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当时,我们正年轻:克孜尔千佛洞
关灯
小
中
大
上我坐在木扎特河边发呆,他就在离我不远处静静地望着我。
我向他招手,他怔一下,缓步踱到我身边。
我拍拍一旁的石头,他有些犹豫地坐了下来。
“罗什,你不该夏坐时跑出来的……” 他身子微微一颤,眼光移向粼粼河水,语气仍是淡淡:“来此是为建造大佛,更是对佛陀的尊敬,有何不可?” “那就不能多等一个月么?” 他突然看向我,群星闪烁的夜空下,他眼中波澜翻涌,却瞬间隐入沉沉的眸子中。
酸楚涌入喉中,不敢看他的眼:“罗什,我已经画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离开。
” 他不言语,又转回头盯着河面,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我咬着嘴唇,狠了狠心:“罗什,我不属于这里。
” “我知道。
”他猛然站起身,腰挺得笔直,胸膛有些起伏。
他真的长太高了,仰着头看他,脖子累得撑不住头。
我的头,真的太沉了……沉得不停往下坠…… “明日我们便离开。
” 苦苦撑起沉重的头,看到褐红色的僧衣迅速朝客栈方向前行。
不一会,转个弯角,便消失不见、 那夜,从客栈房间的窗口望出去,泛着银光的河边,月光拉出个长长的身影。
风吹过,宽大单薄的僧衣迭迭,越发显得孤独寂寥。
我怔怔地盯着那个瘦长的身影,半晌觉得前襟有片凉。
我胡乱摸了摸脸,冲出房间。
夜色孤清,水声潺潺,河边却已不见人影。
那夜,我几乎睁眼到了天明。
回去时我们几乎不言语。
他的眼圈发青,堆在深陷的大眼窝下,格外明显。
我呢?照过铜镜,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眼望外面,我也一样。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可能的事情,何苦多做无谓挣扎?趁现在,好歹还能收手。
回到21世纪,我自有我的日子要过,也许找个人谈个恋爱。
比我高一届的师兄一直对我有那么点意思,可以考虑再往深发展。
就算师兄长得不如他帅气,不如他聪明,不如他温和,不如他……我当然知道,师兄什么都不如他,可是,师兄是个真正现实中的人。
而他,对我来说,不过是个研究资料,故纸堆里的几个字而已…… 我们就这样沉默着回到了苏巴什故城他的小院里。
他回寺里前盯着我看了好一会,眼神复杂,终于还是叹气:“商队我会去安排。
这几日要夏坐,晚上就不来了。
” 我垂着眼,点点头。
半晌,他还是没走。
脚步在门口盘旋,始终没挪出去。
“再过十日就是苏幕遮了。
你说过想看苏幕遮,不如……”他犹豫着:“结束后再走吧……” 我抬头,跌进两汪深不见底的潭泽,仿佛有磁力,将浑身无力的我吸进。
平时伶俐的嘴此时笨拙地只剩一个字:“好……” 他的嘴角往上挂了挂。
这么多天了,第一次看见他笑。
可是,我不是为了你多留这几天的,我实在是因为想看东方式的狂欢盛典——苏幕遮。
我是个好学生,好学者,好劳模,可我不是一个……好恋人…… -------------------------------------------------------------------------------- 作者有话要说: 夏坐: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
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是佛弟子在雨季中集合栖止于一处,净心修道的生活行事。
结夏安居的时间不一定三个月,最虔诚的是三个月。
地点不定,小屋、树下、山林、石窟、床上、聚落皆可。
《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没有救护的地方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
安居,又可分夏安居、冬安居,安居期间若要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允许,始可离去。
丛林中,律寺很注重安居生活。
安居又称为坐夏(坐家中不出)。
安居中,如遇起火燃烧、毒蛇骚扰、水淹、国土不准处、盗贼、眷属骚扰处、有女难处等情形,则可迁移,否则犯戒。
去克孜尔石窟的路上,居然看到有个庞大的车队,清一色都是苹果绿的甲克虫,车身上刷满了很可爱的图片,是法文,背后还贴着地图。
开车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外,每一辆车里看上去都是夫妻。
后来跟他们中间的几个老头聊天,是法国和比利时人,都是汽车俱乐部组织的,从法国出发,到西班牙过直布罗陀海峡,横穿北非大陆上,经过摩洛哥,埃及,过苏伊士运河到中东。
然后在中亚过了一堆的斯坦,由哈萨克斯坦经霍尔果斯口岸进新疆,然后西安,北京,内蒙,从满洲里到俄罗斯,跨越西伯利亚,到莫斯科,然后一圈的前苏联小国,最后由德国回法国。
全程自驾车,要历时一年。
听得我口水直流。
