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长安的辉煌:衷情相诉

关灯
笃笃敲门声,屋外传来恭谨的声音:"师尊,晚课已开始。

    " 淡然的声音回复:"僧肇,你代为师主持吧。

    " 清冽的沉稳声音顿一顿又响起:"还有,为师这三日里不出此门,饭食备两份送至此。

    汝等无须嗔怪,三日后为师自会回复平常,主持一切事务。

    " 门外应诺,脚步渐远至无声。

    他回头看枕上摇头的我,轻轻捂住我的嘴,温柔一笑:"不要劝。

    等了十六年,就让罗什任性三日吧。

    " 他从枕下摸索出泛黄的笔记本,打开,里面夹着我和爸妈的照片,四角磨损得厉害,幽幽叹息由耳畔直沁入心扉:"十六年里,每日都枕着它一同睡。

    每当想你太过揪心,便向佛祖乞求:若有生之年能再见我妻,唯望佛祖舍我三日,只陪伴妻,不做其他。

    " 泪水涌出,顺着脸颊滑落到披散的长发上。

    他半支起身,深渊一般的浅灰眼眸在我脸上徜徉,骨节细长的手指触摸着我的五官,一路下滑,"艾晴,让为夫再好好看看你……" 纤长的手抚摸过我的颈项,到达锁骨,再往下滑,眼波随着手一路细细看。

    身体在他的专注下迅速发烫。

    他的呼吸又开始不稳,眼神迷离,俯身吻住我。

     我拉住他的手,凝视他眼角深刻的皱纹,柔声劝:"今天便歇歇吧,别累着……" "不累。

    "他的手依旧向下滑,停在了我的小腹上,声音急切,"刚刚只顾缠绵,却未曾看到。

    这是什么?如何又受伤了?" 我下死劲咬住唇,唯有疼痛才能让我意识到他真的已经在我身边,吸一吸鼻子告诉他:"是剖腹产生小什时留下的。

    我的时代可以直接剖开肚子把孩子取出,免了生育之苦,而且很安全。

    所以很多女人这样生孩子。

    " 他猛地抬眼,望进我的眼眸,低喃着念出:"小什……" 我将手覆上他的手掌,微笑着说:"是你的儿子,过了年刚六岁。

    他跟你一样聪明帅气,很乖很懂事……" "六岁……"他低垂着头,原本优雅如天鹅的颈项上已显出几圈颈纹,再抬起时眼里含着氤氲雾气,"罗什十六年里一直在想,不知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是男是女也无从得知。

    本以为他有十六岁了,不想才六岁……" "我带了很多他的照片。

    儿子还给你写了封信。

    "我哎哟一声拍脑门,"我的包还在刚刚的殿里,不知会不会被人拿走。

    里面有好多我带给你的东西呢。

    " 我懊恼地想,跟他碰面到现在,都过了快有两个小时吧?一心只顾着悱恻缠绵,浑浑噩噩全然忘了周遭一切。

    仿佛身在云端,被绵白的云团包围着。

    云卷云舒间,缥缥缈缈,如梦似幻。

    触手碰到的是他的肌肤,喷在脸上的急促呼吸是他所发,眼前晃动的是他戴在胸前的结婚戒指。

    手腕上戴着的,是那串带有一生承诺的玛瑙臂珠。

    一切美得那么不真实。

     他问了我详细情形,披衣下床,走出门去。

    不一会儿回来,告诉我已派人去取了。

     我想起身,却被他又按回床上。

    细细看我,摇头微叹:"艾晴,看你模样,一点未变,还比之前更美。

    罗什糊涂了,你现在是几岁?" "三十三岁。

    "我笑着吸鼻子,"罗什,我认识你十年了……" 他笑得风轻云淡,眼角眯起时满是深深的沟壑,无情的岁月在他原本光洁的额头上刻上了几道抬头纹。

    他轻声说:"罗什已是五十三岁,认识你四十年了……" 看着他睿智慈悲的容颜,五十三岁的他早已褪去年轻时的朝气蓬勃,眉宇间更添历经沧桑的恬淡魅力。

    他已是不可用"帅"字形容了,神情清鉴,洞彻一切。

     "罗什,对不起。

    让你等了太久……" 他拂开我额头的碎发,一个轻柔温软的吻落上:"你回来便好……" 相隔十六年,有那么多话要说。

    一直到点亮油灯,昏黄摇曳的灯光下,我们继续碎碎叨叨地谈话。

    没有重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恨不能把一切都告诉对方。

     "罗什,告诉我十六年来你是如何度过的。

    "他自己过午不食,却不忘让弟子给我端来晚饭,是米饭和几样精致的小菜。

    他知道相较面食,我更喜欢米饭。

    在凉州时没有这条件,到了长安,终于可以吃到米饭了。

     "依你所言,韬光养晦,几将所有能得到的汉书都读遍了。

    "他不让我起身,我便在床上就着几案吃。

     "思考汉文音律规则,如何将梵文佛经译成朗朗上口之汉文,方便记诵。

    带领弟子修心养性,这十六年,倒也过得很快。

    "他柔溺地看着我吃晚饭,不停为我夹菜,"依你所言,不时做些谶纬预言。

    那五色丝烧灰又凝聚成形,不过是我想法混人耳目罢了。

    " 我愣住,有些口吃:"你,你不是一向不屑投吕氏所好,不屑这种谶纬预言吗?" "非是为吕氏所做。

    "他意味深长地一笑,"是为让姚秦国主知我有神力,愿聘我来长安作准备。

    " 这下真正发怔了。

    以前我劝他都被他严词拒绝,可现在…… 看出我眼里的疑惑,他温润地笑笑,敛颜正色说道:"艾晴,你告诉过我:不依国主,法事难立。

    这些枭雄,谁是真心奉佛?不过是想借着奉佛之名安顺民心罢了。

    既如此,我便使用这些能迎合他们的招数。

    只要姚兴能助我达成毕身所愿,又有何不可呢?" 心中感喟,他还是这样做了。

    以前的他是多么高洁正气,不屑这些掩人耳目的手法。

    可这个混乱的时代,终究改变了他。

    他最后的成功,还是因为这些不得已的改变…… "艾晴,你该知道,在姑臧最后一年,凉州经历了比十六年前更惨烈的饥荒。

    "① 我点头。

    这些我也曾告诉过他。

    他站起,背着手在房内慢慢踱步。

    瘦高的身子已有些微的佝偻,背影寂寥。

     "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王,趁此饥荒攻打吕隆。

    蒙逊初战不利,便带着万斛粮食在城外以赈灾之名,欲诱降吕隆部众。

    " 他停顿住,深吸一口气,声音发颤:"吕隆拒不开城门,百姓无以为生,更无柴过冬。

    城内树木被砍殆尽,人相食之惨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