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凉州岁月:吐鲁番的记忆
关灯
小
中
大
翻。
原来是因为我以前从不曾跟自己心爱之人逛过。
就算他不会说笑话逗乐,就算他让我拉着手都会四顾有没有人看到,就算他动不动要管束我,不准我吃太多不准我乱跑。
可是,跟着他在一起那种满溢出来的幸福感却是弗沙提婆无法带给我的。
晚上睡觉时,他照常用手臂当我的枕头,轻轻在我耳边说:“艾晴,今天真的很开心。
” “嗯,我也一样。
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转过身圈住他的腰,满意地叹息,“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 “你喜欢的话我以后可常陪你出去。
” “你是僧人,不可经常这么做。
”我埋进他的怀,贴着他狭长的脸颊,“我也不奢求,只要一年能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你陪我一整天,跟我去过最俗世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
” 唇上拂过温润的柔软,一个低沉的声音入耳:“好。
” 他接下来一直在大佛寺讲经,直到我们离开的前一天。
而我,与在其他停驻过的地方一样,出门考察做记录。
只不过当路过那个烤包子铺,那个我们曾经啃过羊肉串的街角,那个拉条子的小摊时,我都会禁不住笑容满面。
离开交河时,我一直向后望着渐渐远去的高台上的交河城。
这座城市,比任何一处我们短暂停留的地方都让我留恋,因为那段美丽的记忆…… 交河到鄯善的一路上,田地里搭着大片葡萄架,有时我们就在这样的葡萄架下穿行。
每家每户都有做葡萄干的荫棚。
走了一半路程时,火焰山出现在我们眼前。
湛蓝的天空,棉糖般的云朵,下面是连绵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褐红。
闭上眼睛,那极具渗透力的深红色仍能穿透眼睑。
在汗流浃背中,我们走出了吐鲁番盆地,来到了鄯善。
鄯善只是个小国,远不如交河大。
只停留了三日,便向西域最后一个小国伊吾进发。
伊吾在现代的名字更为响亮,因为它盛产的甜瓜,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个地方,那便是——哈密。
而我所处的时代,伊吾远没有后世的盛名,只是个弹丸小国,却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小小伊吾的生存之道,便是在夹缝中左右逢源,对谁都不敢得罪。
所以虽然伊吾没有参与吕光的西征,却对于借道慷慨得很,迎来送往。
在伊吾修整的时间比鄯善长,因为大军要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物,等待我们的,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八百里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在唐之前叫沙河。
几乎是死寂一片,毫无生机。
穿越之人,只能沿着动物和前人的尸骨行进。
路上经常能看到古人的干尸。
有人走着走着便倒地而亡,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成了干尸,还保留着死时的模样。
吕光前来西征时,在这里走了三百余里无水,将士失色。
不过吕光的运气真真是好,被他撞上了百年不遇的沙漠下雨。
但吕光不会次次都那么走运,所以他慎重地亲自过问食水的补给,实在也是上次九死一生的经历让他发怵。
六月底我们向着死亡之地八百里莫贺延碛进发。
从伊吾到玉门,中途无处可供补给。
玄奘走这段路时异常艰辛,只有一个人一匹老马,顾影唯一。
还因失手打翻水囊,断水四天五夜,差点渴死。
我们比玄奘幸运,有向导,有补给。
但是这种炎热的天气入莫贺延碛仍然艰苦,中午时分气温达四十五度以上,加上极度的干燥,每个人每天发的水又有定量,不敢多喝。
很快大家嘴唇都干裂了。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这样描述:“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
”他的形容是如此贴切,没有进入这片沙漠之人,无法如此刻骨地体会。
白天明明丝毫无风,会突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
被狂风席卷的黄沙像下雨一样满天飞舞,裹着厚厚的面纱也能呛到喉咙里。
而夜晚,绚烂的繁星下还有一种盈盈磷火闪动。
我第一次见到了“鬼火”,这是千百年来死在这恶劣环境里的人与动物尸骨上散发出来的。
在21世纪,莫贺延碛已经没有那么恐怖了,铁路穿行而过,旅客眼中不过是一段单调乏味的戈壁沙漠。
谁能料想,千年前,这块沙漠堪称死亡之域呢? 走了半个月,当玉门关的烽燧终于出现在远处时,每个人都兴奋地大叫,我们终于走出了八百里莫贺延碛。
但我知道,前路远没有众人想的那么顺利。
另一种比死亡之地更可怕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战争,即刻在眼前了……
