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关灯
都要以学习为主,成家起码也得几年后才有时间。

    ” 赵奶奶可不是那些无知之人,看小孙子每天上学忙到吃饭都要人喊,他们当然不会拖孙儿们的后腿了。

     何况孩子们现在还小,几年后大学毕业也才二十出头,再说亲事也来得及,真没必要现在就给他们相亲。

     据说谈恋爱会影响学习,这哪行啊!所以现在一有人要给两个孙儿提亲,赵奶奶都是一口拒绝,不给他们说第二遍的机会。

     “……” 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那位大妈骂骂咧咧地走了,只是这一次她骂的不是赵家,而是跟她提这事的人。

     太没公德心了,人家孩子还没成年呢!她家的闺女都满二十了,这实在是不太相配。

     见大妈没有成功,巷子里的邻居都笑了。

     笑死,如果不是两个孩子没成年又在上学,能轮得到外面的人来说亲?早让他们巷子里的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盯着赵家两个孙子的,巷子里人家大把,但凡家中或是亲戚里有年纪合适的姑娘,都是盯梢赵想兄弟的重点。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

    ” 车未到,声先至。

     “我孙儿回来了,不和你们聊了。

    ” 赵奶奶一听到大孙子的声音,立即站起来去迎接自己的孙孙们。

     “这赵老太命真好,老伴对他一心一意,儿子还是军人,两个孙儿更是大学生,咱们巷子里就数她的命最好。

    ” 有人羡慕地说道。

     “谁说不是呢!我都想和她换一个人生了。

    ” 家庭不太和睦的人说道。

     “行了,你想换人家可不想换,别说些不可能的话了。

    ” 她的话被邻居挡了回去,然后大家又一起看着赵想和翟新陪着赵奶奶走回来。

     “奶奶,有空我跟哥也带你和爷爷去玩,那里看风景还是很不错的。

    ” 赵想扶着奶奶,跟他说起公园的风景。

     他会说话,文采也不错,那风景让他说得引人入胜,别说赵奶奶听得入迷,就连围观他们三人的邻居都听入迷了。

     直到三人进了家门,随着大门关上,声音才消失。

     “又关门,怎么赵家的大门老是关着啊?” 有邻居不满地说道,他还想进去瞧一瞧这赵家的四合院和他们住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 “那是人家的家,人家想关就关,关你什么事?知道你小心眼,没想到连人家关门你都要管。

    ” 其他邻居没好气地说道。

     “……” 本来是想引起大家的不满,逼赵家人以后敞开大门,这样他就能找机会进去看一看了。

     没想到他的话不仅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反而自己被说了一通,那人顿时就自闭了。

     被众人挤兑的人不知道,不是大家不好奇赵家的四合院,而是赵家人一看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别看赵奶奶和赵爷爷在摆摊,平时也跟大家聊天,可看他们一家的衣着和气质,明显和大家有一定区别。

