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华尔街、CLUB和绿水鬼,还有伊朗人的旧书店

关灯
,进门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二手书店布局,过道很窄,几乎没有转身的空间,到处堆满了书。

     林子昂左右看看也没找到店员,突然角落里的台式电脑后面探出一个脑袋来,一个戴眼镜的老头,感觉应该是巴基斯坦或者伊朗那边的人。

     “你好啊,萨义德先生。

    ”杜铁林用英文说道。

     “原来是你啊,我的中国朋友。

    ”老头名叫萨义德,确实是伊朗人,来美国三十几年了。

    林子昂再一推算,估计当年老头在伊朗也是有些身份的人,后来革命了,才来的美国。

     “这次来美国还是谈生意吗,杜先生?”萨义德问。

     “是啊,刚从纽约过来。

    ”杜铁林回答。

     “你们中国人的嘴巴里,反正永远是生意,说来说去都是生意。

    ”萨义德说。

    “赚钱不好吗?” “赚钱没什么不好,但你们中国人为了赚钱,都不要朋友了。

    ”听萨义德的意思,还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多关心一下国际上的贫苦兄弟们。

     林子昂觉得这个伊朗人好有意思,便悄悄地用中文问杜铁林,“杜总,您怎么认识这个人的啊?” “我也是前几年在这闲逛,无意中找到这家店,你别看他脾气怪怪的,这里的好书很多。

    你帮我仔细找找有没有1900年前后出版的历史书,里面有地图或者铜版画的那种,能找到一八几几年的最好。

    ”杜铁林吩咐道。

     林子昂便仔细寻找起来,将他觉得还可以的书堆放在一个旧木椅上,供杜铁林进一步筛选。

    翻找中,还发现了不少中文专著和中文画册,说明这个地方,还真有不少大家隐居在此。

     “萨义德先生,你觉得奥巴马连任好不好啊?他去年连任成功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来你这里的时候,他刚当选总统,你还很开心的样子呢。

    ”杜铁林说。

     “管他呢,不管谁去做,都一样啊。

    ”萨义德说,“噢,对了,杜先生,我最近收到一些银币,是中国的,但我不认识中国字。

    在Ebay上我对照着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能帮我看看吗?” 杜铁林说:“好啊,没问题。

    ” 萨义德从一旁的玻璃柜里取出一个锦盒,拿给杜铁林看,原来是民国时期的银圆,有的是孙中山头像,有的是袁世凯头像。

     “应该值多少钱呢?”萨义德问。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在中国,这些银圆现在的价格有高有低。

    ”杜铁林对于这些俗称袁大头、孙小头的银圆行情略知一二,但究竟值多少钱,他也没有准数。

     “你估计呢?”萨义德又问。

     “估计,估计也就一百五十美金左右吧。

    ”杜铁林盘算着,大概也就人民币千把块钱的样子,但具体每个版本有差异,又不是专业的,谁懂这些啊。

     “杜先生,我们是朋友,这些中国的银币,我一枚一百美金给你,怎么样?”萨义德很正式地看着杜铁林说道。

     杜铁林太了解这个伊朗人的精明和冷幽默了,便摇摇头说道:“我这次是来买书的。

    ” “好吧,那你继续挑书吧。

    我也不知道这钱币值多少钱,这些中国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我的中国朋友。

    ”萨义德说。

     正说话间,林子昂找到了一本1905年纽约初版印刷的美国南北战争史,很大的一个开本。

    第一张图片就是整版的林肯画像,铜版印刷,十分细腻,里面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插图一百多张。

