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关灯
就有些尴尬。

     “好吧,我知道了,他们确实给你添麻烦了。

    ” 赵核桃媳妇叹气,自家亲戚真是不争气啊! “还,还好。

    ” 赵想挠了下脸,有些客气地说道。

     “对不起,我在这里代替他们跟想兄弟你道歉了。

    ” 赵核桃媳妇弯腰。

     “嫂子快起来,这和你没关系啊!核桃哥,赶紧把嫂子扶起来。

    ” 赵想推了赵核桃一把。

     不是他不想扶,而是兄弟的妻子他们这些当兄弟的得避嫌。

     “行了媳妇,阿想不是小气的人,不会迁怒于你的。

    ” 赵核桃慢了半拍扶起妻子,同时也安慰了她几句。

     “是,我现在知道了。

    ” 赵核桃媳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兄弟几个又和他们说了几句话才分开,看着和媳妇亲亲热热离开的赵核桃。

     “这结了婚的男人就是不一样了。

    ” 赵磊双手抱在身前,一脸不屑。

     “?” 赵想和赵玉看着他。

     “眼里只有媳妇,没有兄弟了。

    ” 不爽,特别不爽。

    赵磊觉得赵核桃是见色忘弟,有了媳妇不要兄弟。

     “行了,你在这里吃什么醋?赶紧回家,家里还有活要干呢!” 赵想两人哭笑不得,推了推他。

     “哼。

    ” 不服输的赵磊,他还不知道结了婚的男人,和一群还不知道结婚好的少年人是不一样的。

     从此以后赵核桃要以家庭为重了,他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人。

     就在赵核桃结婚半个月后,他得到了一个工作,在县邮局当正式工。

     这个工作是蒋镇长一直为赵核桃留着的,就是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赵家村的人给震惊的啊! “我怎么没这么好的运气?当镇长的救命恩人。

    ” 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叹,以后人家吃的是公家饭了,和我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了。

    ” 这是羡慕的人家说的话。

     “恭喜啊!核桃哥。

    ” 赵想几人提着鸡蛋和鱼,去跟赵核桃道喜。

     “同喜同喜。

    ” 已经欢喜到傻了的赵核桃。

     “……” 要不是看在他高兴傻了,赵想几个非得怼他一怼几句。

     什么叫同喜?大哥,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些什么? 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不过赵核桃家确实很欢喜,已经高兴到语无伦次的那种了。

     赵核桃有了工作,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以后家里也能减轻不少负担,他不仅有工资拿,而且正式工的福利也很好。

     赵家村的人已经开始跟核桃说了,以后村子里的信和包裹,就由他顺手带回来了。

     说这种话的人还不少,没看到赵核桃一家渐渐消失的笑脸。

     “你们住嘴,不许再说了。

    ” 村长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立即张口制止。

     “村长,我们怎么了?” 还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的村民傻眼中。

     赵想拉着赵核桃几个悄悄离开。

     “核桃哥,你别听他们的。

    ” 赵想拍了拍赵核桃的肩膀。

     “就是,凭什么要你帮他们带啊?你又不是他们家的牛马,一次两次就算了,村子好几百口人,这包裹和信都不少,你白天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要帮他们带东西,想什么美事呢?” 赵玉一点也瞧不上这些人。

     “我们村离镇上又不是很远,这点路他们都不愿意走,万一哪天你有事没帮他们带,肯定要遭埋怨的。

    ” 赵磊也不支持赵核桃这么做,这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谢谢弟弟们,我知道该怎么做。

    ” 赵核桃一脸感动地看着大家,他没想到最后理解他的还是兄弟们啊! 因为兄弟们的理解和安慰,赵核桃的脸上终于没有了郁闷。

    刚才他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们,因为大家都是同族,有些话开不了口。

     幸好村长阻止了他们继续说下去,兄弟们也能理解自己的难处。

     就连最亲近的人都没让赵核桃帮他们带信和包裹回来,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

     信还好,主要是包裹,这玩意又大又重,不是顺不顺手的事。

     被村长批评过后,村民们也不敢再说这种话了。

    不过赵核桃也主动跟村民们说,有信的话他会帮大家带回来的,包裹需要本人去取,不是他不愿意帮忙,而是做不到。

     “好好好,那就麻烦核桃了哈。

    ” 有了这个台阶给大家下,一时间气氛又热闹起来。

     看着赵核桃游刃有余地和村民们聊天,赵想三人相视一笑,悄悄离开了这热闹的地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三人排成一条线。