     为了不让赵家人厌恶他们,所以众人就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

    特别是家中有适龄女儿的人家,更是不敢惹赵家人讨厌了。

     赵想他们回到家,赵爷爷带着儿子和翟民,正给翟新打书架。

     “爷爷,我们回来了。

    ” 赵想进门就喊人。

     “好好,回来就好。

    ” 赵爷爷看到孙子,脸上笑开了花,不过手上的动作也不停。

     书架已经打好了,现在就差上漆了。

     “阿新,要红漆还是清漆?” 上漆前,翟民问儿子。

     “要清漆。

    ” 翟新选择了和弟弟一样清漆。

     “好。

    ” 翟民立即把清漆拿出来,开始往原木书架上刷起来。

     刷好漆的书架暂时还不能用,要在通风的地方摆上一阵子,等味道散了再搬回房间。

     赵想的书架都是这么做的,翟新的书架做好后,也都搬去和赵想的书架放在一块散味。

     倒座房的屋檐下,摆了一片书架。

     赵想的最多,翟新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一个。

     不过翟新没有认为自己是被忽略了,平时大家对他们兄弟都是一样的。

    而且他的书没有弟弟多,所以弟弟的书架多几个也是正常的。

     赵想的书房和房间,都快被书堆满了。

     他在老家收集的书和字画这些,都用邮寄的方式寄到了首都。

    他们在四合院住下后,把这些东西全部拆开来,一般没有太大价值地摆在了赵想的书房。

     就这样字画也装了两个箱子,还有几书架的书。

     来到京城后,赵想也有意识地收集书籍字画。

     珍贵的都妥善保管起来,回头捐给国家。

    一般的照样自家留着,就挂在家里。

     书籍也是一样,医书全部抄写一份,原本以后都是要捐出去的。

     张百草也抄了一份,留给自家做为传承。

     他现在正慢慢接受徒弟的思想,虽然还没有开口说把自家的医书捐上去,但是他也答应了多收几个徒弟。

     赵想现在已经可以看一些小病痛了,张百草也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大徒弟。

     以后收的徒弟,肯定不会和赵想一样没半点基础,可能后面收的徒弟在医术上比大徒弟还要好。

     可大弟子就是大弟子,和后面收的还是不一样的。

     张百草更多的心血是在赵想身上,后面的徒弟哪怕不会随便应付着教,也无法和赵想比。

     “阿想。

    ” 在赵想没课来医院跟师父学习医术时,张百草叫住徒弟。

     “师父?” 赵想听出了师父语气中的不对劲,以为他有什么事找自己做。

     “阿想,为师答应了一些老朋友,要收他们的儿子女儿为徒。

    ” 张百草拉着徒弟坐在自己身边,跟他说起了收徒的事。

     “可以啊!挺好的,这样张家医术就有更多人学了。

    师父的医术这么好,要是传播开来,可以救更多的人呢!” 赵想没有半点私心地说道,他甚至还替张百草而感到高兴。

     “你真这么想呢?不吃醋?” 张百草看着大徒弟,发现他眼中没有半点阴霾。

     “是,这有什么好吃醋的。

    再说医术好的医生多,救的人就越多,这是好事啊!” 赵想坚定地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医术不能故步自封,医生之间应该多多地交流。

    张家医术很好,要是失传了多可惜啊! 师父的两个孩子不愿意学中医,师父要是不收徒,家传的医学失传已成必然。

     幸好师父想开了,愿意收徒。

     “行,我就答应下来了。

    下个月收他们为徒,到时候为师把你也介绍给大家认识。

    ” 张百草这才放心下来,但凡在徒弟有一点不高兴,他就要重新考虑收徒的事了。

     赵想来到首都后,在赵家人的见证下,他重新喝了拜师茶,又一起吃了顿饭,正式收赵想为徒。

     这一场拜师没有外人,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

     “是,师父。

    ” 赵想知道这是师父在为他铺路,所以没有问为什么立即答应下来。

     张百草再次收徒,这一次收徒要比收赵想那一次盛大。

    不过没人看轻赵想,一群人拜师,和单独收徒这能比吗? 而且有点眼力的,早就看到了赵想手腕上的菩提手串,那可是张百草祖传的东西。

     向来都是由掌门人继承的,现在却在赵想的手上,张百草是什么意思还用得着人说吗? “爸。

    ” 张百草的儿子女儿也回来了,他们一脸尴尬地站在母亲身边。

     “嗯。

    ” 张百草正眼都不瞧两个儿女。

     “爸,这就是师弟吧?师弟,你好。

    ” 张百草的女儿,张玉兰看到赵想,便亲热地喊道。

    “你叫谁师弟呢?你是我徒弟吗?阿想是我的开山大弟子,师弟也是你能叫的?” 张百草可没管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女儿,一连三问,怼起来也是毫不客气。

     更重要的是,连解英红都没有解救自己的女儿,她的脸比丈夫还要冷。

     “早跟你们说过,别老觉得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是糟粕,让你们学就有一大堆的话等着我和你爸。

    现在好了,闹笑话了吧?滚一边去。

    ” 解英红对女儿说道。

     “是。

    ” 张玉兰被父母说了一顿,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顿时脸变得绯红,低头站在母亲身后,也不敢对赵想口称师弟了。

     “赵家弟弟,你好。

    ” 见妹妹吃了鳖,张岐黄立即聪明地换了个称呼。

     “张大哥好,张姐姐好。

    ” 赵想这会儿才开口。

     刚才张玉兰一开口,他就知道她要糟,果然后面她被骂了。

     还是男女混合双骂,现在低着头都不出声。

     “张玉兰,我就是这么教导你的吗?阿想和你打招呼,你该怎么回应?” 解英红气得双手握拳,要不是今天场合不对,她的巴掌早甩女儿脸上了。

     “赵家弟弟好。

    ” 见母亲发怒,张玉兰终于肯抬起头和赵想说话了。

     “张姐姐要不要去洗个脸?” 在她抬头的时候,看到她眼角有泪花闪烁,赵想主动替她解围。

     “要,要的。

    ” 张玉兰果然点头,她现在站在这里太尴尬了,感觉所有人都在她看。

     “那我陪张姐姐去吧!师父,你先忙着,我去去就回。

    ” 赵想悄悄跟张百草眨了下眼,在他的默认下,带着张玉兰走了。

     师父的家赵想来过很多次,张百草休息时,他就在张家学习医术。

     “对不起,我刚才不是故意乱喊的。

    我没有想那么多,就喊了出来。

    ” 张玉兰从卫生间出来,已经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她态度诚恳地和赵想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