。

    他赶紧摘下眼镜,想拿衣服擦拭,正慌乱中,班主任安可为对他说笑道:“没事,没事,先歇一下,把外套脱了放衣架上吧。

    ” 林子昂应允着,走到衣架那里,脱下外套挂好。

    衣架上,一件灰色毛呢大衣,是老师安可为的,还有一件黑色大衣,看材质应是高级羊绒,挺括得很。

    林子昂把自己的羽绒服挂在了略低于这两件大衣的位置上,此时眼镜片上也没了雾气,他定了定神,转身来到茶台旁。

     林子昂坐在了老师安可为的侧身处,落座抬头,算是第一次和杜铁林正式地打了照面。

     “子昂,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杜总,也是我们的大师兄。

    ”安可为说。

     “你好,子昂,我是杜铁林。

    ” 杜铁林微笑着伸出手来,很绅士,也很职业的那种笑容。

     林子昂起身,和杜铁林握了手,“杜总,您好,我叫林子昂。

    ” “能喝茶吧?”杜铁林问林子昂。

     “可以的,我能喝茶。

    ”林子昂答道。

     “我以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喝星巴克,不喜欢喝茶了呢。

    ”杜铁林说笑着。

     林子昂在座位上坐定,杜铁林的一句玩笑话,反倒让他觉得不紧张了。

    只见端坐在茶台对面的杜铁林,替林子昂挑选了一个开片汝窑杯,先拿开水烫了一下,再用竹夹将茶杯夹到林子昂面前,倒上了茶。

     “普洱生茶,喝得惯吗?”杜铁林接着问。

     “嗯,喝得惯,而且这茶汤颜色真亮。

    ” “听上去,你也懂茶啊。

    ”杜铁林说。

     “也没有,就是平时在家,我爸没事常喝茶,我也就跟着喝一些。

    ” 林子昂将杯中的热茶一饮而尽,一股顺滑,像一道弧线,进入身体,整个身子也暖和起来。

    这个时候,他才正儿八经地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大老板。

     杜铁林,五官端正的国字脸,刚过四十岁,着一件修身的高领羊绒衫,很儒雅,也很干练。

    都说生意场上无好人,小商小奸,大商大奸,林子昂看着眼前的这位,却怎么看也不像是坏人。

    当然,林子昂在此之前也从来没接触过什么商人企业家,他的父亲是省城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母亲是中学的语文老师,都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家里的亲戚也好,父母的朋友也罢,即便有做生意开公司的,规模也远没到杜铁林这个级别。

    所以,对于成功的大老板应该长什么样,林子昂其实是没有概念的。

     “大师兄,子昂可是我这一届班上最好的学生。

    ”一旁的安可为插话道。

     “简历我看过了,确实很优秀。

    你安可为做班主任四年,肯定是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归宿。

    ”杜铁林接着安可为的话说道。

     林子昂在一旁听着,也不好插嘴,但感觉安可为和杜铁林说话,语气轻重全是朋友相处的感觉,但又不失了尊重。

     “我听安老师说,你还做过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干吗不去竞选正主席呢?” 杜铁林见林子昂面前的茶杯空了,便给他倒上茶,并随口问道。

     “能做个副主席就挺好了,也算经历过了。

    想做京华大学校学生会主席的人,一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