    林子昂便把这本书拿给杜铁林看,特别沉的一大本。

     杜铁林仔细看了看,决定要了,便问老板萨义德这书多少钱。

     萨义德戴上老花眼镜,把书拿来翻看了一下,说:“这本书确实不错,是我上次从一位老教授家里获得的。

    你是我的老朋友了,卖给别人要三百美金,我就给你二百六十美金吧,因为你刚才帮我鉴别中国银币了。

    ” 杜铁林听后一笑,示意让林子昂买单付钱,他们还有下一站任务。

    书店老板萨义德接过钱,又花了五六分钟,把书仔细地包装好,方才交给林子昂。

    这间隙,杜铁林告诉林子昂,这书是送给张局的,张局业余时间喜欢研究历史地理,尤其对英文版本的历史书籍和地图册有兴趣,回北京后由林子昂把书亲自交给黄秘书即可。

     其实当天下午,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任务,纯粹就是闲逛。

    从伊朗人的旧书店出来后,又到波多马克河边走了走,还专门在横跨波多马克河的KeyBridge 上拍了照留念。

    林子昂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站去了隶属于圣公会的华盛顿国家大教堂。

    据说当年小布什准备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就是在这里做的祷告。

    林子昂很少进教堂,也很少去寺庙,对于这些宗教场所,他总有些不适应。

    但林子昂知道杜铁林喜欢去这些地方,老板似乎对所有具有“仪式感”的场所都很有兴趣。

     那天傍晚,已近黄昏,林子昂跟着杜铁林走进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内部,找了座位坐下。

    抬头仰望这座宏伟建筑内部的穹顶,在如此高耸肃穆的穹顶下,感觉个人好渺小,又仿佛从上面传下来一个声音,说着:“很多时候,我们是渺小的,很多时候,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并非无所不能。

    ”林子昂默默感受着,他看到杜铁林端坐在最前排,静坐了许久,直到教堂即将关闭,他们方才站起身离开。

     经过一个晚上的满血休整,林子昂精力充沛,早早地起了床,在酒店周边慢跑了一个小时。

    这次他们住在城里的丽兹卡尔顿,进出都还方便。

    都说晚上不要在华盛顿城里闲逛,治安堪忧,林子昂心想,人家这地方是美国的首都,谁会觉得首都的治安不好呢,肯定是胡说。

    但人生地不熟的,晚上回到宾馆后,也就没有出门瞎逛。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太阳升了起来,再不出去逛逛,就有些辜负时光了。

    出门前,林子昂还是多了个心眼,把护照钱包存放在了房间的保险箱里,随身就带了一个手机,裤兜里塞了二十块美金的零钱,还有一张护照签证的复印件。

    如此安排之后,身心轻松地出了酒店。

     此时的华盛顿,肃穆而安静。

    清晨的空气清冽,因为还没到上班时间,人也不多,同纽约的嘈杂完全不同。

    加之是首都的缘故,政府部门、博物馆的建筑都盖得严肃而正经,林子昂戴着耳机,在周边慢跑,看周边的街景,便觉得似曾相识。

    乍一看,真有点像北京长安街,心想着,大国的首都,看来基调都是相似的。

     因为互联网的关系,他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所接受的资讯信息基本上已经和国际同步了。

    来美国之前,NETFLIX新上了一个美剧《纸牌屋》,林子昂便在字幕组的帮助下,扒了“生肉”,看完了第一季。

    《纸牌屋》剧情硬核,把华盛顿的政治生态拍得波诡云谲,而中国人看政治题材的美国影视剧,容易以为真实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或者,天然觉得,美国的政治游戏,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但无论如何,周边华盛顿的街景,建筑风格,冷冷的色调,倒是和《纸牌屋》里的场景一一对照了。

