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关灯
小
中
大
薛皎一怔,她闺女该不会又对建筑学感兴趣了吧?
“明天阿公阿婆,太爷爷太奶奶看到,也会喜欢的。
”薛珍还在看薛皎平板上的图片,她最喜欢那个大水法,觉得特别漂亮。
薛皎欲言又止,突然有点儿后悔先给孩子看复原图了,明天看到,落差太大会难过吧。
第二天一早,薛皎一行在酒店吃过早饭后,前往圆明园。
早饭还是在酒店吃的,听说房费包含早餐,爷爷奶奶怎么也不肯出去吃早饭了。
不过酒店的自助早餐品种多,味道也不错,连豆汁儿都有,在薛青山的怂恿下,薛爷爷薛奶奶也尝了尝,薛奶奶只是骂了两句,薛爷爷直接赏了儿子一棍子。
由此可见,一家人都不太能接受豆汁儿的味道。
顾冬阳压根儿没试,跟薛皎坐一块儿看热闹。
吃晚饭去逛园子,昨天去看的颐和园已经够大了,今天这圆明园比颐和园更大。
但就单纯的观赏性来讲,圆明园没颐和园好逛,原因无他,建筑都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包土包,对其历史不了解的游客去了,只能看个寂寞。
薛皎提前做了课程,先行了解过各处对应的景点景观,如果爷爷奶奶爸妈需要,她可以临时充当一下讲解员。
进门先检票,检票口这里原本也是有建筑群的,现在当然都没了,只剩下一个检票亭。
薛皎简单提了一嘴,听说是西洋式建筑群,大家还没什么感觉。
往里走是线法山,薛皎刚提了一下名字,薛珍已经想起来,大眼睛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土坡,“妈妈,亭子呢?” 薛皎苦笑:“没有了。
” 薛珍张开手臂:“那————么大的亭子,怎么没有了,坏人怎么搬走呀。
” 她知道的,妈妈课本里的课文里讲过,说圆明园里的好东西都被抢走了,可是那么大的亭子,怎么搬走呢。
哦哦,烧了,可是烧了,也会有痕迹吧,石头也不能完全烧没的。
“啥亭子?”薛爷爷问。
薛皎把平板拿出来,给他们看线法山的修复图,圆明园内部也有修复图展区,但薛皎觉得对比着看更直观。
“不愧是皇帝老儿,亭子都修得不一样。
”薛爷爷感叹。
大家传看了一遍,看看平板上精美漂亮的图片,再看看眼前光秃秃的山,心里都有点儿不是滋味儿。
已经入了秋,山上的树树叶都落了不少,看着怪荒凉的,没什么好看的,大家继续往前走。
然后又看了一个喷泉遗址,这个比刚才那个强一点,还有破碎的基座在。
众人在遗址前沉默,转头又是远瀛观,薛皎介绍说,这里曾经是香妃的寝宫。
长辈们这个年纪,气势对王朝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但说到香妃,他们都知道。
“还珠格格里的那个?”薛奶奶问。
薛皎笑着解释:“是历史上真正的香妃。
” 远瀛观还剩下几根柱子和倒塌的石材,大家看了一下薛皎平板里的修复图,心底的郁气更甚。
“真不是东西。
”薛奶奶忍不住骂道:“抢就抢了,没见过好东西的,看见别人家有好的就想抢回去,那这房子碍他们什么事了!” 薛爷爷也说:“那喷泉,不就是喷水的玩意儿,这也抢也烧。
” 薛珍瘪着嘴不吭声,她记性好,不用再看薛皎的平板,复原图就在她脑子里,脑海中的景象跟眼前的荒凉对比,更生愤怒。
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再继续走,就是很有名的“大水法”,复原图有多美,眼前的景象就有多刺目。
而且区区复原图是远没法跟现实景物相比的,如果这些景物建筑还在,可想而知是怎样让人惊叹的胜景。
“我看攻略,说这是来圆明园必去的景点。
”薛皎轻声道。
顾冬阳:“因为名气大吗?” 他往后站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框出镜头,“课本封面。
” 薛皎:“这么有名的大水法,其实在圆明园诸多景观中,根本排不上号,之所以有名……” 她仰望者眼前破碎的建筑残体,声音仿佛叹息:“因为主体建筑,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 大家想到了刚才看过的线法山遗址,什么都没了,就跟那个一样吧。
不光薛皎她们这些游客看得气愤揪心,丰朝观看天幕的人也破防了。
昨晚薛皎给薛珍看复原图,他们也都跟着看了。
如果说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让他们惊叹,但实际上,对于已经在固定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丰朝人来说,古代的园林建筑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而圆明园更上了一层楼,风格融合,又不会突兀,也不怪天成帝心动了,普通老百姓看得眼馋羡慕,王孙贵胄都有不少动了念头,也想修园子的。
修不了那么大的,修一个两个景观建筑,他们还是修得起的。
但图片跟实景毕竟有区别,都盼着今天能好好看看。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园子被劫掠过,也被烧过。
但房子里的东西能抢走,房子怎么搬得走呢?那么大的园子,里头的摆件没了就没了吧,他们自己重新布置,也挺有意思的。
