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长安的辉煌:点滴幸福
关灯
小
中
大
,最好应该到医院去验光配镜。
唉,可惜你去不了……" 他不答,只是温润地笑。
眼角、额头、嘴角都皱起丝丝纹路,颈项上还有圈圈皱纹。
这么多大小不一的沟壑却无损他的清雅。
他的气质已经升华如窖藏多年的醇酒,岁月磨砺增加了绵厚的浓香,滴滴沁人。
这样历尽风霜的脸,比少年时更耐看,凝视多久也不会腻。
他大大方方地任我看,不像少年时动不动就脸红了。
见我一直看不够,他有丝好笑,伸手想拉我。
"对了,还有东西呢。
"我故意跳开,"把你的脚抬起来。
" 帮他穿上厚厚的到膝盖的羊毛袜。
这是出口到俄罗斯的袜子,上百块一双,我一口气买了几十双。
"暖和吗?冬天穿着这袜子,可以防冻疮再犯。
"我说道。
"嗯。
"他抬脚看看,自己忍不住又笑,"千年后的东西,罗什居然能用上,真是奇妙。
" 我还带了几十盒刮胡刀片,十几把剃须刀。
这些行李装到背包里提给皑皑时,她都吓了一跳。
我絮絮叨叨地拿给罗什看,他微笑着从柜子中取出一件东西,用手帕小心地层层包裹。
打开后露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剃须刀,是我当年带来的。
我鼻子酸酸,掏出手帕擦眼角:"都锈得不成样子了,扔了吧,有这么多新的呢,够你用好几年。
" 他不答,仍然微笑着,又重新包裹好,放回柜子。
他穿着羊毛袜,戴着眼镜,拉我入怀,圈住我的腰,埋首在我发际。
热热的呼吸喷在颈上,有丝悸动。
我嗯哼一声,看着几案上他写的东西问:"在写什么呢?" "这是为陛下所著的《实相论》,共两卷。
罗什已写了近一个月,很快便能写好。
"他贴着我,柔声说,"大将军姚显,左将军姚嵩,屡次请我去长安大寺讲说新经。
待写完《实相论》,我们去长安。
" 我一愣:"我也去吗?" "当然!"他仍然圈着我的腰,吻落在我颈上,"你在这里的半年,每一日罗什都不会跟你分开。
" 他将眼镜摘下放到几案上,然后一把抱起我:"儿子交代的,每日要监督你吃药早睡。
" 他将我放上床,有些气喘:"真的老了,都快抱不动你了。
" 我赶紧安慰他:"是我比以前胖了。
" 他翻身覆上我,粲然一笑:"是啊,是重了些……" 佛陀耶舍在我们家中只住了一夜,便搬到草堂寺去了。
罗什因为自己带来的梵文经书不全,便请佛陀耶舍将《十住经》默写出来。
等他从长安回来时,两人再共同研讨,译定此经。
对于罗什与我的夫妻生活,他从来没有明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还是很难接受。
不过,罗什与我,早已不在意外人如何看待我们。
我们咀嚼幸福滋味都还来不及。
阳历三月中旬,园子里的桃花开了。
望不到头的红云铺天盖地。
清风扬起,扫过枝头,粉色的花瓣飞絮般扬在天空,轻旋着落在他高瘦的身上。
他在落英缤纷中对着我笑,过尽千帆的超然风采如化外仙山之人。
他将手伸向我:"我们去长安……" ①慧皎《高僧传·僧肇》:"释僧肇,京兆人。
家贫以佣书为业。
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
爱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
尝读老子德章。
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
‘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
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
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关辅。
时竞誉之徒莫不猜其早达,或千里趍负入关抗辩。
肇既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
时京兆宿儒及关外英彦,莫不挹其锋辩,负气摧衄。
后罗什至姑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
及什适长安,肇亦随返。
" 作者说明:僧肇(384-414)是最早追随罗什的汉人弟子,早在姑臧时便师从罗什,是罗什最信任的大弟子。
此处,僧肇是罗什饥荒中收养的孤儿是作者杜撰,但僧肇在本文中的年龄仍然符合历史事实。
②慧皎《高僧传》对姚兴迎罗什为国师及设立译场的记载: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茞。
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
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
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
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勘。
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
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
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
什既至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
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
转能汉言,音译流便。
既览旧经,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本相应。
于是兴使沙门僧*、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叡、僧肇等八百余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
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
