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而牛棚里的众人也借着火煮晚饭,他们回来时天都黑了,自然不像村民那般可以借着外面的余光煮饭了。

     这个时候村民都在吃饭,而他们才开始煮饭。

     “咕咕。

    ” 外面响起了鸟叫声。

     “阿想来了。

    ” 听到了暗号,张百草站起来。

     “快去接他。

    ” 老人自然也听出来了,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笑意。

     他们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赵想过来,这个孩子给他们灰色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其他颜色,让他们抑郁的心情变得好起来。

     “爷爷伯伯们,我来了。

    ” 赵想背篓已经背到了张百草的背上。

     “快过来坐,今天来得比平时晚些,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老人刚才还在担心,因为赵想只要不下雨,晚上都会来牛棚跟大家学习。

     平时早就来的人,却没有准时出现,他自然会担心了。

     “我要出门时,村里有人来家里借粮。

    ” 赵想说起这事,脸上尽是无奈。

     中午爷爷借粮时,他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怎么回事?” 大家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赵家只有两老一少,如果有人对他们起了坏心思,赵家可没办法阻挡。

    “中午赵四大爷来家里借粮……” 赵想把情况跟大家说了,当然他说其他人边吃边听。

     “晚上其他人知道了,于是也有人跟风来借粮。

    ” 赵想最后总结,就是赵爷爷开口借粮,让其他人找到了机会上门。

     “他们又不是赵四家断粮了,怎么好意思开口的?” 赵老师皱眉,对赵家老少很是担心。

     “能上门的,都放下了脸皮,自是好意思了。

    ” 赵想也不想恶意揣测大家,可他们的行为确实如此。

     明知道赵家只有老少,还是有人上门借粮。

     赵四家是迫不得已,其他人就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了。

     “那你们没借吧!” 老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赵爷爷扛不住压力,把家里的存粮借了出去。

     “没有,爷爷奶奶还是很清醒的。

    ” 赵想摇头,他们不会因为抹不开面子,就把自家的存粮都借出去。

     赵四那是没办法,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一二十口人被饿死。

     “爷爷说了,家里能借的已经都让赵四大爸家借走了,家里留下的一点,我们也要吃饭啊!” 赵想把赵爷爷的原话说了出来。

     “这才对。

    就算要借,也要保证自己家人不受饿。

    ” 老人放心了,赵家老人没被道德绑架住。

     有些人是宁可饿着自己和家人,也要把粮食借出去换个好名声。

     而赵家不需要啊,他家本身就是烈士家属,名声向来在村子里很好。

     其他人也不敢太过逼迫赵家老两口,一旦把人惹急了,跑到镇上哭诉,最后倒霉的只会是大家。

     赵想拿起课本复习,等赵老师他们吃完再跟大家学习。

     知道赵家没事,大家吃饭的情绪变得轻快起来。

     “阿想的厨艺越来越好了。

    ” 大家一吃就吃出了是赵想的手艺,和赵奶奶肯定是有差距的,人家毕竟是煮了几十年饭的人。

     赵想的手艺也不错,只是现在什么都缺,让他发挥不出来。

     和赵奶奶什么条件都能煮出好吃的饭菜相比,赵想还是差了一点,他太依赖各种调料了。

     不过他手艺确实不错,起码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要好。

     “阿想。

    ” 老人突然叫了赵想一声。

     “爷爷?” 赵想抬头看向他。

     “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 老人说完又变得沉默起来。

     “是。

    ” 赵想眨了眨眼睛,答应下来。

     对老人的话没有怀疑,甚至都没有主动询问。

     毕竟高考已经停了好多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工农大学的学生,成绩是不要想了,大多数都是推荐上去的。

     里面有真材实料的很少,就别指望他们了。

     赵想没问老人高考是不是要恢复,因为他知道明年就会恢复。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是七七年进行的,现在才七五年,过两年他也才十五岁,到时年纪还小就不去了。