即便烧过……木头能烧毁,石材也能烧没吗?好歹能看个大概结构,方便他们
”薛珍还在看薛皎平板上的图片,她最喜欢那个大水法,觉得特别漂亮。
薛皎欲言又止,突然有点儿后悔先给孩子看复原图了,明天看到,落差太大会难过吧。
第二天一早,薛皎一行在酒店吃过早饭后,前往圆明园。
早饭还是在酒店吃的,听说房费包含早餐,爷爷奶奶怎么也不肯出去吃早饭了。
不过酒店的自助早餐品种多,味道也不错,连豆汁儿都有,在薛青山的怂恿下,薛爷爷薛奶奶也尝了尝,薛奶奶只是骂了两句,薛爷爷直接赏了儿子一棍子。
由此可见,一家人都不太能接受豆汁儿的味道。
顾冬阳压根儿没试,跟薛皎坐一块儿看热闹。
吃晚饭去逛园子,昨天去看的颐和园已经够大了,今天这圆明园比颐和园更大。
但就单纯的观赏性来讲,圆明园没颐和园好逛,原因无他,建筑都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包土包,对其历史不了解的游客去了,只能看个寂寞。
薛皎提前做了课程,先行了解过各处对应的景点景观,如果爷爷奶奶爸妈需要,她可以临时充当一下讲解员。
进门先检票,检票口这里原本也是有建筑群的,现在当然都没了,只剩下一个检票亭。
薛皎简单提了一嘴,听说是西洋式建筑群,大家还没什么感觉。
往里走是线法山,薛皎刚提了一下名字,薛珍已经想起来,大眼睛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土坡,“妈妈,亭子呢?” 薛皎苦笑:“没有了。
” 薛珍张开手臂:“那————么大的亭子,怎么没有了,坏人怎么搬走呀。
” 她知道的,妈妈课本里的课文里讲过,说圆明园里的好东西都被抢走了,可是那么大的亭子,怎么搬走呢。
哦哦,烧了,可是烧了,也会有痕迹吧,石头也不能完全烧没的。
“啥亭子?”薛爷爷问。
薛皎把平板拿出来,给他们看线法山的修复图,圆明园内部也有修复图展区,但薛皎觉得对比着看更直观。
“不愧是皇帝老儿,亭子都修得不一样。
”薛爷爷感叹。
大家传看了一遍,看看平板上精美漂亮的图片,再看看眼前光秃秃的山,心里都有点儿不是滋味儿。
已经入了秋,山上的树树叶都落了不少,看着怪荒凉的,没什么好看的,大家继续往前走。
然后又看了一个喷泉遗址,这个比刚才那个强一点,还有破碎的基座在。
众人在遗址前沉默,转头又是远瀛观,薛皎介绍说,这里曾经是香妃的寝宫。
长辈们这个年纪,气势对王朝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但说到香妃,他们都知道。
“还珠格格里的那个?”薛奶奶问。
薛皎笑着解释:“是历史上真正的香妃。
” 远瀛观还剩下几根柱子和倒塌的石材,大家看了一下薛皎平板里的修复图,心底的郁气更甚。
“真不是东西。
”薛奶奶忍不住骂道:“抢就抢了,没见过好东西的,看见别人家有好的就想抢回去,那这房子碍他们什么事了!” 薛爷爷也说:“那喷泉,不就是喷水的玩意儿,这也抢也烧。
” 薛珍瘪着嘴不吭声,她记性好,不用再看薛皎的平板,复原图就在她脑子里,脑海中的景象跟眼前的荒凉对比,更生愤怒。
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再继续走,就是很有名的“大水法”,复原图有多美,眼前的景象就有多刺目。
而且区区复原图是远没法跟现实景物相比的,如果这些景物建筑还在,可想而知是怎样让人惊叹的胜景。
“我看攻略,说这是来圆明园必去的景点。
”薛皎轻声道。
顾冬阳:“因为名气大吗?” 他往后站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框出镜头,“课本封面。
” 薛皎:“这么有名的大水法,其实在圆明园诸多景观中,根本排不上号,之所以有名……” 她仰望者眼前破碎的建筑残体,声音仿佛叹息:“因为主体建筑,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 大家想到了刚才看过的线法山遗址,什么都没了,就跟那个一样吧。
不光薛皎她们这些游客看得气愤揪心,丰朝观看天幕的人也破防了。
昨晚薛皎给薛珍看复原图,他们也都跟着看了。
如果说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让他们惊叹,但实际上,对于已经在固定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丰朝人来说,古代的园林建筑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而圆明园更上了一层楼,风格融合,又不会突兀,也不怪天成帝心动了,普通老百姓看得眼馋羡慕,王孙贵胄都有不少动了念头,也想修园子的。
修不了那么大的,修一个两个景观建筑,他们还是修得起的。
但图片跟实景毕竟有区别,都盼着今天能好好看看。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园子被劫掠过,也被烧过。
但房子里的东西能抢走,房子怎么搬得走呢?那么大的园子,里头的摆件没了就没了吧,他们自己重新布置,也挺有意思的。
即便烧过……木头能烧毁,石材也能烧没吗?好歹能看个大概结构,方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