     “核桃哥有了工作,你呢?” 赵磊看着赵玉,他已经十九岁了,总不能一直在家里让父母养着吧! “我爸让我跟他学记账。

    ” 赵玉嘴里叼着一根杂草说道。

     “你不上学了?” 赵想惊讶地看着他。

     “要上,我课业也没落下,只是我爸希望我多一条路子。

    ” 赵玉点头又摇头,把赵影的打算跟两个小伙伴说了。

     “倒是三石,我觉得你还是继续上学比较好。

    ” 赵玉真诚地向小伙伴建议道。

     “可我读不进去啊!” 赵磊双手抱在脑后,他要是能读得进去的话,就不会中途退学了。

     “读不进也要读,以后你就跟我和赵玉一起学习,我就不信把你这个榆林脑袋掰不过来。

    ” 赵想发狠到,第一次高考的题目最简单,如果连第一次赵磊都考不中的话,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不管怎样,赵磊有一个好的文凭,对他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专科,也让赵磊以后不至于在土里刨食。

     即使分产到户,农民的生活也没多好过,顶多是不挨饿,可辛苦是真辛苦。

     不像后世,当农民还有补贴,这个年代是没有的。

    种地除了自家留的粮食,还要上交公粮。

     所以只要有机会,赵想还是希望赵磊能上一个好学校,哪怕拿个死工资以后也 没那么辛苦。

     而且有了学历,就算是未来的下岗风波都不容易波及赵磊。

     “你们来真的啊?” 赵想的话让赵磊放下了手,咽了咽口水看着二人说道。

     “当然。

    ” 赵想和赵玉一左一右把人夹在中间。

     “也不用等了,就从今天开始吧!” 被夹裹在中间的赵磊欲哭无泪,开始了对他来说惨无人道的学习生涯。

     其实也没他自己说的那么差,只是脑子和普通人一样,学习是慢了点,不是完全学不会。

     而且赵想、赵玉都是那种成绩好的学生,二带一比一个老师教五六十人要容易多了。

     特别是赵想讲解得比老师还要清楚和风趣,如果他没时间就由赵玉教。

     赵想没想让赵老师和钱老他们教导赵磊,因为他知道大家对村民有隔阂,也不愿意和村民打交道。

     所以这教导赵磊的事,就由他和赵玉负责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两位老师的教导方式,未必就适合赵磊。

     他们是很正经的老师,讲课是很无聊的,赵想脑瓜子够,记忆力也好,所以他们教赵想能学会,赵磊就不一定了。

     赵磊基础很差,不像赵想是装出来的。

     所以他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教,得用一些带着趣味的方式进行引导,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赵想教赵磊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他教的时候赵磊的学习进步是最大的。

     赵玉见状,便来和赵想取经。

    在赵想教导赵磊的时候,在一边学习他的教学方式。

     听过几节课后,赵玉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随着他听得越多,赵玉的眼界被赵想打开来了。

     “阿想,我想当外交官。

    ” 一赵玉拦住远点想对他说道。

    说这话时他的眼中有光,这是赵玉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啊!外交官好。

    ” 赵想欣慰地笑了。

     玉哥终于不是影大爷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了。

    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还挺好的。

     赵玉在语言方面是有天赋的,便让他跟自己学外语。

     虽然他不是很精通,但是对目前的赵玉来说已经足够了。

     于是跟着赵想学习的人又多了一个,只是他学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外语。

     作为外交官,肯定是要会多国语言的。

     赵玉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他学习外语的时候就很认真,那精神比他平时学习时的干劲还要足。

     赵影在知道儿子的想法后,默默收回了让儿子跟自己学记账的想法。

     儿子有志气,他也不能拖后腿不是吗? 而且他相信赵想,赵想都在认真学习,自家儿子跟着他学准没错。

     高考,也许真的要恢复了。

     赵影虽然一辈子没离开过他们县,可是他的脑子好使。

    赵想平时和什么人来往最多?牛棚里的人就不说了,阿想的师父可是首都的神医。

     人家知道的肯定比他们这些乡巴佬多,说不定张医生暗中跟赵想说了什么,不然他也不会抓着自己儿子和赵磊一起学习了。

     赵磊的爸妈为此还专门送了谢礼给赵家和赵影家。

     知青院里也有聪明人,发现这一情况后,便开始写信让家里人给自己寄书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