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关灯
来就经常夸张百草这个徒弟,果然是个好孩子。

    不管是品性还是样貌,他们这一代估计没几个人能胜过这个孩子。

     从此,赵想每个月来风家学习针灸一天。

    风老爷子尽心尽力教导,后头见猎心喜,把风家的家传针灸都传授给了赵想。

     于是赵想从此多了一位针灸师父,辈分上占了点便宜,成了风师伯的师弟。

     不过师父让他在外面给风师伯面子,不要叫师兄。

     赵想没意见,因为他平时也叫风老爷子为风爷爷,并没有叫师父。

     “嘶,好冷啊!” 赵想跑进首都医院。

     “赵小医生,快进来取取暖。

    ” 张百草诊室的护士小姐看到赵想,立即给他灌了一个热水瓶,还给他倒了一杯开水。

     “谢谢护士姐姐。

    ” 赵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快缩成了一团。

     “今天感觉比平时还要冷。

    ” 赵想抱着热热的暖水瓶,感叹道。

     “是啊,我早上差点都不想出门了。

    ” 护士赞同道。

     “我也一样,还是我哥把我拖起来的。

    ” 赵想苦着张脸,首都的冬天还没他们老家待着舒服。

    大冬天的,青菜都很少。

    冷不说,还特别的冷。

     他现在晚上睡觉,不仅有炉子,还要在被子里塞一个暖水瓶。

     “你们在说什么?” 张百草走进来。

     “师父,给。

    ” 赵想站起来,把手中的暖水瓶塞进他怀里。

     “呼,舒服。

    ” 张百草学着徒弟的样子,把暖水瓶抱在怀里,一副活过来的样子。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也太冷了吧!” 赵想看着他师父都一副没挨住冷的模样,顿时觉得自己怕冷太正常了,毕竟他师父这个老首都人都觉得冷了。

     “谁知道呢!好了,病人在外面等着,我们开始吧!” 张百草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对徒弟说道。

     “好。

    ” 赵想拿出写病历的空白本子,又拿出笔摆好,这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然后护士小姐开始叫号。

     “一号,进来。

    ” 一位穿着皮袄的大妈从外面走进来。

     “赵小医生,你给我看看吧!” 来这里看病的人大多数都是熟人,流程也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