    跑着跑着,林子昂的肚子感觉有点饿了,或许到了中午,应该能在华盛顿某个街区的角落,找到《纸牌屋》男主人公弗兰克最喜欢的那家猪肋排店吧。

    似乎,那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吃法。

     林子昂不敢耽误时间,在周边跑完既定路线后便回了酒店,简单地冲了一把澡,接着把公司事情处理完毕,等待和杜铁林会合。

    好在有时差,在美国的白天时间,国内是深夜,也不用担心紧急电话和信息之类。

    倘若是这边的晚上十一二点,反而不敢睡觉,北京一堆的事情,时不时地就传过来。

    这几年,林子昂的神经始终紧绷,对手机铃声特别敏感,而且时间一长吧,也有后遗症,总觉得自己的手机在响,都有点幻听的嫌疑了。

     上午10点,杜铁林准时到了楼下,林子昂和司机小梁已经在大堂等候了。

    小梁是这边的地接,在纽约接机送机,包括这次从纽约到华盛顿,顺道去费城停留,都是小梁开车并陪同。

    杜铁林有时候公务出访来美国,地接的事情,全部委托小梁所在的公司办理,国内若有重要客户来访,也都是由振华控股委托小梁所在公司负责全程接待。

    这两三年因为来得多,彼此也都非常熟悉。

     开车前,小梁把一个文件夹交给杜铁林。

     “杜总,根据您的要求,我先做了一些筛选,Fairfax这边的房子,符合您需求的,大概有这么三处。

    这三处房子离得也比较近,今天上午我们都能看完。

    预计12点半左右结束,然后我们就在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位子我都已经订好T. “好的,辛苦你了,小梁。

    资料我先看看。

    ”杜铁林接过小梁准备好的资料,仔细阅读起来。

     林子昂从来没听杜铁林说过这次来美国要看房子。

    老板是要准备移民吗?好像 完全没这个倾向啊。

    当然,这些都是老板的私事,不应该过问太多的。

    林子昂强行克制了自己的好奇心。

     但好奇心仍旧会偷偷地冒出来,压抑不住。

    林子昂平时跟着杜铁林参加一些饭局,老板身边的一些企业家朋友倒确实都在美国买了房子,零零星星也在饭桌上谈论过。

    但他们这个身价的老板,一般都买加州洛杉矶的那种大House,或者就是纽约曼哈顿的高档公寓,这Fairfax是个什么地方,林子昂还真不知道。

    想到这,林子昂便拿出手机,在Google上查了一下。

    查后才知道,这Fairfax也是个富人区,算全美排名比较靠前的县郡,且挨着华盛顿,属于首都生活圈范围内的好地方。

     “子昂,你也帮我看看这些资料,今天我们主要任务就是看房子。

    ”杜铁林把资料递给林子昂。

     林子昂接过资料,“噢”了一声,然后怯怯地问:“杜总,我们是要选办公室1?- “不,是我自己要买。

    ” 约莫半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

    当地的房产中介已经等在那边了,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老美白人小伙子。

    杜铁林和对方打了声招呼,便在屋子四周随意地逛看起来。

     按照杜铁林之前的要求,房子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

    小梁不理解这不大不小到底是什么意思,尤其是遇见杜铁林这样国内来的老板,通常情况下,他们眼里的小房子放在一般人眼里,就已经是大豪宅了。

    杜铁林倒也实在,几句话就打消了小梁的疑问,这不大不小的意思,就是房子地上两层即可,加一个地下室,实际上就是三层的空间,需要两个车位,卧室不少于四个即可,总面积五千平方英尺以内,不要超过这个面积。

    至于总价嘛,控制在一百五十万美金以内即可。

     小梁略微思索了一下,说:“杜总,您这个要求的话,总价不需要一百五十万,差不多一百二十万以内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百五十万的话,差不多得有六个卧室,面积也要六七千平方英尺了。

    这里不是洛杉矶,虽然已经很贵了,但真的没有洛杉矶那边贵。

    ” “我就喜欢这个地方,挺安静的,冬天还能下雪。

    我不喜欢加州的阳光,太晃眼睛了,天空也蓝得让人觉得不真实。

    这事就辛苦你张罗了,中介费用正常给,你的单算一份。

    ”杜铁林说。

     “我不用那个中介费,杜总能让我办这事,那是相信我。

    我会办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