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穿越前的事就当成是一场梦吧,他有了新的生活,以后也会有新的人生。

     本来内心就坚定的赵想,经此以后学习就更认真地,他每天除了必要的事,剩余的时间都是在学习。

     偶尔也会和村子里的小少年们一起去地里拔草,拔了麦子地里的草,就去油菜地里拔。

    年前的油菜还没那么高,因此拔草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别把它压坏了,或是当成草拔了。

     拔出来的草晾干水分,就由牛棚的人过来背回去喂牛。

     冬天还有新鲜的草吃,牛棚里的几头牛吃得可欢喜了,据说都长肉了呢! 赵想只要不下雨就会抽时间去牛棚,村子里的公共财产黄牛三头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胖的。

     然而不等赵想学习更深的内容,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春节就来临了。

     “阿想,你看对联贴正了没有?” 爷爷奶奶站在凳子上贴对联,赵想在地上看。

     “爷爷往左边挪一点点,奶奶继续保持。

    对对对,正了正了。

    ” 本来赵想要贴的,可他太矮了。

    虽然这几个月他吃得不错,个头也长了一点点,然而还是比同龄人矮上不少。

     年纪比他小的孩子个头都比他高,所以贴对联显然不行,只能两位老人亲自上了。

     想把糨糊给爷爷奶奶,看他们把浆糊抹在墙上和对联上,很快对联就贴好了。

     家中的五副对联是爷爷去镇上花了一块钱买的,说实话都能割上一斤多肉了。

     不过这个时候哪怕是最抠门的人,也不会计较一副对联的钱。

     家中三个房间,厨房和柴房都贴上了对联,赵想跑前跑后帮忙。

     家里的卫生也在两天前就和爷爷奶奶一起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下吃了团圆饭,他们就会烧水洗澡,一家人都洗得干干净净,再换上新衣服。

     其实真正穿新衣服的只有赵想,爷爷奶奶只是换了一身七八成新的好衣服。

    这还是赵勇军在时给他们二老做的衣裳,只有过年过节过生日的时候才穿一下。

     赵想里面还是之前做的衣服,但是外面已经换上了新衣服。

    衣服有点大,不过赵想把裤腿和袖子挽一下就不影响行动了。

     如果不想穿几次就没办法再穿,孩子的衣服都是往大了做的。

     这些先不管,先吃团圆饭要紧。

     他们这里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是中午吃团圆。

    毕竟晚上油灯都舍不得点,怎么吃团圆饭,摸黑吗? 所以中午吃团圆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算是几十年后,家家户户有光亮的灯也还是中午吃团圆饭。

     晚上虽然不吃团圆饭,但是大家会坐在一起玩耍。

    比如说打麻将,打牌,顺便再看看春节联欢晚会。

     中午有肉有鱼还有虾,虽然只有四个家,但是量还挺大的。

     红烧肉,清蒸鱼,白灼虾和一盘炒菠菜。

     菜少归少,却装了满满一碗。

     这些菜还只是一半,另一半被装在篮子里,由赵想偷偷摸摸送去了牛棚。

     中午大家都在家里吃团圆饭,没有人出来,正好方便赵想行事。

     “师父,碗我晚点来拿,你们好好吃。

    ” 赵想说完把篮子往张百草怀里一塞就跑了,他得回家吃饭,爷爷奶奶还等着他呢! “这孩子,你跑什么啊?” 张百草和牛棚的大家难得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一起吃徒弟孝敬的饭菜。

     “赵家的恩情,我们都要记着。

    ” 老人对牛棚的众人说道。

     “是。

    ” 众人齐齐应道。

     “可惜我们手里没钱,连个压岁钱都没办法给。

    ” 张百草叹气,他作为师父应该要给压岁钱的。

     “不急,以后补上就是了。

    ” 老人安慰他。

     “也是,以后多给一点,好让阿想有钱娶媳妇。

    ” 另外几位大佬打趣赵想,哪怕本人没在这里,也不影响他们开玩笑。

     “阿想还小呢!”张百草作为师父自是要替徒弟说话,徒弟娶媳妇可以,但不是现在。

     徒弟的身体亏损太大,之前在老赵家受到了不小的虐待,如果他能平反回到京城,他还得想办法替徒弟补身体。

     在身体没恢复前,别说娶媳妇,那种事连想都不能多想。

     所以赵想后来不想娶媳妇,大家都觉得是张百草这个当师父的错。

     有人替自己背锅,赵想当然不会傻到跟大家说是自己不愿意娶,顺水推舟地把这件事推到了张百草的头上。

     因为自己害得徒弟终身不娶,张百草一直觉得亏欠了徒弟,对这个徒弟别提有多好了。

     哪怕他后来又收了徒弟,但是在他心中最得他看重,最受他喜欢的还是赵想这个大弟子,哪怕后面的徒弟天赋比大弟子好,也无法撼动赵想的地位。

     幸好赵想对这个师父十分孝顺,只要没有任务,逢年过节都会去看师父。

     张百草没享到儿女的福,反而是徒弟的福先享受到了。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赵想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已经坐在堂屋。

