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大结局(六)
关灯
小
中
大
。
转眼间,刘诏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沉吟片刻,“老大起来站着回话。
” “谢父皇!” 刘御谢恩之后,才站起来。
刘诏继续说道:“退位一事,朕心意已决,明日会正式下退位诏书。
原因已经告诉你们,朕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处理朝政。
是时候将位置让出来。
” “儿臣不接受!”刘御直言。
刘诏指着他,“没你说不的权利。
这个皇位,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 “可是……” “没有可是!” 刘诏乾纲独断。
还是汝阳胆子大,她开口问道:“父皇真的不能收回成命吗?” 刘诏郑重说道:“朕心意已决。
” 汝阳沉默片刻,“儿臣谨遵皇命!” 刘诏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他累了,挥手将孩子们打发走。
他疲惫地往软塌上一坐,同顾玖抱怨道:“他们也不想想,朕下了多大决心才决定退位。
一个二个,都劝朕收回成命。
知不知道,这么劝下去,朕真的有可能改变心意。
真是的,一点都不体谅朕,尽添乱。
” “先喝口茶润润喉。
”顾玖劝道。
刘诏一口气喝光一杯茶,冒烟的嗓子总算好了些。
他又说道:“本以为朕决定退位,朝臣都会欢呼庆贺。
没想到,个个痛哭流涕,哭着吼着让朕收回成命。
要知道,以前他们都是指着朕的鼻子骂昏君。
现在朕这个昏君要退位,他们反而不高兴了。
你说好笑不好笑。
” 顾玖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再‘昏君’,君臣相处多年,怎么着他们也能继续混日子。
新皇登基,朝堂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局面。
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得新皇重用。
再一个,朝臣都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求新求变。
” 凡事照着规矩来,都不用动脑筋,日子就能混过去。
今天一变,明天一变,折腾得人仰马翻,又要重新适应新规矩。
对于朝臣来说,真是讨厌得很。
干什么退位? 弄得人仰马翻,人心惶惶。
不如做皇帝做到死,届时齐王殿下也能名正言顺登基称帝,还少了一道退位手续,等于少了一堆麻烦事。
当然,这都是老臣的想法。
中青年官员,巴不得求新求变。
只有当变动来临,他们才有机会上位。
否则等上面的老臣致仕养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刘诏感慨道:“朕不就是想退位,这是遭了多少人嫌弃。
就连老四,都敢跑到宫里质问朕,真是岂有此理。
” 顾玖哈哈一笑,“老四他是不服气!他求而不得的皇位,你却说放弃就放弃,他心头意难平。
” 刘诏十足地嫌弃刘议,“那是他格局小!抓着一样东西,到死都不肯放手。
眼睛就盯着跟前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懂得放眼看天下。
天下何其大,不止有大周,不止有西域,不止有南洋!那么多土地,人口,矿产,他怎么就没想过去看看? 当年推广草原海外开拓计划,朕有想过,要是老四有胆量出海圈地为王,朕给他兵马,给他钱,替他打下地盘,封他做诸侯王。
可是他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说到底他就是舍不得到手的一切。
” 顾玖说道:“京城生活富足安逸,海外生活艰苦,一切要从头开始。
而且自古以来,人们都畏惧出海。
过去,都是没出路的人,刀口讨生活的人,才会出海。
出海圈地,要么有大勇气,要么是被逼到绝路。
老四两样都不占,你总不能强逼着他出海圈地。
京城的日子过得好好的,谁舍得放弃。
你瞧瞧,各大世家派到海外的子弟,全都是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
这些人顶着世家子弟的名头,却毫无出路,只能去海外
转眼间,刘诏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沉吟片刻,“老大起来站着回话。
” “谢父皇!” 刘御谢恩之后,才站起来。
刘诏继续说道:“退位一事,朕心意已决,明日会正式下退位诏书。
原因已经告诉你们,朕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处理朝政。
是时候将位置让出来。
” “儿臣不接受!”刘御直言。
刘诏指着他,“没你说不的权利。
这个皇位,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 “可是……” “没有可是!” 刘诏乾纲独断。
还是汝阳胆子大,她开口问道:“父皇真的不能收回成命吗?” 刘诏郑重说道:“朕心意已决。
” 汝阳沉默片刻,“儿臣谨遵皇命!” 刘诏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他累了,挥手将孩子们打发走。
他疲惫地往软塌上一坐,同顾玖抱怨道:“他们也不想想,朕下了多大决心才决定退位。
一个二个,都劝朕收回成命。
知不知道,这么劝下去,朕真的有可能改变心意。
真是的,一点都不体谅朕,尽添乱。
” “先喝口茶润润喉。
”顾玖劝道。
刘诏一口气喝光一杯茶,冒烟的嗓子总算好了些。
他又说道:“本以为朕决定退位,朝臣都会欢呼庆贺。
没想到,个个痛哭流涕,哭着吼着让朕收回成命。
要知道,以前他们都是指着朕的鼻子骂昏君。
现在朕这个昏君要退位,他们反而不高兴了。
你说好笑不好笑。
” 顾玖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再‘昏君’,君臣相处多年,怎么着他们也能继续混日子。
新皇登基,朝堂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局面。
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得新皇重用。
再一个,朝臣都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求新求变。
” 凡事照着规矩来,都不用动脑筋,日子就能混过去。
今天一变,明天一变,折腾得人仰马翻,又要重新适应新规矩。
对于朝臣来说,真是讨厌得很。
干什么退位? 弄得人仰马翻,人心惶惶。
不如做皇帝做到死,届时齐王殿下也能名正言顺登基称帝,还少了一道退位手续,等于少了一堆麻烦事。
当然,这都是老臣的想法。
中青年官员,巴不得求新求变。
只有当变动来临,他们才有机会上位。
否则等上面的老臣致仕养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刘诏感慨道:“朕不就是想退位,这是遭了多少人嫌弃。
就连老四,都敢跑到宫里质问朕,真是岂有此理。
” 顾玖哈哈一笑,“老四他是不服气!他求而不得的皇位,你却说放弃就放弃,他心头意难平。
” 刘诏十足地嫌弃刘议,“那是他格局小!抓着一样东西,到死都不肯放手。
眼睛就盯着跟前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懂得放眼看天下。
天下何其大,不止有大周,不止有西域,不止有南洋!那么多土地,人口,矿产,他怎么就没想过去看看? 当年推广草原海外开拓计划,朕有想过,要是老四有胆量出海圈地为王,朕给他兵马,给他钱,替他打下地盘,封他做诸侯王。
可是他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说到底他就是舍不得到手的一切。
” 顾玖说道:“京城生活富足安逸,海外生活艰苦,一切要从头开始。
而且自古以来,人们都畏惧出海。
过去,都是没出路的人,刀口讨生活的人,才会出海。
出海圈地,要么有大勇气,要么是被逼到绝路。
老四两样都不占,你总不能强逼着他出海圈地。
京城的日子过得好好的,谁舍得放弃。
你瞧瞧,各大世家派到海外的子弟,全都是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
这些人顶着世家子弟的名头,却毫无出路,只能去海外