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灯
“行了,你自己先回去吧!你哥年纪这么大了,总不会丢的。

    ” 赵子苏难得有点子同情心,拍了拍赵立国的肩膀对他说道。

     兄弟俩来药房上药买药,是有记录的。

    问清楚情况,药房才会开药给他们。

     所以赵子苏知道他们就是赵想原来的亲兄弟。

     虽不喜这家人的做派,他还是没为难他们。

     主要是这么一脸的伤,让人还怪不忍心的,也就上药的时候不小心手重了一点而已。

     赵立国气闷地自己走回村子,而他哥一离开直到天黑才回家。

     “你去哪里耍了?还一身酒气回来?不要跟那些二流子一起耍,老娘说了几次你都不听,要是被红小兵抓到了,看你咋个办?跟你说,到时候我和你爹可不会去救你。

    ” “不救就不救,我不稀罕。

    ” 赵立业气到甩手回屋生气,直到吃饭才出来。

     而周菊花看到一身酒气回来的大儿子不仅不反省,还和自己甩脸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就他这样也别指望他给自己和丈夫养老了,不啃老就不错了。

     还是小儿子好,看着就一副聪明样,以后肯定能给她和丈夫养老。

    于是本来就喜欢小儿子的周菊花更加偏心小儿子了,赵立业和小女儿都比不上的那种。

     看着赵立国碗中的煎蛋面条,和他们碗中清汤寡水的面条相比,谁都知道哪碗面更好吃。

     从未感受过偏心的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不被偏心的感觉是这么难受。

     这些赵想都不知道,他正在赵爷爷熬药。

    之前生病的药已经吃完了,现在吃的是调理身体用的。

     毕竟生了一回病,为了保险便让师父开了几副调理身体的药,正好让他这些年因为干农活而受的暗伤一起治了。

    老爷子的暗伤好治,他主要是累出来的。

     和赵想的身体相比,用的药材在药房都能抓到。

     “阿想,在家吗?” 天快黑了,要是换成冬天,早就已经黑得见不到人影了。

     “三石我在,你怎么来了?” 看到赵磊,赵想端着药从厨房里走出来。

     “嘿嘿,我来找你拿一块钱的伤药。

    ” 赵磊从包里掏出钱,样子有些骄傲。

     “钱哪来的?” 他才不信这钱是赵磊家人给的,村民买药大多数都是买几毛钱的,像这样直接买一块钱的,属实少见。

     “我挣的,我前两天在山上掏到了一个兔子窝,里面有好几只成年兔子,全让我给抓了。

    这次赶场我就拿到镇上去换成了钱,一半上交,一半我自己留着。

    ” 赵磊提起这事就一脸喜气,这是他第一次挣钱,并且还挣了三块。

     “你买这么多伤药做什么?”赵想把药放桌上晾着,现在天气热了起来,他们吃饭的地点都从厨房搬到坝子里了。

     “我爹和我妈干活都受伤了,我觉得家里没点药还是不行。

    ” 赵磊说到神情有些低落,为了省钱他们只用烟灰抹了一下就不管了。

    可是都过了两三天了,他们走路还是不方便,晚上也会被疼醒。

     “给。

    ” 赵想包了一块钱的伤药出来递给他。

     “谢谢阿想。

    ” 赵磊虽然没打开看,但是他这纸包比其他人的要大。

    而且他也相信赵想的人品,不会缺斤少两。

     “那我先回去了,回头有空再找你玩。

    ” 赵磊拿着药就跑远了,他得赶快回去让父母把伤药抹上。

     “阿想,三石怎么不玩一会再走?” 爷爷奶奶听到声音从屋内出来,只看到赵磊跑远的背影。

     “他是来买药的。

    ” 赵想说完返回厨房把煮好的饭菜端了出来。

     “爷爷奶奶,吃饭了。

    ” 当然在吃饭前,赵爷爷需要先喝药。

     赵爷爷端起药一口闷下,又喝了口稀饭,压下了嘴里的药味。

