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关灯
张百草和解英红看着弹琴的赵想,忍不住在心里感叹,像赵想这样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家庭耽误了。

     他们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们的聪明没有被人发现,更不要说让它们发挥出来了。

     一曲弹完,赵想收回放在琴上的手。

     “啪啪啪。

    ” 师父师母给面子地鼓起了掌。

     “阿想真棒。

    ” 教这样的学生,让张百草很有面子。

     “谢谢师父的夸奖。

    ” 赵想笑得见牙不见眼,即使他平时被人夸习惯了,在听到夸奖时还是会很高兴。

     谁不喜欢听好话呢?起码赵想是喜欢的。

     “不错,这书法也有进步,棋也知道怎么下了,画画也不错。

    ” 解英红亲自教导过赵想后,才明白丈夫这个徒弟有多聪明。

     当然,也许在智商上不如很多天才,可是在记忆力方面绝对不差。

     教过的东西赵想就没有忘记的,而且他还努力,让他好好练习从不偷懒,如果说张百草他们对他的要求是十分,那么赵想能做到十二分,甚至更多。

     他的努力让大家都看在眼里,因此张百草和解英红甚至还会劝他休息,怕把人累坏了。

     “师母夸奖了,只是阿想还差得远呢!” 自家人知自家事,赵想只能说他懂了一点点基础,连皮毛都算不上。

     “你才学多久,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咱们慢慢来。

    ” 张百草安慰徒弟,他不担心徒弟在学习上偷懒,他是怕徒弟太过勤奋,把自己累坏了。

     “是,师父。

    ” 赵想也知道过犹不及,因为在张百草劝他后就收了手,没再继续练习。

     到了下午,翟新来接人,兄弟二人告别张百草夫妻,高高兴兴回家了。

     “你让我寻摸的琴我找到了,对方要这个数。

    ” 解英红伸出一只手。

     “可以,我答应了。

    ” 张百草本来想把张家的琴送给徒弟,可徒弟死活不接受,说这是张家传承下来的古琴,他怎么能收呢? 于是张百草便重新给徒弟找琴。

     “那琴比咱家们传下来的还要好,你确定要送给阿想?” 解英红打趣道。

     “当然,我的徒弟就要最好的。

    ”张百草没有犹豫地说道。

     比张家的琴更好又怎样,只能说这才配得上他的徒弟。

     他的徒弟是世上最好的徒弟,就要配最好的东西。

     “好。

    我明天就去把琴拿回来,你也趁着阿想现在对古琴不了解,忽悠他把琴收下吧!” 解英红笑道。

     “什么叫忽悠,作为师父我送徒弟一张琴怎么了?天经地义的事。

    ” 张百草背着双手回屋,对妻子的话进行了反驳。

     “是是是,我说错了,我道歉。

    你是阿想的师父,你的话他不听也得听。

    ” 解英红在后面好笑地看着丈夫通红的耳朵。

     师父师母的对话赵想不清楚,他也正和翟新说,要寻摸张琴给自己。

     “我有空就去那些旧货店打听打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路子。

    ” 翟新知道自己的弟弟现在正跟张师父学琴,笔墨纸砚和棋家中已经都有了,只有这琴最不好找。

     本来想着没有现成的琴,找制琴师做一把也行,结果这制琴师也不好找。

    更重要的是没有好的木料,这制琴师找到了也没用啊! 前些年的动乱,影响了太多人,制琴师都隐藏了起来,现在找人很难。

     “只能慢慢找了。

    ” 赵想也没办法,他现在家里练习都是在纸上画上弦,效果嘛也就那样吧!只是对琴弦的位置记牢了,不用看琴凭手感也能弹对位置。

     也不知道是不是练习针灸的原因,赵想的手感特别好,他弹琴的时候不看琴都没错一音。

     “是。

    ” 翟新也知道这事急不来,兄弟二人一边聊天一边走路,很快就回到了家中。

    “ 我们回来了。

    ” 一进大门赵想就喊道。

     “回来了,正好晚饭快好了,你们准备一下就吃饭。

    ” 赵奶奶从厨房走出来,对两个大孙子说道。

     “好。

    ” “是。

    ” 二人同时回答,又相视一笑。

     赵家每天的气氛都很好,住在四合院周围的人都没见他们闹过矛盾,这让那些天天吵架的人羡慕极了。

     随着翟新的成年,盯上赵家两个孩子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赵奶奶说了,孩子们没毕业前,不会安排他们结婚,现在学业最重要。

     邻居们只好继续憋着,等两个孩子毕业。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好多姑娘都嫁人了,兄弟还没毕业。

     时间一眨眼,又是过了一年,赵想成年了。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赵想终于满十八岁了。

     他终于不再喝苦汤子了,成年这一天,赵家聚满了人,。

     翟新成年那天,只有赵家和人翟民给他过生日。

    面对兄弟俩的差距,翟新没有妒忌,因为他本人也觉得弟弟应该得到最好的。

     所以赵想生日这天,家里来的人都坐了两桌。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送了礼物到赵家。