    一进来就先给赵想看,然后再让张百草把脉。

     “大妈,你是哪里不舒服啊?” 赵想一边把脉,一边看她的脸色,还要询问病人的情况。

     “我肚子不舒服,总觉得闹腾的厉害。

    ” 大妈一只手捂在肚子上,一只手放在桌上让赵想把脉。

     “你昨晚和今天早上有吃什么吗?肚子是什么时候开始难受的?” 赵想问得很详细,随着病人的讲解,赵想大致上诊出了她的病因,然后沉思了一下便开出了药方。

     药方没急着给张百草看,而是在师父也给病人看完开出药方后,两张药方摆在了一起。

     也是运气,今天他们师徒开出来的药方居然是一模一样的。

     “不愧是师徒,就是有默契。

    ” 护士小姐姐看了说道。

     “大妈,这张方子你拿去抓药吧!” 赵想把张百草开的那张方子递给大姨。

     “好的,谢谢张医生,谢谢赵小医生。

    ” 大妈虽然不识字,但是护士小姐的话她听明白了,知道面前两张方子是一样的,那就无所谓是谁开的了。

     赵想把自己开的药子放到没有问题的那一堆里,有问题的是放在另一堆,他平时还要拿出来复习。

     这样脑子的记忆才更加深刻,以后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问题。

     正是因为赵想的认真负责、努力学习,大家对他的印象很好。

     就在此时,赵想的师弟师妹们终于来了。

     “师父,大师兄。

    ” 八个人对他们喊道。

     “干吗去了,这么晚才来?” 赵想没急着罚他们晚到,而是先问原因。

     “大师兄,你不知道,我们来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摔倒在地的老人。

    于是我们上前扶起他,甚至还为他做了基础的治疗,结果倒好,差点被他讹上。

    ” 说到这个,八师弟都快被气死了。

     他们好心扶人,结果差点被对方倒打一耙。

     听到这话,赵想和师父对视一眼。

     “那没事吧?” 赵想担心地问道。

     “没事了,当我们说要拉他去见警察同志,他就起来跑掉了。

    ” 二师弟摇头,幸亏他们不傻,没让对方吓住。

     “没事就好。

    ” 作为师父,张百草关心了一句。

     “行了,既然没事你们收拾一下就去外面给病人把脉,等今天结束再把你们开的药方拿进来给我们看。

    ” 每个人一个病历本和一支笔,就是他们今天的作业。

     “是。

    ” 师弟师妹们拿着病历本和笔走了出去。

     老病人不用说,主动伸出了手。

    新病人看到老病人的动作,也都跟着学。

     这群师弟师妹,在给外面的病人看诊时,还在病历本上记下了病人的号码,这样不用赵想和张百草猜测,就能知道病历本上他们是在给谁开的药方。

     准确率不算高,大多数都是错的。

     “师父。

    ” 看完的病历本放在张百草面前。

     “看完了,有什么想吗?” 下班后徒弟没急着回去,而是和师父一起看师弟师妹们的病历本,还负责给他们纠错。

     “还有得学呢!就一两个病人开对了方子。

    ” 赵想摇头,不是他瞧不起师弟师妹们,而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少的缺点,开出来的方子有好些都是医书上的。

     然后在诊出病因后,生搬硬套,一点也不知道灵活运用。

     赵想和张百草说了他们几次,但每一次还是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对此他们也实在是无语了。

     这还算好了的,虽然方子太过死板,好歹是对症的,病人吃了身体也会好,只是会好得慢一点。

     离谱的连病因都没找出来,开的方子也是南辕北辙,和病人的病毫不相关。

     赵想就想问问,他们是怎么看病的,这十几年都学到狗肚子里去的吧? “那他们就交给你了。

    ” 张百草放心把下面的徒弟交到大徒弟手中,他才不想说自己想听大徒弟骂人的话呢? 每次听到大徒弟换着花样骂那些徒弟,张百草的心情就会很好。

     因为他有一个万能的大徒弟,其他徒弟都不需要自己操心,他只负责教医术就行了。

     他这样的行为,百分百是被老友们鄙视地对象,可张百草就是不愿意改。

     没办法,谁让他们没有一个好徒弟呢? 张百草的行为让一些固守家传医学的人开始反思起来,是不是也去收一个徒弟,然后把自己家传的医术发扬光大? 他们比张百草又差不了多少,凭什么他就能收一堆徒弟发扬张家的医术,而他们就只能看着自家败家子失望呢? 也许是心境不同,又也许是有人带头让他们看到了好处,于是一群老古板开始反省起来。

     一场旧派的反省,让华夏的中医引来了新潮。

     从这一刻起,中医的出路和前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那些本该消失的中医流传了下去,并且发扬了光大。

     再加上国家的支持,中医断层不明显,国家对它们的了解也多了起来,中医不是巫术,和现代医学一样,是给人治病的重要医学。

     中医得到重视,中药草自然也一样。

    药草产地比前世更早受到保护,无形之中环境的保护也比前世更早受到重视。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环境污染没有前世的重。

     而这些变化,如今还看不出来。

    等到十几二十年后,赵想回首才发现,原来华夏的变化这么早就开始了,只是那时他不知道而已。

     此时的他正拿着师弟师妹们的作业,一个个开骂。

    从老二骂到了老五,没一个逃得掉。

     “五师弟,你开的曼陀罗?你怎么不直接加砒霜呢?你想毒死谁?这药你拿回去自己熬了喝,别剩。

    ” 先不说曼陀罗加得对不起,就说这剂量就足够让赵想气笑了? 先头被骂了的师弟师妹们,看着现在被骂的人偷笑。

     他们再离谱,也没有这位大兄弟离谱啊!你这不是开药方,是直接开的毒方啊! “你们还有脸笑,我要是你们羞都羞死了,这么大了还能开错药方,治死病人你们就高兴了是吗?” 张百草出来,看到那些徒弟还有脸笑别人,顿时拉着个脸骂起来。

     “师父。

    ” 赵想看到张百草出来,站到他身后。

     “乖。

    ” 面对大徒弟,张百草立即换了张脸。

     那变脸的速度,即使师弟师妹们看过无数次,还是觉得他们师父变脸的速度太快了。

     “师父,我们知道错了。

    ” 哪怕在心里吐槽,面对张百草那张凶恶的脸,他们老老实实认错。

     “哼,知道错了,但下次还敢是吗?” 张百草对这些徒弟真是一个也瞧不上,要不是迫于老友们的请求,他是一个也不想收。

     和阿想不同,他们出生于医药世家,因此养成了自傲的性格。

    再加上他们不努力,就能得好工作,因此一个个在学习医术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就算赵想和张百草指正了他们的错误,可他们过耳不过心,下次继续犯。

     光是这种散漫的态度,就让张百草非常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