原来是因为我以前从不曾跟自己心爱之人逛过。
就算他不会说笑话逗乐,就算他让我拉着手都会四顾有没有人看到,就算他动不动要管束我,不准我吃太多不准我乱跑。
可是,跟着他在一起那种满溢出来的幸福感却是弗沙提婆无法带给我的。
晚上睡觉时,他照常用手臂当我的枕头,轻轻在我耳边说:“艾晴,今天真的很开心。
” “嗯,我也一样。
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转过身圈住他的腰,满意地叹息,“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 “你喜欢的话我以后可常陪你出去。
” “你是僧人,不可经常这么做。
”我埋进他的怀,贴着他狭长的脸颊,“我也不奢求,只要一年能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你陪我一整天,跟我去过最俗世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
” 唇上拂过温润的柔软,一个低沉的声音入耳:“好。
” 他接下来一直在大佛寺讲经,直到我们离开的前一天。
而我,与在其他停驻过的地方一样,出门考察做记录。
只不过当路过那个烤包子铺,那个我们曾经啃过羊肉串的街角,那个拉条子的小摊时,我都会禁不住笑容满面。
离开交河时,我一直向后望着渐渐远去的高台上的交河城。
这座城市,比任何一处我们短暂停留的地方都让我留恋,因为那段美丽的记忆…… 交河到鄯善的一路上,田地里搭着大片葡萄架,有时我们就在这样的葡萄架下穿行。
每家每户都有做葡萄干的荫棚。
走了一半路程时,火焰山出现在我们眼前。
湛蓝的天空,棉糖般的云朵,下面是连绵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褐红。
闭上眼睛,那极具渗透力的深红色仍能穿透眼睑。
在汗流浃背中,我们走出了吐鲁番盆地,来到了鄯善。
鄯善只是个小国,远不如交河大。
只停留了三日,便向西域最后一个小国伊吾进发。
伊吾在现代的名字更为响亮,因为它盛产的甜瓜,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个地方,那便是——哈密。
而我所处的时代,伊吾远没有后世的盛名,只是个弹丸小国,却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小小伊吾的生存之道,便是在夹缝中左右逢源,对谁都不敢得罪。
所以虽然伊吾没有参与吕光的西征,却对于借道慷慨得很,迎来送往。
在伊吾修整的时间比鄯善长,因为大军要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物,等待我们的,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八百里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在唐之前叫沙河。
几乎是死寂一片,毫无生机。
穿越之人,只能沿着动物和前人的尸骨行进。
路上经常能看到古人的干尸。
有人走着走着便倒地而亡,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成了干尸,还保留着死时的模样。
吕光前来西征时,在这里走了三百余里无水,将士失色。
不过吕光的运气真真是好,被他撞上了百年不遇的沙漠下雨。
但吕光不会次次都那么走运,所以他慎重地亲自过问食水的补给,实在也是上次九死一生的经历让他发怵。
六月底我们向着死亡之地八百里莫贺延碛进发。
从伊吾到玉门,中途无处可供补给。
玄奘走这段路时异常艰辛,只有一个人一匹老马,顾影唯一。
还因失手打翻水囊,断水四天五夜,差点渴死。
我们比玄奘幸运,有向导,有补给。
但是这种炎热的天气入莫贺延碛仍然艰苦,中午时分气温达四十五度以上,加上极度的干燥,每个人每天发的水又有定量,不敢多喝。
很快大家嘴唇都干裂了。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这样描述:“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
”他的形容是如此贴切,没有进入这片沙漠之人,无法如此刻骨地体会。
白天明明丝毫无风,会突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
被狂风席卷的黄沙像下雨一样满天飞舞,裹着厚厚的面纱也能呛到喉咙里。
而夜晚,绚烂的繁星下还有一种盈盈磷火闪动。
我第一次见到了“鬼火”,这是千百年来死在这恶劣环境里的人与动物尸骨上散发出来的。
在21世纪,莫贺延碛已经没有那么恐怖了,铁路穿行而过,旅客眼中不过是一段单调乏味的戈壁沙漠。
谁能料想,千年前,这块沙漠堪称死亡之域呢? 走了半个月,当玉门关的烽燧终于出现在远处时,每个人都兴奋地大叫,我们终于走出了八百里莫贺延碛。
但我知道,前路远没有众人想的那么顺利。
另一种比死亡之地更可怕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战争,即刻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