希望我年老了后,也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向他招手,他怔一下,缓步踱到我身边。
我拍拍一旁的石头,他有些犹豫地坐了下来。
“罗什,你不该夏坐时跑出来的……” 他身子微微一颤,眼光移向粼粼河水,语气仍是淡淡:“来此是为建造大佛,更是对佛陀的尊敬,有何不可?” “那就不能多等一个月么?” 他突然看向我,群星闪烁的夜空下,他眼中波澜翻涌,却瞬间隐入沉沉的眸子中。
酸楚涌入喉中,不敢看他的眼:“罗什,我已经画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离开。
” 他不言语,又转回头盯着河面,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我咬着嘴唇,狠了狠心:“罗什,我不属于这里。
” “我知道。
”他猛然站起身,腰挺得笔直,胸膛有些起伏。
他真的长太高了,仰着头看他,脖子累得撑不住头。
我的头,真的太沉了……沉得不停往下坠…… “明日我们便离开。
” 苦苦撑起沉重的头,看到褐红色的僧衣迅速朝客栈方向前行。
不一会,转个弯角,便消失不见、 那夜,从客栈房间的窗口望出去,泛着银光的河边,月光拉出个长长的身影。
风吹过,宽大单薄的僧衣迭迭,越发显得孤独寂寥。
我怔怔地盯着那个瘦长的身影,半晌觉得前襟有片凉。
我胡乱摸了摸脸,冲出房间。
夜色孤清,水声潺潺,河边却已不见人影。
那夜,我几乎睁眼到了天明。
回去时我们几乎不言语。
他的眼圈发青,堆在深陷的大眼窝下,格外明显。
我呢?照过铜镜,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眼望外面,我也一样。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可能的事情,何苦多做无谓挣扎?趁现在,好歹还能收手。
回到21世纪,我自有我的日子要过,也许找个人谈个恋爱。
比我高一届的师兄一直对我有那么点意思,可以考虑再往深发展。
就算师兄长得不如他帅气,不如他聪明,不如他温和,不如他……我当然知道,师兄什么都不如他,可是,师兄是个真正现实中的人。
而他,对我来说,不过是个研究资料,故纸堆里的几个字而已…… 我们就这样沉默着回到了苏巴什故城他的小院里。
他回寺里前盯着我看了好一会,眼神复杂,终于还是叹气:“商队我会去安排。
这几日要夏坐,晚上就不来了。
” 我垂着眼,点点头。
半晌,他还是没走。
脚步在门口盘旋,始终没挪出去。
“再过十日就是苏幕遮了。
你说过想看苏幕遮,不如……”他犹豫着:“结束后再走吧……” 我抬头,跌进两汪深不见底的潭泽,仿佛有磁力,将浑身无力的我吸进。
平时伶俐的嘴此时笨拙地只剩一个字:“好……” 他的嘴角往上挂了挂。
这么多天了,第一次看见他笑。
可是,我不是为了你多留这几天的,我实在是因为想看东方式的狂欢盛典——苏幕遮。
我是个好学生,好学者,好劳模,可我不是一个……好恋人…… -------------------------------------------------------------------------------- 作者有话要说: 夏坐: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
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是佛弟子在雨季中集合栖止于一处,净心修道的生活行事。
结夏安居的时间不一定三个月,最虔诚的是三个月。
地点不定,小屋、树下、山林、石窟、床上、聚落皆可。
《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没有救护的地方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
安居,又可分夏安居、冬安居,安居期间若要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允许,始可离去。
丛林中,律寺很注重安居生活。
安居又称为坐夏(坐家中不出)。
安居中,如遇起火燃烧、毒蛇骚扰、水淹、国土不准处、盗贼、眷属骚扰处、有女难处等情形,则可迁移,否则犯戒。
去克孜尔石窟的路上,居然看到有个庞大的车队,清一色都是苹果绿的甲克虫,车身上刷满了很可爱的图片,是法文,背后还贴着地图。
开车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外,每一辆车里看上去都是夫妻。
后来跟他们中间的几个老头聊天,是法国和比利时人,都是汽车俱乐部组织的,从法国出发,到西班牙过直布罗陀海峡,横穿北非大陆上,经过摩洛哥,埃及,过苏伊士运河到中东。
然后在中亚过了一堆的斯坦,由哈萨克斯坦经霍尔果斯口岸进新疆,然后西安,北京,内蒙,从满洲里到俄罗斯,跨越西伯利亚,到莫斯科,然后一圈的前苏联小国,最后由德国回法国。
全程自驾车,要历时一年。
听得我口水直流。
希望我年老了后,也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