     祝贺赵想成年,从今天他不仅是一个成年人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终于恢复了健康。

     甚至张百草还拿了一个相机来,给大家拍了不少照片,当然拍得最多的还是赵家人和生日主角赵想。

     “好了,以后想跑就跑,想跳就去,想玩雪也可以玩雪了。

    不过还是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寒。

    ” 张百草把手指从徒弟的手腕上拿开后说道。

     “谢谢师父,徒儿记住了。

    ” 赵想伸出手抱了他一下,然后跳起来跑到爷爷奶奶身边。

     “爷爷奶奶,我好啦!” “好好好,我们阿想终于好啦!” 赵奶奶用手帕擦眼睛,这几年他们的心啊一直提着,就怕赵想中间生场病,让前面的努力付之一炬。

     幸好赵想懂事,就算有人找他出门玩雪,都乖乖待在家里,拒绝了大家的好意。

    哪怕被人说成是清高,赵想也不为所动。

     他的懂事终于有回报了,那就是他健康的身体。

     “以后在家里也可以玩雪,爷爷去给你铲雪回来玩。

    ” 赵爷爷知道大孙子早就想玩雪了,毕竟看那些孩子在外面玩得开心,作为一个少年人哪里有不动心的? 而且雪对南方人来说真的很有诱惑啊!不过赵想都忍住了。

     只凭这一点,就让大家对他格外心疼。

     一时的忍耐不算什么,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一切会让他生病的外在因素都忍住,才是最难的。

     “谢谢奶奶,谢谢爷爷。

    ” 赵想对着二位老人跪下磕头,他们这些年的照顾赵想全都记在心里,看在眼里。

     亲孙子也不过如此了。

     “好孩子,快起来。

    ” 二老赶紧把人扶起来,看着他磕红了的额头,又心疼地找药给他摸上。

     “奶奶,药。

    ” 翟新及时把药递了过来。

     “阿想,下回别这么老实了,你看都青了。

    ” 赵奶奶一边摸药,一边提醒孙子。

     “是,奶奶。

    ” 赵想咧着嘴答应了,不过该磕的时候他还是会磕。

     “爹,我身体好啦!” 赵想又走到赵勇军面前。

     “好。

    爹很高兴,以后我们的阿想想去哪里都可以了。

    ” 赵勇军也双眼绯红,抱了一下儿子后松开。

     “行了,开席吧!” 赵奶奶看父子二人说完话,拍了拍大孙子的手说道。

     “对,开席了,大家请入座。

    ” 赵爷爷邀请众人入座,今天的席面是请人做的,赵家人没心情做。

     直到张百草宣布赵想彻底恢复健康后,他们提着的心才放下。

     大家都理解赵家人的心情,所以对今天的席面没有任何不满。

    主要是今天的厨师手艺也很好啊,一点也不比赵奶奶和赵想的厨艺差。

     大家吃得很高兴,还喝上了酒。

     赵勇军更是少见的喝醉了,被儿子亲自扶着回了房间休息。

     “喝,大家都喝。

    ” 被扶回去的时候,赵勇军还要和人拼酒呢! “爹啊,咱不喝了行不?” 赵想哭笑不得地说道。

     “不行,我今天很高兴。

    ” 赵勇军拒绝了。

     “我身体好了,爹你这么高兴?” 赵想没想到老爹会因为他身体恢复健康而高兴到把自己喝醉了。

     “嗯,很高兴。

    我的阿想以后都会健健康康,不比别家的孩子差。

    ” 赵想的身体也算是赵勇军的一块心病了。

     “嗯,以后我都会好好的,爹你也一样。

    ” 赵想把人扶到床上躺上,又给他脱了鞋子和外套,然后拉过被子。

     “好,我们都好。

    ”赵勇军在醉酒下,还记得回答儿子的话。

     “睡吧,爹爹。

    ” 赵想轻轻拍了拍被子。

     “呼!” 赵勇军打起了呼噜。

     平时这么警觉的人,今天赵想坐在他床边,都没有任何反应。

     赵勇军这一觉睡得很香,他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爹,这是醒酒茶,你喝点。

    ” 赵想看到父亲的屋子灯亮了,把早就煮好的醒酒茶倒了一碗送进来。

     “阿想,我醉酒后没闹你吧?” 赵勇军揉了揉鼻梁,他很久没这么醉过了。

     “没有,爹爹睡着后可老实了。

    ” 赵想笑着回答。

     “没有就好。

    ” 接过醒酒茶,赵勇军一口饮下。

     味道不太好喝,不过效果不错。

    本来有点头痛的,喝过解酒茶过了一会儿就舒服了。

     “爹,洗把脸起来吃饭了吧!” 赵想把空杯子接过,又把用热水拧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