     “最近挖野菜的人多了起来。

    ” 吃饭的时候,也是家里人说事的时候。

     “没办法,上半年收的粮食,要下半年才分。

    为了挺到年底,大家肯定会去挖野菜来填补家里缺少的粮食。

    ” 家里的菜已经不够大家吃了,不挖野菜怎么行。

    赵家还没到那地步,但也得早早做起打算。

     赵爷爷皱眉。

     “爷爷,要不我们也去挖一挖?” 赵家还有粮,粗粮细粮都有,因为他把自留地山坡开了出来,自留地几乎都用来种红苕了。

    连地边上也没放过,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

     “回头我和你奶去挖,你不用管。

    地里的活好好干,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 赵爷爷想了想对大孙子说道。

     “我知道的,爷爷放心。

    ” 赵想现在顶替了赵爷爷的活,因此他白天都要下田,挖野菜的工作自然由爷爷奶奶他们负责了。

     “野菜可以焯水后晒干,冬天也能吃。

    家里的豇豆也吃得了,摘下来晒成干豇豆,冬天用来炖大骨可好吃了。

    ” 赵奶奶觉得比起直接吃,还是晒干后存起来最好。

    现在是夏天,除了家里种的蔬菜,还有各种野菜可食,因此并不缺蔬菜。

     最主要的是现在地里的青菜都吃不完,她这么做也是为了在冬天的时候,全家可以吃的蔬菜种类更多一点。

    不然老是那几样,把人都吃烦了。

     “可以。

    ” 赵爷爷和赵想都没意见,两人就听赵奶奶安排了。

     于是三人第二天各司其职,爷爷奶奶随大流去挖野菜,赵想则下田干活。

     头上戴着草帽,也不知道是不是赵想穿越的原因,他现在越晒皮肤反而越白。

    原主的黑皮肤被他渐渐养成了黄皮肤,现在朝着冷白皮方向长了。

     随着年纪越长,脸长得越开,他的容貌已经完全遮不住了。

    好多时候,村民会不由得看他入迷。

     不过赵想没心情想这么多,顶着太阳拔稻田里的野草,免得它们和水稻抢养分。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和脖子往下流,偶尔抬起手擦一下汗,免得流到眼睛里。

     嗯? 突然赵想的脚停顿了一下,然后弯腰顺着脚摸去,当他的手举起来时。

     “豁,赵想你干活还能摸到这么一条大黄鳝啊,运气不错哦!” 与他一起干活的村民看到了,立即惊呼道。

     “是啊,这黄鳝看起来少说也有一斤了。

    ” 大家也不干活了,纷纷盯着赵想手中的黄鳝羡慕地说道。

     他们确实羡慕,但是妒忌说不上。

    下田干活的人,肯定都有摸过黄鳝,只是没赵想手中这条大而已。

     反正按照规矩是谁摸到的归谁,就这么几条黄鳝,犯不着充公。

     本来这也是大夏天干活人员的隐性福利,如果连几条黄鳝都要求大家充公的话,那么这些人就更不想干活了。

     村长和村支书还没那么傻,因此对这些事都假装不知情。

     赵想上岸用荆条把黄鳝串起来,拴在树根上,给它身上用泥巴敷上,又用草叶盖住,等下干完活后再带回家。

     大家的兴奋随着赵想回归稻田又恢复了宁静。

     他们不想再被记分员和村长他们说,年纪最小的赵想干活最麻利,每次都是满工分,他们不是不羡慕和妒忌的。

     只是前面也说了,赵想的年纪小,而且干活最认真。

    他们不好意思妒忌一个年纪小他们太多的少年,因此只能自己也跟着努力干活,累个半死才拿到满工分。

     赵想下田后继续拔野草,偶尔看到田里有鱼游过,不过他没摸。

     因为现在的鱼还不好吃,等稻花开完,到了放水的时候再抓,那就是名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