     今天是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在厨房吃了。

     所以饭桌被扔回了堂屋,祖孙三人坐在堂屋里吃。

     赵爷爷面前摆着一杯酒,而赵想和赵奶奶的面前一人摆着一杯麦乳精。

     麦乳精是镇上的干部年前看望两位老人时送的,这是专门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喝的营养品。

     和后世用香精勾兑出来的麦乳精不同,这是实打实的天然营养品。

     香,真的好香啊! 顺着热气跑出来的麦乳精香味引得赵想口水都快下来了,他出生时这东西已经退出了市场,反正他只听说过从没喝过。

     “喝吧,今天除夕,我们吃好喝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 赵爷爷端起酒杯。

     “爷爷奶奶,春节快乐!” “阿想,春节快乐!” 两大一小三个杯子碰在一起。

     碰完杯,三人才开始吃菜。

     菜很简单,不过赵奶奶的厨艺很好,所以不管是红烧肉或是清蒸鱼,甚至是白灼虾的味道都很好。

     难得有鱼虾肉吃,就连菠菜的味道也变得好吃起来。

     别的菜可以吃完,只是鱼肉留下头和尾巴,因为这象征着年年有余。

     赵想帮着爷爷奶奶收拾完厨房,三人轮流烧水洗澡。

     赵想是最后一个洗的,他洗完还把洗间澡也收拾了一下。

     因为是特殊年代,过年没有鞭炮,更不能给过世的长辈们烧纸,于是这个新年除了门上贴着的对联,整个村子的过年气氛全靠村民自己烘托。

     一直到初八,大家都不会干活。

     因此村子里的人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赵想也不能去牛棚了。

     没办法,他除了去村子里长辈家拜年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屋子里学习。

     是的,大过年他也没休息,而是在家里学习。

     本来想找赵想玩的赵磊赵三石他们,见状后悄悄离开了赵家。

     “赵想真辛苦。

    ” 同样的年纪,他们除了帮家里干活外,就是在野外玩到不想回家,而赵想他们好像从没见他玩过。

     原主没时间玩,赵想本人同样没时间玩。

     “他和我们不一样。

    ” 三石抬头望着天,原来的赵想没机会学习,自然可以得过且过。

    现在赵想有机会学习,他要是还和大家一起疯玩,那只能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显然他那个小伙伴脑子很清醒,没有大家一起疯玩。

     赵想确实很清醒,他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再多的玩乐对他来说也就这样吧,可能是他穿越前该玩的都玩过了,现在的人想象不出来的娱乐方式他都玩过,乡下孩子玩的东西他也不感兴趣。

     于是在大家痛痛快快玩上七八天时,赵想则是在学习。

    村民们开始整理农具,准备春耕时,赵想还是在学习。

     到了二月底三月,赵家村的人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

    有些种得比较早的油菜已经开花了。

    赵家附近有一块油菜地,偶尔有油菜花的香味飘来,赵想推开窗户闻着油菜花香味醒脑。

     看了一会儿外面的绿色植物,赵想再次坐回书桌前继续背书。

     他要背很多书,除了课本,他还有医书要背。

    师父说了,他现在背的医术还不到他小时候的十分之一。

     赵想不知道真假,不过师父让他背就背吧! 只是有一些医书在他们这里找不到,回收站找到的那几本医书又太过普通。

    初学者学习还够用,等到赵想的学习程度加深后,就有些不够看了。

     赵想也没办法,他们镇就这么大,肯定比不上县里或是市里,更别说京城了。

     张百草把自己记得的医书每天默写一些,默写好的就让赵想背,赵想每天拿着师父默写的医书背书。

     走路在背,烧火在背,拔草在背,就连去山上挖药草也在背。

     他的认真全村人都看在眼里,连过年那几天都没有玩,所有人都震惊于他的勤奋与自制力。

     要知道就算是在成年人身上,赵想这样的自制力都不常见。

    更多的人在坚持几天后就会放弃,可赵想从没有听说他放弃甚至是贪玩的时候。

     大家都很普通,因此更佩服赵想这样的人。

     他是不是天才大家不是很清楚,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是赵想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啊! 如果是天才,只会让大家更加佩服。

    如果有一天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