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长安的辉煌:去长安

关灯
腰上一阵痛。

    我睁开眼,看到半秃的枝丫掩着阴沉的天。

    堆积在枝叶上的雪,被我身体打到,簌簌落下,堆在我身上。

    幸好着陆在雪地里,缓解了冲力。

     我打开拉链除下头套,伸手扶腰,龇牙咧嘴地坐起身,环顾四周。

    前方是片山坡,不远处有条小河,河中未结冰之处流淌着小股水流。

    另一边是片林子,远处山峦叠嶂,在皑皑白雪下格外清朗。

    虽然雪已停,但天色依旧阴霾。

     我想站起,腰又是一阵痛。

    身上的大包太沉,人往后跌,倒在雪地里。

    费了半天劲才爬起来,真的老了呢,不比十年前的身手。

     踏着雪拐过山坡,就看到有几户农家。

    叩开门打听,才知道自己落到距长安一百五十多里的周至县。

    打听如何去鄠县,老乡说得不是很清晰,便作罢了。

    幸好我自己带有地图,可以到时再问。

     掏出几块现代带来的碎银子,跟老乡买了匹牛车,还有饼子等干粮。

    不想多耽搁时间,便在老乡指点下上了官道。

    一路东行,便能到长安。

    而鄠县逍遥园,在距离长安四十里地处。

    所以要先往长安方向走。

     我驾着慢悠悠的牛车,心里有些着急。

    因为驾驶技术不过硬,速度始终提不上来。

    一路在官道上看到不少人,男女老幼都有。

    满脸风尘,衣衫褴褛,搀扶着一路向东走。

     这群人看来是流民,打听一下,都是凉州来的。

    因为饥荒,无处可活,便在吕隆投降姚兴后,到秦地来寻条生路。

    按照记载,罗什此时应该已经到长安了。

    怕记载有误,还是忍不住问他们是否知道法师鸠摩罗什现在何处,却语焉不详。

     我正在一个个问,突然心猛地缩紧!不远的前方,有个褐红的高瘦背影混在人群中,佝偻着肩,僧衣在寒风拍打下叠叠卷起。

    我急忙将牛车牵到路边,用最快的速度跑到那个背影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臂。

     深陷的眼窝中是双布满皱纹的老眼,鼻子异常高挺,嘴唇扁而阔,赤红色的髯虬胡髭,一看便知是中亚血统。

    眉宇间有着坚毅的气质,睿智而悲悯,年纪已近七十。

     "女施主,找贫僧吗?" 是带着浓重鼻音的蹩脚汉语,我非常费力才能听懂。

    放下手,我失望地摇头。

    真的是想他想疯了。

    根据记载:他在公元四零一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号被姚兴部将姚硕德接进长安,现在早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怎会孤身一人在流民群中?我想转头走人,但又停住脚步问:"这位大师,可知长居姑臧的鸠摩罗什法师现在何处吗?" 他眼里飘过惊诧,转着眼珠拼命想词,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嗯……丘莫若吉波……到长安了。

    贫僧去长安,找他……" 我心念一动,他居然叫的是他的梵文名!急忙改用吐火罗语:"大师认识他吗?" 老僧脸上先是莫名的诧异,张大嘴瞪着我,继而满脸欣喜,用流利的吐火罗语回答我:"想不到中原竟有人能说龟兹语!" 他对着我合十一拜,说道:"这位女施主,我本罽宾国人,名佛陀耶舍。

    ①鸠摩罗什曾从我受学,是我的挚友。

    " 轮到我吃惊了!佛陀耶舍,我当然知道他。

    罗什少年时从罽宾国回龟兹途中经沙勒国时,佛陀耶舍正受沙勒王太子供养。

    罗什跟从他学习过佛法。

    那时的佛陀耶舍已经二十七岁,却对十三岁的罗什赞不绝口。

    虽是师徒关系,他却将罗什视为知己。

    罗什要回龟兹时,他还苦苦挽留过罗什。

    这些,是我第一次见到罗什之前发生的。

     "大师是去长安找他。

    那么,罗什已至长安了?" "正是。

    大秦国主聘他为国师,着专人来请,上月已至长安。

    我费尽艰辛赶到姑臧寻他,却扑了空。

    只好再往长安。

    " 他思量着对我看一眼:"不知女施主为何打听他?" 我笑着对他做出请的手势:"我与鸠摩罗什法师有莫大渊源,三言两语很难讲清。

    我也正是去长安寻他,不知法师愿与我同行吗?" 他看了看我的牛车,又看我只有一个人,似乎有点顾虑。

    我大方地一笑:"众生平等,四相不过是虚妄相。

    法师年少时便以旷达不羁闻名,现下又何须拘泥于男女之防?" 他惊讶地张大嘴:"女施主如何得知我年少时的事?" 我笑:"是我丈夫告诉我的。

    " 以前罗什曾经跟我提过他这位师傅年少时的趣事。

    佛陀耶舍是婆罗门,出身高贵。

    十三岁出家,到十九岁时,已阅读了大量经典。

    但他少年气盛,傲气地认为这世上没几个人能教他,因而被罽宾僧众所嫌恶。

    到了二十岁,是该受具足戒的年龄了,居然没人肯为他授戒。

    一直到二十七岁时才找到授戒师为他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