     不过第二次他可以去试试,与第一次只隔了半年,但是他年纪也大一岁了,到时再去考也不算太出格。

     虽然他觉得自己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问题应该不大,但是他想考到首都最好的大学去。

     那么他就得再多学学,而且他还有个担心,就是他不知道考上大学后,爷爷奶奶怎么办? 把两位老人放在老家,他实在是不放心。

     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危险,他学医术也是为了他们。

     而他上大学肯定要离开家乡的,这就得和爷爷奶奶分开,赵想是不愿意的。

     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年纪太小了,读书国家给的那点补贴也就刚够他吃的。

     赵想头痛,他得想办法挣钱,这样才好带着爷爷奶奶一起离开赵家村。

     “你在担心什么?” 张百草坐在徒弟的身边,见他学习有点走神,忍不住问道。

     “师父,我要是上大学,爷爷奶奶怎么办?”有事问师父,他还是个孩子呢! “可以带他们一起。

    ” 张百草从没想过自家徒弟考不上大学,他觉得以他徒弟的聪明和努力,考上首都的大学还是很容易的。

     “可是我年纪太小了,手上也没有钱,带着爷爷奶奶怎么活?” 赵想不由得多想了些,在老家还有地种,也有粮食吃。

     而在城里什么都靠买,爷爷奶奶手上是有点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别担心,我有首都有房子。

    等我们回去,房子就会还回来的。

    ” 张百草跟在老人身边,多少知道一点信息,他根本不担心自家的房子回不来。

     “到时候你们祖孙三人就住在师父家,师父家很大,完全住得下。

    ” 张百草拍着胸脯跟徒弟保证。

     “这不是住不信得下的问题,爷爷奶奶不会答应的。

    ” 赵想摇头。

     在赵爷爷和赵奶奶的认知里,这徒弟住在师父家还说得过去,徒弟的家人却不能这么干。

     难不成最后还是要让他们留在老家吗? 赵想还没考大学就已经开始头痛起来了,他和其他人一样,从没担心过自己考不上大学这件事。

    他不是自大,而是对自己有信心。

     钱老和赵老家哪怕好多年没教过学习,眼力界还在那里。

     赵想的学习进度,让他们叹为观止。

     他们能感觉得出来,赵想不是多天才的学生,可他的学习进度一点也不比天才慢。

     “……” 每当他被两位老师夸奖时,赵想心里都很虚。

     他这是老黄瓜刷漆——装嫩呢! 虽然他大学几年,好多知识都忘记得差不多了。

    可是当他再学习时,埋在记忆深处的知识渐渐复苏,于是这学习进度自然就加快了。

     有些东西如果一直没有人提,那渐渐地就完全忘记了。

    可是当你再次学习的时候,死去的记忆就活了过来。

     再加上赵想的记忆力变好,他学习起来自是事半功倍了。

     赵想从没想立天才的人设,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所以在学习时他从不偷懒,一步一个脚印和大家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和张百草学习医术。

     “别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 老人在赵想要离开时突然说道。

     “嗯,谢谢爷爷,我不担心。

    ” 赵想回头朝他一笑。

     他不知道老人的身份,也不知道他收到了什么消息,但他知道大势。

     哪怕是小说,女主也无法改变大势。

     细节虽然有一些出入,可大势不能改,该发生的事最后还是会发生。

     赵想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家人远离女主,不让她影响到家人的运势。

     其实看小说就能发现,女主只能改变她身边人的运势,对其他人影响不大。

     那些被吸走气运的人,都是主动和女主亲近,自然他们的气运流失得也就快了。

     就像是他们和女主签了一份自己不知道的合约,他们亲近女主,就代表了他们答应女主吸取自己的气运。

     至于气运被吸干后有什么下场,他们就不需要知道了。

     不过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讨厌和警惕女主。

     当然不止女主,还有男主。

    只是他能影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