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
唉,可惜你去不了……" 他不答,只是温润地笑。
眼角、额头、嘴角都皱起丝丝纹路,颈项上还有圈圈皱纹。
这么多大小不一的沟壑却无损他的清雅。
他的气质已经升华如窖藏多年的醇酒,岁月磨砺增加了绵厚的浓香,滴滴沁人。
这样历尽风霜的脸,比少年时更耐看,凝视多久也不会腻。
他大大方方地任我看,不像少年时动不动就脸红了。
见我一直看不够,他有丝好笑,伸手想拉我。
"对了,还有东西呢。
"我故意跳开,"把你的脚抬起来。
" 帮他穿上厚厚的到膝盖的羊毛袜。
这是出口到俄罗斯的袜子,上百块一双,我一口气买了几十双。
"暖和吗?冬天穿着这袜子,可以防冻疮再犯。
"我说道。
"嗯。
"他抬脚看看,自己忍不住又笑,"千年后的东西,罗什居然能用上,真是奇妙。
" 我还带了几十盒刮胡刀片,十几把剃须刀。
这些行李装到背包里提给皑皑时,她都吓了一跳。
我絮絮叨叨地拿给罗什看,他微笑着从柜子中取出一件东西,用手帕小心地层层包裹。
打开后露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剃须刀,是我当年带来的。
我鼻子酸酸,掏出手帕擦眼角:"都锈得不成样子了,扔了吧,有这么多新的呢,够你用好几年。
" 他不答,仍然微笑着,又重新包裹好,放回柜子。
他穿着羊毛袜,戴着眼镜,拉我入怀,圈住我的腰,埋首在我发际。
热热的呼吸喷在颈上,有丝悸动。
我嗯哼一声,看着几案上他写的东西问:"在写什么呢?" "这是为陛下所著的《实相论》,共两卷。
罗什已写了近一个月,很快便能写好。
"他贴着我,柔声说,"大将军姚显,左将军姚嵩,屡次请我去长安大寺讲说新经。
待写完《实相论》,我们去长安。
" 我一愣:"我也去吗?" "当然!"他仍然圈着我的腰,吻落在我颈上,"你在这里的半年,每一日罗什都不会跟你分开。
" 他将眼镜摘下放到几案上,然后一把抱起我:"儿子交代的,每日要监督你吃药早睡。
" 他将我放上床,有些气喘:"真的老了,都快抱不动你了。
" 我赶紧安慰他:"是我比以前胖了。
" 他翻身覆上我,粲然一笑:"是啊,是重了些……" 佛陀耶舍在我们家中只住了一夜,便搬到草堂寺去了。
罗什因为自己带来的梵文经书不全,便请佛陀耶舍将《十住经》默写出来。
等他从长安回来时,两人再共同研讨,译定此经。
对于罗什与我的夫妻生活,他从来没有明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还是很难接受。
不过,罗什与我,早已不在意外人如何看待我们。
我们咀嚼幸福滋味都还来不及。
阳历三月中旬,园子里的桃花开了。
望不到头的红云铺天盖地。
清风扬起,扫过枝头,粉色的花瓣飞絮般扬在天空,轻旋着落在他高瘦的身上。
他在落英缤纷中对着我笑,过尽千帆的超然风采如化外仙山之人。
他将手伸向我:"我们去长安……" ①慧皎《高僧传·僧肇》:"释僧肇,京兆人。
家贫以佣书为业。
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
爱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
尝读老子德章。
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
‘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
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
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关辅。
时竞誉之徒莫不猜其早达,或千里趍负入关抗辩。
肇既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
时京兆宿儒及关外英彦,莫不挹其锋辩,负气摧衄。
后罗什至姑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
及什适长安,肇亦随返。
" 作者说明:僧肇(384-414)是最早追随罗什的汉人弟子,早在姑臧时便师从罗什,是罗什最信任的大弟子。
此处,僧肇是罗什饥荒中收养的孤儿是作者杜撰,但僧肇在本文中的年龄仍然符合历史事实。
②慧皎《高僧传》对姚兴迎罗什为国师及设立译场的记载: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茞。
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
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
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
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勘。
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
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
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
什既至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
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
转能汉言,音译流便。
既览旧经,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本相应。
于是兴使沙门僧*、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叡、僧肇等八百余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
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
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